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6篇】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篇一

新年新氣象,所有事物看上去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人心情也跟著暢快起來。

剛進辦公室把衛生收拾好,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家住新發村的李奶奶就抱著一捆自家種的白菜來了,說“這是我專門送給你們們幾個工作隊員的,我家自己種的,沒有打過藥水”。“李奶奶,這可使不得,我們做工作,不能拿民眾的任何東西”。這位李奶奶是河東村委會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家有三口人,工作隊員到她家去過幾次,根據她家的實際情況進行申報,20xx年享受了特困戶住新房項目,現已搬進新房。“這點菜算不得什麼,都是我自己家的,而且你們幫了我家這么多,還讓我們住上了新房子,我都這么大歲數了,壓根沒有想過還能住上新房子,都是因為你們的幫助啊”“李奶奶,你這話說得太嚴重了,我們都是乾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啊,您的心意我們心領了,菜您還是拿回去吧”“這可不行,我都給你們送來了,哪有拿回去的道理,還是你們嫌棄我的東西”“這真沒有,你們也是辛辛苦苦才種出來的菜,我們是真不能收”“菜,我就放下了,我也拿不出什麼好的東西感謝你們,這點小菜你們就收下,也讓我這個老人家安心”。

送走了李奶奶,我看著那一捆白菜,心情無比沉重,十來斤的白菜卻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們僅僅是做好本職工作,在民眾眼裡,卻成了給予他們的幫助,一捆白菜的重量實在太重。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在以後的工作過程中,要牢牢記住今天,以民眾的實際利益出發,儘自己所能做好工作。(作者為雲南彌渡縣寅街鎮河東村委會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 篇二

20xx年12月31日,在年末的最後一天,我村召開了村幹部質詢評議會議,鄉黨委掛鈎領導、村“兩委”班子全體成員、扶貧駐村工作隊員、大學生村官、全村黨員、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參加了此次評議會議。

在大會上,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分別代表村“兩委”班子圍繞主要工作開展情況、民生事項辦理情況、廉潔自律情況作公開述職述廉報告,接受民眾的監督和評價。述職完成後,當場發放評議表,由全村黨員、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組長進行量化打分,評議結果分為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等次。

評議完成後,由參會黨員、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結合全村重點工作、重點項目落實情況、民眾訴求情況和急需解決的困難問題進行自由提問。馬鞍山村民小組長提出:“從黃果園小組至五印林區公路這段近5公里的道路,是附近幾個片區的村民接送孩子上學的要道,但道路坑窪大且晴通雨阻,通行十分困難,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是否考慮復修或道路硬化?”村黨總支書記回復道:“道路硬化資金投入大,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爭取到項目資金的,村‘兩委’會立即向鄉黨委政府匯報,先爭取一定資金復修道路,今後也將積極爭取道路硬化項目,以便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岩子腳黨支部的支部書記提出:“村民交了三年的‘三清潔’費用,但至今生產生活垃圾未得到清運處理,村委會也未拿出行之有效的運行辦法,人居環境依然沒有改善,村‘兩委’要如何向村民們交代?”村委會主任回復道:“首先,我代表村‘兩委’向大家檢討,我們確實是落實此項工作力度不夠大、開展不紮實,導致我村‘三清潔’工作嚴重滯後。自‘三清潔’工作開展以來,村‘兩委’幹部多方籌措,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因我村委會地廣人稀、村村戶戶分散居住、道路狀況差、民眾意識參差不齊等現實狀況導致至今無法合理運行。下一步我村將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開展工作,由村組議定出各村的實施方案報至村委會,再由村委會統一報賬處理,爭取在2018年內將我村‘三清潔’垃圾清運工作全面開展起來,進一步提升我們的人居環境。”民眾紛紛質詢提問,村“兩委”班子相關人員現場解答,能解決的,馬上解決;通過爭取能夠解決的,明確解決期限;對存在誤解的事項,溝通情況,說明原因。

