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有關故宮的作文

第一篇:游故宮

今天,我們去參觀故宮。我首先來了盼望以久的天安門。天安門城樓非常壯觀,經過金水橋,進了天安門城樓,又經過午門就進了故宮。我早就聽說過故宮有72萬多平方米,遊玩用掉的時間不可想像,竟然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才把整個故宮遊覽了一遍。

聽導遊說: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明永樂4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我們來帶了太河殿(金鑾殿),我們踏上了九九八十一個台階,太河殿銅牆黃瓦,有五六層樓那么高,我們通過厚重諸侯宮們,裡面陰森森的一片,上面懸掛著一塊金子的匾額,上面有金光閃閃的四個字--正大光明,這是康熙皇帝寫的。中間就是皇帝的寶座,龍椅上的龍,金光閃閃。造這樣一個宮殿,要花費巨大的金錢。皇帝過著非常奢侈的生活,而造這宮殿的那些工匠門,是很聰明和窮老的,他們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這些建築。隨後我們又來到了皇帝和皇后結婚的地方,看到了一張很大很大的床,是皇帝和皇后結婚之後,2個人睡的床。後面我們還摸了摸喜字,據說,這樣可以把喜氣帶回家。

後來,我們又去了頤和園,那裡有千步長廊,昆明湖邊還有船舫,最後我們還爬上了萬壽山,萬壽山上有萬壽宮,這為慈禧太后60大壽而專門建造的,站在萬壽宮前,看到了頤和園的整個景色,像一幅山水畫一樣優美。

我參觀了故宮和頤和園以後,學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懂得了很多道理。

第二篇:故宮

說起美麗的故宮,每個人都很熟悉。

故宮又叫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宮之首,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面積約有725000平方米,相當於900個大操場那么大。

進了故宮的正門--午門,一個大廣場呈現在我們眼前。廣場上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橋下有一條金水河,形似玉帶,漂亮極了。

站在廣場上,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內雕鏤金漆的寶座,坐落在正中的須彌坐式楠木平台上,寶座周圍是六根瀝粉蟠龍金柱,氣勢磅礴。寶座上方的天花中央是巨大的蟠龍藻井。

出了太和殿,繞過中和殿和保和殿,就是乾清宮。乾清宮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寢宮。皇帝在乾清宮處理政務,召見臣工,接見外國使臣及內廷受賀和舉行家宴。

從乾清宮出來,繞過交泰殿和坤寧宮,就是御花園。進了御花園,就會看到一座亭子。蔥鬱的樹叢映襯著紅色的牆壁和金黃的琉璃瓦,那就是千秋亭,千秋亭旁邊是堆秀山,堆秀山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假山,四處是碧綠的樹木,美麗極了。

關於故宮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叫劉伯溫。有一天,他對皇帝說:“陛下,臣昨晚做了個夢,夢見玉帝召見臣,說皇上住的宮殿必須要有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則會有災難。說完騰雲而去,臣就嚇醒了。”皇帝聽了,命令劉伯溫去造一座宮殿,就叫紫禁城,要有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把守。老百姓聞之此事後,都等著看劉伯溫怎么造有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把守的宮殿。過了十個月,宮殿造好了,皇帝看到宮裡金光閃閃,好像是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在把守,高興極了,獎賞了劉伯溫,再晉升三級。後來人們才發現那些“三十六金剛”只不過是黃金,“七十二地煞”只不過是七十二口大缸。

故宮處處是美麗的景色,希望大家能細細游賞。

第三篇:游故宮

一直很嚮往故宮,夢裡時常會夢到,第一次的故宮之游讓我興奮不已,13年暑假,是一次讓我可以再次圓夢的機會,只是這次……

再回故宮,依舊的,讓人魂牽夢繞。這裡是歷史的沉澱,嚴肅確不壓抑,恢弘卻不浮誇,坐在龍椅上或站在漢白玉的石階上,俯瞰,很容易讓人產生野心和一統天下的霸氣。多少腥風血雨,多少戰爭,多少朝代更迭,不是因此而起?男人也好,女人也罷,理由多麽冠冕堂皇,歷史家們的一筆划過千年。人的心思如此複雜,如今的我們又能從何而知呢?只是,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完全拋開權利呢?戲已開唱,對於這場戲,有的人是旁觀者,好的時候喝下彩,壞的時候唏噓一片。有的人是參與者,是好是壞,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也有的人已經深陷戲中卻渾然不覺。戲唱的究竟是什麼,不止是戲文上白紙黑字所寫,看戲人眾說紛紜,只是每個人的理解。像霧`迷茫摸不透看不清,像蠶蛹,一層又一層。戲完了,就應當散了。若還是沉於其中無法自拔,只能嘆氣可笑,憐其可悲。摸不清如何,摸清又當如何,何必沉湎於別人的人生。過去的就莫再三追究生命如此寶貴,時間又如此珍貴,去做些真正對自己,對時代有益之事。若干年之後的人們回首這段歷史時會露出欽佩的微笑,即使在歷史長河中沒有自己,但人是為自己而活,只有自己高興了,生命得以升華,也就不枉此生了。

我毅然走出了那個魂牽夢繞的故宮。

第四篇:游故宮

走進故宮大門,覽過朱漆獅頭,自己仿佛隨著時間的遷移賦予一種風塵韻味,成為一名古人,前往大殿漫步。

昂起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漆藍底之匾牌——“午門”。從其門就可見帝王的威風。

穿過午門,通過太和門,來到太和殿。太和殿作為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五米的漢白玉台基上,上掛“光明正大”匾。前後各有三座石階,中間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其圖雕刻活靈活現,足以反映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與精湛的工藝,閱覽之後不得不讓人為之驚嘆,讚不絕口。這座大殿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故宮是幾百年前勞動人民的創造,是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初建時有工匠十萬,夫役百萬。這裡的每一塊磚瓦,每一座殿宇,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精力,時間……在當時社會生產條件下,能建造這樣宏偉高大的建築群,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

再前往乾清宮的途中,那十幾口大鼎遭遇的噩夢,便是清政府罪行的見證。帝王曾用一百二十萬兩純金來將這十幾口大鼎鍍得耀眼奪目,因為清政府的軟弱,面對侵略者的來襲,無以回擊,使侵略者更加猖獗,金鼎搬不動就毀:那一支支尖銳的刀片在金鼎上飛快的毀劃,那當年耀武一時的金鼎已變得黯然失色,那尖銳的刀片不僅毀劃了金鼎,更深深地刺痛了中華兒女們的心!那鼎上的斑斑駁駁不僅永遠留在鼎上,更是中華兒女心上抹不去的傷疤,造成民族的屈辱,世界的仇恨。望這這眼前的一幕,怎么不會令人憤怒,惋惜與悲涼呢?

走出神武門時,我已是疲憊不堪,但我的心卻難以平靜了。 作為一名中國人,為在自己祖國土地上能擁有一座將智慧的頂尖與藝術的顛峰以及技術的精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建築群而驕傲,而自豪。但也為清朝政府的腐敗而感到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