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一書記扶貧日記3篇

篇一

4月18日 星期三 晴

慰問貧困戶張文義

張文義是20xx年新識別貧困戶,今天工作隊對該戶貧困戶進行慰問了解。來到張文義家,首先看到的是陳舊的房屋,由於前階段下雨,院裡泥濘不堪;屋裡雜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電視機,沒有一樣像樣的家具。張文義和老伴蘭愛葉都屬於三級殘廢,張文義嚴重風濕性關節炎;老伴蘭愛葉因公致殘,右上肢小臂截肢。我們詳細的詢問了兩位老人的健康及生活狀況,我們對照明白卡耐心解釋,老兩口絮絮叨叨地和我們說一些說過很多遍的話,在與老人的攀談中我們了解了老人基本狀況,工作隊結合實際現場為其制定了生豬代養、土地租賃、公益崗位、政策兜底、健康扶貧等一系列幫扶措施。我們問老人,能否知道我們工作隊員的名字,老人居然能叫出我們每個人的名字,並且如數家珍地說著我們近期為他們做過的一些事情,那些對我們來說簡單的小事,卻被貧困戶一一記在心上。我坐在炕上,拉著老人的手,手有些涼,卻讓人感覺親切。簡單的慰問很快結束了,臨行前工作隊一行叮囑老人:“從今以後,咱們就是親戚,要常聯繫,有困難就隨時打電話,我們盡努力幫助你們。”

篇二

4月19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安裝員試驗機電井的日子,我與村幹部早早的來到王彥夭自然村,看到機電井正常運轉,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我去年走訪了解到,王彥夭自然村有幾百畝水澆地,因機電井停用多年成了旱地。原有的兩口機電井,灌溉面積近600畝,依託這兩眼井,村民們種植辣椒等經濟作物,收入非常可觀。但是由於設備老化,線路年久失修致使機電井荒廢。為了儘快解決這個問題,我積極協調原單位和其他社會機構,爭取到4萬元為兩口機電井配套完善了設施,兩口機電井又恢復了正常運轉,解決了村民農忙澆地的燃眉之急,讓旱地重新變成了“水田”。

篇三

6月2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起了個大早,在附近的田間走了一走,看看村民們前些日子種植的青貯和栽的果樹苗長勢怎么樣,今年雨水還算不錯,所以長勢都很好,看著綠油油的田野,我心裡甚是欣慰。

每天起來看一看這些個農作物的長勢,已然成為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只要有一天不去看,心裡就會感覺缺了點東西似的,所以我再怎么累,早上起來時,也會去看看的,那樣心裡才會放心。泊白嘎查的村民大部分以養牛為主,而且村里大部分地區都是沙地,對於他們來說,種植玉米和雜糧雜豆並不划算,所以結合他們自身情況和條件,我和嘎查“兩委”班子宣傳農牧民種植青貯玉米,一來青貯可以直接當成飼草料用於養牛,二來不用再種一些別的農作物來分身分心,來耽誤自身的優勢產業。為了鼓勵他們種植青貯玉米,我回單位找領導想辦法,領導為支持我們駐村工作隊工作,組織旗委宣傳部全體黨員進行了一次捐助行動。籌得的8000餘元錢全部買來青貯種子,分給那些買不起種子的貧困戶,而且我們還結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來到村里開展了“送溫暖幫春耕”活動,邀請農牧業專家為他們進行培訓指導。現在一看,這些付出已然得到回報,也希望到秋收時可以看到更為豐盛的成果。

還記得我剛到村里時,很多村民不看好我這個“城裡”來的“第一書記”,大家都以為我也就是來走走形式、擺擺樣子的,哪天“碰壁”了,三分熱情就沒了。為了改變嘎查民眾對我的這些看法,我積極主動跟老百姓談心、聊想法,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辦事,經過3個多月的工作、生活,現在老百姓遇到什麼困難,或是有什麼想法都會跟我說,只要我能幫上忙的都會盡力去做,盡力去協調。記得,有一天嘎查“兩委”班子來找我,說是旗里讓有條件的嘎查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問我咱們嘎查整點什麼經濟好,我與“兩委”班子商討研究打算栽10畝林果樹,但是,問題接踵而來種植果樹區既沒有井,又不通電,土地又是沙質不保水,嚴重影響果樹的成長。這時嘎查烏書記向我會意的笑了,我也立刻懂了他的想法。我拿起手機給單位的領導打電話說明情況,並與電力公司認真溝通協調後,籌資1.8萬元,為林果地通上10千伏的生產用電,解決了果樹地澆水難的問題。

為了心中的這份信仰,肩上的這份責任,為了腳下的這片土地,百姓的這份信任,今後我將繼續全力以赴與貧困民眾一起走上一道光明的小康路。(額勒順鎮泊白嘎查駐村第一書記呼木吉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