我村通過此次質詢評議,把知情權和監督權交給老百姓,讓民眾有話能說,說了管用,形成了“工作勤不勤,民眾來點評;生活廉不廉,民眾來發言;業績好不好,民眾來投票”的良好氛圍。我作為村幹部中的一員,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將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接受民眾的監督和批評,加強學習、了解政策,發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為人民民眾謀福祉”的十九大精神,銳意進取,力爭為我村民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作者為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五印鄉岩子腳村委會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篇三

根據上級檔案要求,紅河源村委會召開了低保動態調整管理工作動員大會,紅河源村委會下屬18個村民小組,會議上進行了任務分配,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員分為兩批人,分別開展低保動態管理工作,今天我和村委會的吳書記,以及兩名駐村工作隊員將到落馬處、小豬街、小黃櫟三個村民小組進行低保動態管理工作。

早上八點,在淅瀝淅瀝的小雨中,我們乘車從村委會出發,將前往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落馬處。紅河源村地處山區,基礎設施落後,路況很差,村子分散,最遠的一個村子離村委會十八公里,雨季山路崎嶇,不時有塌方,機車都不敢騎,走路一步一滑,進村入戶十分困難。落馬處村民小組在山腳,紅河在山腳下把落馬處與我們分隔開,由於正值雨季,河水暴漲,而又沒有橋樑,我們的車輛無法通過,於是,我們將車停在路邊,試圖蹚水過河。來到河邊,發現河對岸已經有村民在尋找河水相對緩一些的地方,大膽的村民嘗試著從河對岸過來,怎奈河水實在太大,還沒到河中央,河水已經漫過腰部,為了安全,只能退回岸上。我們也不敢貿然過河,便分成兩組,在上下游尋找是否有水流較緩的地方來渡河。

書記是新田村的人,以前也經常過河,他根據以前的經驗,找了一處水流看起來比較緩一些地方,脫下鞋子,挽起褲腿,便下河為我們當一個探路的尖兵。我們神情緊張地看著書記一步步地蹚水過河,看著他順利的到了河中央,就在我們都鬆了口氣的時候,水瞬間漫過了書記的腰部,我們大聲招呼書記別再往前了,讓書記慢慢退回來。這次渡河失敗了,我們考慮是不是換一個村民小組,但考慮到已經通知了民眾,民眾都在等著我們,我們不能失信,今天一定要過去。於是,我們便繼續在上下游尋找合適的渡河地點。

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我們仍然沒有找到安全的過河位置,對岸落馬處的村民聞訊趕來,勸說我們改天算了,但我沒說不能失信於人民民眾,我們再想想辦法過河。工作隊的趙叔發現了河中有一塊凸起的小丘,距離對岸已經不遠,於是他讓對岸的村民找了一塊木板,把木板搭在小丘和河岸上,算是一個簡陋的橋樑。木板搭好後,趙叔在我們緊張地目光下,先蹚水到了小丘,然後小心翼翼地走上木板,平穩快速地通過了那段水流湍急的河段。趙叔安全到對岸後,招呼我們過河說,放心吧,沒問題的。於是我抱著材料,挽起褲子也下到河中,準備像趙叔一樣,從木板上過河。我順利的蹚水來到小丘,踏上了木板,但由於我踏上木板時重心不穩,我的右腳腳踏進了湍急的河水中,我急忙穩住木板,小心地把腳收回來,可河水實在湍急,我的鞋子在我踏入河中的瞬間便被河水沖走,我只能目送鞋子在河水中若隱若現,逐漸消失在我的視野。雖然我失去了一隻鞋子,但所有人都安全過了河,我赤著一隻腳,一瘸一瘸地跟著書記前往約定的開會村民家,心裡五味皆有,在石子路上齜牙咧嘴地踟躇前進,哭笑不得。

