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惠聚民情日記:駐村那些事

篇一

“我們的鮮食葡萄又增加新賣場了,太感謝工作隊了!”“就是,每年都因為沒有賣場無法賣鮮食葡萄,眼睜睜地看著別的村熱火朝天地賣,大把大把地數錢……”鄯善縣魯克沁鎮沙坎村黨支部書記沙建設、治保主任王甫庭與鄯善縣教育局駐沙坎村“訪惠聚”工作隊的幹部一邊巡查驗收新建的混凝土場地,一邊感慨萬千。

沙坎村不到300戶人家,葡萄、哈密瓜是村民收入的主產業,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但村兩委班子並不滿足,他們發現賣鮮食葡萄更划算,價格高、不浪費、收入多且省工省時。

莊稼老把式王甫庭給工作隊的幹部算了一筆賬:鮮食葡萄價格時可賣到6.2元/公斤,葡萄乾價格時可賣到17.9元/公斤。按照4公斤左右新鮮葡萄晾制1公斤葡萄乾來計算,葡萄乾最低要賣到24.8元才能划算,這還不算葡萄成熟過程中遭遇雨水腐爛的損失、葡萄乾一晾一收時的人工費等費用。

因沙坎村沒有適合大批量收購鮮食葡萄的硬化場地,每年收購商來了一茬又一茬,到葡萄地里看完貨後,在周邊轉一圈就走了。

村兩委班子著急上火,一籌莫展,鄯善縣教育局“訪惠聚”駐村幹部看在眼裡,將村里情況如實向局領導反映。教育局發揮後盾單位作用,進村實地查看,詳細了解情況後,為確保民眾增收致富,積極想方設法為村里解難題。經過多方協調,最終四家愛心企業得知村里困難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捐贈水泥100噸。沙坎村集體出資購買沙子、石子等輔助材料,協調施工隊首批硬化場地1000平方米。

今年的鮮食葡萄順利出售後,村兩委班子和教育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又謀劃著名用剩下的水泥繼續硬化場地,增加鮮食葡萄賣場,為民眾提供便利。經過科學選點,最終選定7處858.5平方米交通便利,樹蔭較好的場地進行硬化。

沙坎村的村民李增友大爺掰著手指頭喜滋滋地說:“今年夏天我家賣葡萄可得勁兒了,大串商品貨早早就賣完把錢裝進腰包了。這些幹部今天給這家修水管,明天給那家修電線,還給軍屬郭其俠家修了院牆、給低保戶王軍范家裝修了老屋、給貧困戶葛長征的老娘辦了低保……‘訪惠聚’工作隊幹部真不賴!”

篇二

艾尼瓦·吐爾遜閒下來時,總喜歡把他的小轎車擦得鋥亮,車座也收拾得特別乾淨。很多人都說他:村里這么大的土,出一趟車,車就白擦了,幹嘛這么費勁。艾尼瓦卻笑而不語,他依然會像一位專職的老司機一樣,在出村委會前車子一定是亮得反光的,仿佛每天會有什麼重要的人要坐他的車似的。然而,到底有沒有重要的人?村里人心裡最清楚,因為這輛舒服整潔的小轎車,儼然已成為了一輛村民們公認的免費便民車。

私車公用,在艾尼瓦的思想深處並沒有這個概念,從他第一天來駐村起,他就發現無論是工作隊辦公還是村里人有急事要到城裡去,得到處找線路車,線路車並不是隨叫隨到,有時如果遇上修路封路,等線路車要等一個上午,本來小小的一件事到最後就拖成了大事,很不方便。不久後,艾爾尼就將自己的私家車開進了駐村點。

一開始,艾尼瓦只要到鎮上開會或是辦事,路上遇到要打車去鎮上的村民,他總停下來叫村民上車,把他們免費送到鎮上。村里誰家如果有事找到工作隊,但凡要用到車,艾尼瓦總是慷慨地提供。偶爾有聽說誰家人有了突發病情,艾尼瓦更是開上車送病人去醫院。

漸漸地,村民有事或是家中有急病的病人,就會想起艾尼瓦。

今年6月,高昌區葡萄鎮英薩村三組老人薩塔爾·艾買提找到工作隊,說是自己的媳婦回了貝勒克其村的娘家,讓工作隊幫忙把妻子勸回來。艾尼瓦二話沒說,開上車就拉著薩塔爾老人去了6公里外的貝勒克其村。因為第一次沒有協調成功,之後,又往返貝勒克其村4次終於把薩塔爾老人的事情辦妥。

11月初的一個傍晚,艾尼瓦和隊友從鎮上的菜市場採購生活物品趕回駐點,路過木納爾社區路段時,發現一名婦女從女兒的電動車上摔下來暈倒在路上。艾尼瓦趕緊將車橫在路中間,開啟了應急燈,暫時阻止了來來往往的車流,和幾個圍觀的人一起將婦女抬上車,將婦女安全地送回了家。

