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感悟的隨筆:人生是一個動詞

:人生需要歷練,需要動起來的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人生是一個動詞》這篇文章,來看看作者對於人生又什麼感悟吧!

01

前天上課中老師問了一個令人腦洞大開的問題:什麼是人生?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像讀哈姆雷特,每人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答案,每個人的一生也都可以是一本書。

輪到我回答時,我說:

人生應該是一個動詞,而不是一個名詞,人生就是要經歷各種各樣有趣的事情,並享受每一件事情所帶來的喜怒哀樂。

三毛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或許稱她為旅行家更為確切。三毛的大半生都在旅途中,她好像永遠都在路上,南美,北美,非洲,歐洲……只要你能說出來的地方,都留下了三毛的腳印。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人生為什麼是一個動詞而不是一個名詞?

如果單純的把人生定義為一個名詞,那么它所代表的範圍是很有限的,除了成為描述人的詞之外,就沒有其他用處。但是作為一個動詞,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一生是如何度過的,在哪一個階段經歷了什麼樣的事情都可以想像出來。

僅僅作為一個名詞,人生是靜止的,但是作為一個動詞,人生就是動起來的。

每一份經歷都是一種收穫,人生就應該去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只是待在一個固定的地區,這樣的人生難道不單調嗎?

北京的798藝術展覽區展覽著中國最後一代裹腳老太太的黑白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特別有意思,同時也令人感慨萬分。照片上是一群裹著腳,拄著拐棍的老太太,站在故宮內,向遠處眺望皇帝曾經居住的地方。

看到這張照片時我就想,她們的人生已經沒有遺憾了吧,相比較那些一輩子連自己村莊都沒有走出去過的老人,她們很幸運。

小時候家裡有一位非常老的老奶奶,她一生走的最長的路就是從鄰村嫁到我們村時走的路,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走出過村莊,直到去世。

無論是以前的舊時代,還是日新月異的今天,總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不出那個束縛了自己大半生的小天地,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沒有趕上屬於自己的好時代。

無論年輕還是年邁,出去看看總是好的,哪怕只是開闊自己的眼界。

在北京的各個景區隨時都可以看到很多外國友人,他們感嘆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驚嘆著中國的發展之快。

他們其中有很多都是老人,但是從他們矯健的步伐中可以看出他們仍然很強壯。這也是我喜歡外國人的原因之一,他們不論是在哪個年齡段總是可以充滿活力與健康的氣息。

從他們微微發紅髮黑的臉上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經常出去旅行。即使歲月在他們臉上烙下了不可磨滅的皺紋,但旅行依然使他們充滿朝氣。

02

談到旅行,最會玩的應該是中國的古人,古時的文人騷客總是借著各種各樣的節日出行,也正因此為後人留下了千古名篇。

比如春遊,從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人就有踏春的習慣,最有名的當然還是孔老夫子的學生曾點關於春遊的看法:“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可見古人對春遊的重視。

還有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古人便有登高望遠的習慣,這才有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果真的要仔細數起來這樣的詩句還會有很多,文人騷客也不計其數,但最令人稱羨的可就是李白和蘇軾。

李白自唐朝的西方來到中原,一路爬山涉水,也可以說是遊山玩水,看遍了中國的大好河山,壯麗景色,好不自在,好不悠閒。即使是被皇帝貶謫之後,也依然灑脫自然。用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表達了自己強大的內心。

嘉祐二年,也就是1057年,蘇軾與弟弟蘇轍同時成為進士,但1066年父親蘇洵去世,蘇軾按例服喪,父親的去世使蘇軾很悲傷,但這三年也是蘇軾最輕鬆的時間,沒有應試的壓力和羈絆,使蘇軾可以自由的遊歷大山名川,極大的豐富了自己的卓識,讓自己的詩詞更加的豪邁與奔放。

無論是古人還是當代人,出門遊歷都是豐富自己閱歷的重要途徑,人生需要歷練,也需要大好河山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