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遊記

XX年6月28日,暑假第一天,晚上,我們全家登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那兒有壯觀的故宮,天安門、雄偉的萬里長城,還有鳥巢和水立方,一路上兒子非常興奮,坐上列車,爬上爬下,十分開心,為了以後幾天的行程,我們需要養精蓄銳所以我一直催兒子睡覺,可是他太激動了,根本不想睡,真想一下子就到北京。最後在我的反覆嘮叨下帶著憧憬和喜悅,在動車有節奏的卡塔聲我們進入了甜甜的夢境。

第二天,經過一夜的賓士,列車緩緩進入了北京南站,下了列車並與列車合影以後,我們登上了汽車,馬不停蹄直奔遠郊明定陵,明定陵位於北京大峪山東麓,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萬曆帝朱翊鈞(公元1563-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

定陵地下宮殿在地下27米處,規模宏大,由五座石室組成。地上陵宮由寶城、明樓、棱恩殿、棱恩門和左右廊廡及外羅城內外的宰牲亭、神廚、神庫、碑亭組成,占地約18萬平方米。參觀完了地宮,我們登上定陵的山坡,站在明神宗功德碑前,看著遠山白雲,眼前景色美不勝收。

下山後,吃了個簡單的午餐,我們前往八達嶺,登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站在長城的關城上,看著城牆外巍巍群山,感到長城帶給我們的視覺震憾和長城帶給我們的奮發精神卻是深入人心.

坐著纜車下了長城,我們驅車回到賓館,美美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我們安排了市內休閒的遊程。

第一站是天壇,在去祈年殿的路上,我遠遠聽到有些人在唱京劇,有些人在拉二胡,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群老奶奶在跳舞,老爺爺在舞劍,叔叔阿姨在踢毽子,天壇仿佛就是一個大舞台,百花齊放,鶯歌燕舞,這裡匯集了當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真是其樂融融。

沒一會兒,我們就走到祈年殿大門。祈年殿又稱祈谷壇,原名大祈殿,大享殿。乾隆十六年改為祈年殿。它是一座三重檐高38米,直徑37.2米圓形殿,是皇帝祈求五穀豐登的場所。遠看非常宏偉,近看檐角上還有雕刻的一列人像、動物,據說是騎鳳仙人和龍九子等,精巧傳神,栩栩如生。祈年殿裡面有皇帝的座位,有供奉的祭品,再仰面而望,大殿的上面是雕樑畫棟,真是漂亮極了。

順著甬道往南走是回音壁,它是皇穹宇的圍牆,牆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我在北面說話,南面的那個人能聽得一清二楚,就像兩個人在打電話。

從回音壁出來再往南走就是圓丘。圓丘是皇帝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內中央處,就是祭天台,即圓丘台。回音壁這個建築非常大,登上祭天台四處看,只能看到天空,這時我有一種很自豪的感覺,天地之大,頓時我也覺得自己高大起來。

參觀完了天壇,我們又去了頤和園,一進頤和園大門,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入鏡的昆明湖。風輕輕拂過,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太陽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閃閃。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幾艘小船在蕩漾,猶入一隻只水鳥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為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另填了幾分色彩,猶如玉帶明珠。湖岸邊,爭芳鬥豔的荷花盡情的綻放。一朵朵荷花說:“我們是最美的!”遊人們一邊觀賞一邊評說,頤和園頓時熱鬧起來。

再往前走,那就來到了藝術長廊。長廊真是名不虛傳,一共猶100多間。這兒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古香古色的味道。

長廊的柱子上。欄桿上。天板上有著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些題詩題詞和人物花草鳥獸,栩栩如生,別有一番情趣每個小間都很別致。很生動。人們在裡面欣賞詩畫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看累了,還可以在長椅上,休息一下。長廊兩旁百花爭艷,粉的似霞,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絢麗無比,一簇一簇,美不勝收。

穿過長廊我們登上半山腰,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兒塑立著形態各異的菩薩。有愛笑的彌勒佛,有拿著淨瓶的淨瓶菩薩,還有貪睡的臥地佛。而最大的佛則是地藏王,他身上還鍍著金子,金光閃閃。見的喔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們作儀,願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快樂。佛香閣是用條形方磚建成的。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偉大了,把佛香閣打扮得如此漂亮,那個時候沒有汽車起重機,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閣上,能夠望穿整個頤和園。艷陽高照,青山綠水鮮花。讓頤和園多了幾分壯美,多了幾分迷戀。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島。十七孔橋,因為橋下有十七閣橋洞,因此得名。這座橋長約58米,寬約4米。橋的扶手。欄桿上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特別是石獅子,大小不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個個活靈活現。有的飛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戲玩耍,正是獨具匠心,叫人稱絕。傳說,這座橋是幸福快樂的象徵,於是我走上這座橋。

參觀完頤和園,禁不住讚嘆出一句:“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不愧為最美的園林,不愧為人民勞動的結晶,不愧為中國文化的愧寶!”

兩天的行程很緊湊,很愉快,還有很多地方來不及去,歸途中我寫下了這篇遊記,北京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