路上充滿了辛酸,但參與低保動態管理會議的村民都很配合我們工作,我們順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務,準備前往下一個村,好心的村民見我只有一隻鞋子,於是便給了我一雙拖鞋,這讓我在後面的山路上少了很多折磨。今天是一個磨礪人的日子,蹚水過河,丟鞋,赤腳走上路,被雨淋成落湯雞,但這就是精彩紛呈的人生,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會在這樣催人奮進的工作生活中逐漸成長,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新世紀,新的階段。面對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黨面臨著更大的考驗和挑戰。只有團結一致,聽從黨的指揮,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才能從容應對。而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村官,更應該承擔起肩上的使命,為祖國的崛起而奮鬥。(作者為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永建鎮紅河源村委會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 篇四

當大家都在享受周末時光,朋友們都在約著去南澗參加櫻花節開幕儀式,內心裡其實很想任性一次,跟大家一起出去放鬆放鬆,但是工作的實際卻不允許我這么任性,脫貧攻堅處於關鍵時期,軟體材料還亟待完善,必須進村入戶核實預脫貧戶情況。

當來到河東村熊武發戶家時,熊武髮妻子拉著我,心情激動不已,一直重複著,“現在的政策好啊”。該戶屬於寅街鎮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殘疾戶,家中兩個殘疾人,不久前生大病花費4萬餘元的醫療費用,全家籠罩在這場陰影當中,出院時,新農合醫療保險給予報銷2.5萬餘元。了解到他家生病住院的情況,為了避免他家再因病致貧,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委會一起聯繫他家,讓他家帶著住院相關材料,到扶貧辦辦理扶貧醫療大病保險,扶貧辦經調查核實,最後給予他家辦理1萬餘元的扶貧醫療大病保險。熊武發本人說:“本以為新農合報完,其他費用就得自己出了,對於一個殘疾家庭,家中還有正在上學的孩子,幾萬塊對於我們真的太多了,但沒想到扶貧還給報銷這么多,真的太意外太激動,家人也一直感嘆,黨的政策太好了。”

每年,各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都自己拿出100元給所幫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人身意外組合保險,熊武發戶也是因為幫扶責任人給購買了該保險,才得以在最後得到1萬餘元的大病報銷費用。該保險避免了貧困民眾再次因病、因災返貧,讓民眾真真切切的享受到了實惠。各級各部門都在盡全力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作者為雲南彌渡縣寅街鎮河東村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篇五

今年我們村委會要脫貧出列,連續兩個星期整個村委會都處在一個忙碌的環境中,前面幾天我們進行了入戶調查走訪,這兩天又開始進村召開村民小組黨員和戶主評議會,今晚回到宿舍想起剛剛在箐巴拉村開會的場景,我覺得就算付出再多也是可以的,只因為農戶們的信任。

今天計畫早上在村委會做材料,下午到箐巴拉村召開村民小組黨員和戶主評議會,但恰巧今天是牛街的趕集日有些農戶要去趕集和學校開學的日子有些農戶要送孩子去學校上課,考慮到這些副主任把會議推遲到了晚上八點,起初我還問了村委會副主任為什麼要改到晚上八點,下午六點開會不是更好嗎?副主任和我這樣說:小王,如果我們六點去的話農戶都還在幹活還沒吃飯呢,我心裏面就納悶了,這兩天下午六點多天就黑了,還能幹什麼什麼活,副主任可能看出來我的疑問,喝了口水對我說:我們這邊農戶的田地離村莊有點遠,基本都是在山坡地上,來回時間也有點長,所以晚飯吃的也比較晚,這時我才明白過來。

