樂觀向上、笑看人生

“在春天,我懷著希望撫摸樹木的枝條,想找到一個芽蕾,那是大自然在冬眠之後甦醒的第一個預兆。我感覺到花朵的美妙的絲絨般的質地,發現它驚人的螺鏇形的排列——我又探索到大自然的一種奇妙之處。如果我幸運的話,在我把手輕輕地放在小樹上時,還能偶然感到小鳥在枝頭謳歌時所引起的歡樂的顫動……”這一切寫出了海倫·凱勒不被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殘酷現實打倒,而是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這些使我自愧不如,也使我想起另一位雙目失明並具有像海倫·凱勒那種樂觀向上的精神的音樂家——瞎子阿炳。

阿炳雖然雙目失明,但他樂觀向上,笑看人生,用他的琴弦拉出了快炙人口的世界名曲《二泉映樂》,樂曲時而低沉,時而上揚,時而輕鬆,時而高亢,勾畫成一幅“天大地大,我居中央,皓月當空,水流潺潺,松濤陣陣”的美麗畫面。那悠悠琴聲如訴如泣,充滿了對黑暗社會的不平和憤懣,仿佛阿炳在訴說自己“悲慘世界”的辛酸遭遇。從音樂中放射出對惡勢力的仇視。

阿炳坎坷的一生是苦難的。他身處社會最底層,飽經滄桑,受盡欺壓凌辱。但雙目失明的他沒有退縮,自學成才,用他手中的琴賣藝求生存;用他手中的琴控訴萬惡的舊社會;用他手中的琴光大祖國三千年的民樂文化,弘揚三千年音樂的古韻。他在兩根琴弦上彈出如此美妙之聲,勾畫出詩一樣恬美的意境,讓人聽的如痴如醉。他的演奏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為中國民樂添磚加瓦,使中國民樂多姿多彩。海倫·凱勒的一生沒有聲音和光明,只有憑觸覺發現數以百計的有趣的東西,但她有夢想。她的老師安妮·沙利說過: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必須繼續努力,哪一次失敗,哪一次就重新開始,一旦完成了一個目標,你就會覺得你更加強大。因為老師的這句話,也因為她自己戰勝困難的決心,使她奮發向上,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失敗,最終,她成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女作家,這和她樂觀向上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阿炳的《二泉映樂》和海倫·凱勒的《給我三天視力》都舉世聞名,然而他們的作者都不是肢體健全的人。阿炳雖然一生悲慘,卻給後人留下最好的音韻。海倫·凱勒雖耳聾眼瞎,卻奮發向上,成了一位蜚聲文壇的女作家。“樂觀向上,笑看人生”這就是阿炳和海倫·凱勒最可貴之處,也是《我發現的樹林美》給我的啟迪:以微笑對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