11月18日晚,村里還在開會,村委會的樓道里卻傳來一陣陣強烈的嘔吐聲,詢問後得知,來村里辦事的古麗尼沙,莫名就開始出現嘔吐現象,搞得一起來的古麗尼沙的父母手足無措。艾尼瓦當即開上車要送古麗尼沙去鎮衛生院。起初,古麗尼沙不願去醫院,說吐吐就好了。可是,隨著嘔吐愈加的強烈,臉上越發的蒼白,呼吸也變得急促。經過一番苦勸後,古麗尼莎終於答應去醫院。到了鎮衛生院,醫生說古麗尼沙初步判斷為癔症,從她嘔吐的劇烈程度和臉色來看,如果來晚了後果不堪構想。

……

駐村9個月,艾尼瓦為村民出車不下50餘次,卻從來沒有要過村民一分錢。在艾尼瓦看來:“只要村民過得好、過得舒心,我的心裡就踏實。”

篇三

12月4日,託克遜縣夏鄉喀拉蘇村“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利用周一升國旗時,組織開展了一場愛心捐款儀式,為村里5名家庭困難患者籌集治療費用,為喀拉蘇村寒冷的初冬畫出一筆愛的暖流。後盾單位市文廣局、工作隊員、村民紛紛慷慨解囊,積極踴躍捐款,你10元,他100元的都加入到募捐隊伍中,點點真情匯成愛的河流,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不幸家庭的關心。現場氣氛溫暖感人,彰顯了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偉大善舉,當日共籌得善款13100元。

前幾日,工作隊在入戶走訪中了解到,喀拉蘇村3小隊的阿麗亞•阿不來提八個月大的嬰兒患有腎結石,已經做了四次手術,前期治療已花去家中所有的積蓄。因結石還沒有完全取出,後期還要繼續手術,這個普通的家庭已經沒有能力再支付以後的醫療費。小小年紀就經受這樣的病痛折磨,這讓在場的每一位工作隊員潸然淚下,大家下定決心要幫助這個不幸的家庭擺脫暫時的困難。捐款當天,工作隊就將20xx元善款送到阿麗亞•阿不來提的手中,她激動的說:“感謝工作隊,感謝大家的關心,我們一家人都不會忘記你們的恩情。”

喀拉蘇村3小隊的買爾江古麗•艾力木今年53歲,患有癲癇性精神障礙疾病,當她用顫抖的雙手接過善款時,雙眼閃著淚花,激動的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感謝,就一直重複著一句話“熱合買提”“熱合買提”……,此時大家都明白老人的心情,她是在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關心她的所有人。

篇四

20xx年5月13日,剛剛畢業的我踏上了火洲大地,在這裡開啟了人生的新旅途。隨著對工作環境的熟悉,我漸漸融入到這片熱土中,也第一次聽說了有一種為民服務叫“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20xx年1月20日,我也成為了“訪惠聚”駐社區工作隊的一員,開始了我的“訪惠聚”駐社區生活。

前些天,我與工作隊隊員羅維珍、社區幹部陳琴在社區居民迪力拜爾·亞生家走訪時,迪力拜爾大姐驕傲地向我們說起自己退休前的那些事兒:20xx年至20xx年連續獲得單位“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也曾獲得自治區級、市級“先進個人”和“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一樁樁、一件件,記錄的是迪力拜爾大姐的成長曆程。

借著這個話題,我們跟她聊起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疆人民的關懷。說到這些,迪力拜爾大姐興致勃勃。作為曾經的基層幹部,她對黨的惠民政策再了解不過了,她還與我們一起細數黨的xx大以來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

我們越聊越投機,迪力拜爾大姐也越說越起興。她告訴我們,她的兩個兒子都在烏魯木齊工作,女兒工作忙又不能常聚,看見我們就像看見了自己的孩子一樣。她親熱地拉著我們談天說地,從工作到孩子,從吐魯番的發展變化到新近的國家大事……

就這樣,短短的二十天裡,在忙碌而充實的“訪惠聚”駐社區工作中,我還認識了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阿也提古麗·加帕爾,慈祥和藹的退休幹部買買提明·買提尼亞孜,也認識了愛笑又粘人的小姑娘阿依夏·吐爾遜江……

忙碌的工作中有他們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張質樸的笑臉,感覺甚是知足。

篇五

阿瓦汗·買買提是我們工作隊艾尼瓦爾·吐爾遜的結對戶,老伴去世的早,兒子又長期在外,家裡就剩兒媳、兩個孫子和阿瓦汗老人。家裡雖說還有3畝葡萄地,但缺少勞力,疏於打理,生活雖說能夠維持,可如果平日碰上一些小病和其他額外開銷,就顯然捉襟見肘了。然而自從艾尼瓦爾和阿瓦汗老人結對後,這一大家子的生活也就和工作隊的所有人都分不開了。