到了晚上七點半,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我和村委會副主任還有一個鄉上掛鈎的領導拿著手電筒從村委會出發,因為箐巴拉村是離村委會最近的村,我們走了十多分鐘後我們就到了箐巴拉存的活動場所,村長和幾個黨員代表已經在那等著了,就像往常一樣開始簽到,還沒到八點鐘黨員代表和戶主就已經陸陸續續到齊了,會議也拉開了序幕,先是副主任和鄉上掛鈎領導談了本村的基本情況和上級的政策方針,然後副主任讓我和農戶們談談脫和一些政策,我也就放開了和農戶說明了情況,然後我和農戶們說你們有什麼想法可以說說,剛開始農戶們可能放不開,也沒什麼發言,後面就有個農戶提出了一個問題,她是這樣說的:我知道按照政策上來講我家已經達到了脫貧出列的條件,但我家孩子在讀書,我就怕如果我脫貧了是不是就不能享受這些政策了吧,當說到這點時很多農戶都抬起頭看著我的回答,我瞬間就明白了原來農戶們的擔心點在這裡,我整理了思路,就和農戶們講起來:我們箐巴拉村從20xx年建檔立卡開始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戶48人,20xx年脫貧2戶7人,20xx年脫貧1戶3人,今年剩下的要全部脫貧,但你們可以問問脫貧的農戶,就算脫貧了這些政策能不享受,其實大家都誤會了,不是說脫貧了國家政府就不管你了,這些國家的政策還是能享受的,如果你有困難國家政府不會不管你的,請大家可以放心,在我說完,農戶們交流也熱烈起來,副主任和鄉上掛鈎領導也一一為農戶解答,農戶們對當不當貧困戶這件事也沒那么在意了,會議進行的非常順利。

最後副主任對農戶說了一句話:我也知道大家白天干活很累,晚上還要來這開會,對不起大家了,但請大家放心,我們不會害大家的。剛說完就有個農戶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們也知道你們來的好意,也非常信任你們,不然我們也不會在這裡聽你們開會,政府和黨對我們的幫助我們不會忘記,如果以後有什麼好的政策也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聽完農戶這樣的回答,我看著這些農戶單純的眼睛和樸實的笑容,忽然覺得其實再苦點、再累點這也值得的,只為了不愧對你們的信任。(作者為雲南彌渡縣牛街鄉榮華村委會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篇六

“小疋,今天你和王副主任一起到五組和六組確認一下產業發展肉牛養殖項目推進情況,順便熟悉一下村情。”入戶是了解村情民情最直接的途徑,可以直觀的看到村民的生產生活現狀,感受他們對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渴望。

我們來到六組李繼伸家中,他家位置較高而且沒有通車路,小路最窄的地方甚至只有三四十厘米。李繼伸的妻子患有精神病,需要長期治療,兒子剛剛國中畢業在外打工,工資不高,他一個人在家操持家務、農活,還要照顧患病的妻子,償還之前看病、供孩子上學欠下的債,入不敷出,生活困難。通過我們對整鄉推進肉牛養殖項目的解釋,他最終決定養殖一條肉牛,補助是5000元,在我們確認了之後就可以給他家兌付補助。看到他的努力,我們都很高興,他想通過種植和養殖來實現脫貧。20xx年1月,他又享受了生豬養殖項目,養了三頭小豬,補助3000元,新房也建好可以入住了,通過產業扶持,他家離脫貧又更近了一步。在我們村里,像李繼伸戶一樣通過全社會的合力幫扶逐步實現脫貧的例子還很多。

在到村工作的這幾個月里,我主要任務是協助下派到村裡的扶貧工作隊員、村上的第一書記對我們村的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檔案進行整理和管理扶貧大數據平台,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到組入戶了解情況,數據資料。我盡力充分發揮著自己的優勢,全力協助村委班子領導推進村裡的各項工作。不管是為前來辦事的民眾倒一杯水、拿一把凳子、問候一聲、幫助民眾寫一份申請、一份證明,還是完成村委領導交辦的一些瑣事,我都懷著謙虛謹慎、認真細緻的態度,認真的對待,努力去完成。在瑣碎工作中錘鍊自己,在平凡崗位上豐富自己。

看著我們村的美好變化,看著貧困戶得到幫助,看著他們的生活逐漸改善,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有了希望,我乾工作的勁頭越來越足了,至少我的工作有了成效,得到了民眾的肯定,我的辛苦沒有白費,這也更加堅定我做好村官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大學生村官的崗位雖平凡、力量雖小,但只要我們認真工作,盡心履職,依然能夠助力人民民眾脫貧致富。(作者為雲南祥雲縣鹿鳴鄉鹿鳴村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