海仁古麗是阿瓦汗的兒媳婦,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冬閒時會去找些早出晚歸的零工乾,掙些小錢補貼家用。家裡就剩下阿瓦汗老人和兩個孩子。工作隊擔心他們無人照顧,便經常前去看望,有時會帶些米麵油,有時會幫家裡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記得20xx年12月27日,村里迎來了第一場降雪,薄薄的雪雖然不大,但氣溫是降下來了。那天下午,工作隊隊員艾尼瓦爾擔心著阿瓦汗家裡的情況,就特意去了一趟。結果發現阿瓦汗家裡的自來水管凍裂了,院子裡泡上了水。艾尼瓦爾趕緊關掉閥門,去村裡的建材店買上水管和龍頭,從鄰居家借了電鑽,把新水龍頭接到了室內。

記得20xx元旦,工作隊隊員朱曉麗忙完手裡的工作,就匆匆驅車趕往市區,新的一年來了,她想給阿瓦汗的兩個孫子買些新年禮物。阿瓦汗的小孫子在收到漂亮的鉛筆盒、水彩筆和削筆刀等學習禮物時,一直抱在懷裡不放。他說:“這是他我到過最漂亮的禮物,我要等媽媽回來拿給她看,這是工作隊叔叔阿姨給我的新年禮物。”

進入“三九”之後,村裡的氣溫持續下降,風吹到臉上向一把把鋒利的刀子。阿瓦汗老人的腿腳不好,她最常在工作隊走訪時嘮叨一句話:“人老了腿腳就怕冷,有時候出門走一圈啊,整個腳的血液就像結冰了一樣。”工作隊隊員艾尼瓦爾把老人的話放在了心裡。不久後,就讓他的妻子從市上帶回來一雙棉皮鞋。給老人送鞋那天,當艾尼瓦爾把新鞋穿到阿瓦汗的腳上,老人感動得哭了。

聽阿瓦汗的小孫子說,阿瓦汗在我們工作隊每次和她分別後,總要在門口待上很長時間,奶奶說她是在送親人。其實,工作隊並沒有為老人做多少大事情,都是一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可是老百姓內心是淳樸的,你給他一個芝麻她會還你一個西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感情的升華,或許就像棉皮鞋和腳一樣,只有彼此相依相偎,才能互相溫暖。

篇六

20xx年2月2日。“訪惠聚”駐村工作的第一天,我與20xx年“訪惠聚”工作隊兩名老隊員聶津津、江飛一起入戶走訪,開展各項工作,在忙碌中體驗著別樣的精彩與快樂。

“你好!我叫祖力皮亞,你叫什麼名字?”“你好!我叫楊文浩。”“你好!”“你好!”“你們好!”走在前往聯繫村組的路上,幾個小女孩追上我們熱情的打招呼,在聽到我們的回應後,旁邊幾個玩耍的孩子也走了過來,用不太熟練的國語向我們問好。看著眼前一張張稚嫩的笑臉,心裡好一陣的感動,被這爽朗的笑聲所感染,我從孩子們燦爛而充滿期待的笑臉中看到了作為“訪惠聚”駐村幹部的一份責任與擔當。

一路上,不止是村里孩子們,碰到的村民也都熱情的和同行的聶津津、江飛兩人打招呼,熱情的邀請我們到他們家裡。從他們親密的互動中,我看到了村民的樸實與熱情,看到了兩位駐村工作隊老隊員通過他們的辛勤努力與付出,與村民建立起的親密無間的情誼。那一刻,我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駐村期間的每一項工作,特別是用心做好民眾工作,像同行的老隊員一樣,做村民的貼心人。

“本科自考報了沒有?”“報了,一共需要考16門,今年考4門,我已經開始複習今年的考試科目了。”走進返鄉大學生帕提古麗·吾甫爾的家中,同行的隊友聶津津與關心的詢問起帕提古麗·吾甫爾本科自學考試的事情,他們親熱的聊了好一陣,從他們的聊天中,我看到了帕提古麗對我們“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幹部的信任與熱情。出門的時候,帕提古麗熱情的把我們送出好遠一段距離。

“謝謝!吃飯!”在西力甫汗·百克力大娘家中走訪時,看到她正在打水,我們便上前幫忙,她連聲的感謝和熱情邀請讓我很受觸動。其實我們只是順便幫助她做了小小的一件事情,而她卻給予我們這樣熱情的邀請,這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作為一名“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的責任與擔當。

一天的“訪惠聚”工作在充實的忙碌中結束了。路上嬉戲玩耍的孩子們的熱情互動,入戶走訪時的親密交流,還有我們的真情幫扶贏得的聲聲讚譽。一天走訪中遇到的很多人其實並不怎么聽得懂我們的話,但他們從我們的言行中讀懂了駐村幹部真心幫扶和付出,正是這份真心幫扶和付出讓我們和他們跨越了不同語言的界限,建立起越來越親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