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騎行日記

題記:好久沒有騎行了,昨日在同事張的鼓動下,決定今日隨'群'騎行。今日一早9:20左右,一行18人在東車村花木基地門口**出發。可能是由於久未出行的原因,今天的騎行給我的感受很多,略記如下,不足之處,騎友們見諒。

花木基地門口,18人集齊後,領隊一聲令下,出發。我放眼望去,騎友們個個運動衣、頭盔、綁腿、背包、水壺,一應設備備置齊全,我還是棉衣在身,暗暗自嘲不像一個騎行者。一位熟悉的騎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說沒參加過騎行吧,沒事,大家就是一起鍛鍊唄。這句話說的我頓時輕鬆了許多。其實裝備我不在意,只是覺得26的車子怕跟不上隊伍,拉後腿,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這輛老26變速車子還是很給力,沒丟份。

隊伍走確山、唐窯,過川口橋、川口村、趙吾村、窪里村,直上橡子園。其實,在過了東莊村時,我已經開始大口喘氣,小腿肌肉開始發酸、發緊。經過一位隊友時,隊友看了里程表才剛走了8公里。領隊說,一趟大概有20多公里,只能算是一般強度的騎行路程。不會吧,才過了8公里就已經這樣了,後面的十幾公里咋辦呢。不行,無論如何不能半途而廢。看看後面,只有一位隊友和領隊殿後,前面的隊友已經超過彎道不見蹤影。

領隊是一位很有騎行經驗的熱心人,前後照應著隊友們,不時的給隊友們鼓勁。看著他,瘦瘦的,不大喘氣,不流汗。心裡想他咋看起來就那么輕鬆呢,我堅持鍛鍊能像他一樣嗎。隊伍到了山口,領隊說,前面就一條路,坡陡不好走,大家休息一會兒,喝點水,補充一下體力。一會兒,能騎上去的慢慢騎,不能騎的就推著車子走,大家要跟上,不能掉隊啊。我沒有帶水,幸好有同事張帶了足夠的水,解決了我一路上的補給。同行的兩個50多歲的騎友,一直都是慢慢悠悠的騎著腳踏車上坡,大概50多度的坡都沒有下車,真是讓人佩服。

大地在我腳下漸行漸遠,寂靜的村落在薄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山溝下沿著八套河修建的三淅高速公路像一條玉帶橫貫南北。沿著水泥村路,一會兒騎行,一會兒推行。大約11:00左右,翻過一道山樑,橡子園便突兀的出現在面前。我站在山樑上,理了理衣服。因為下面是一段百十米的下坡路,我便跨上腳踏車,一邊往下沖,一邊衝著橡子園大聲喊:'我來了' 。此時的感覺就像:大熱天撲進了清涼的大海,抗日戰爭取得了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聚殲了國民黨王牌師活捉了王靈浦。愜意。爽!

橡子園有十棵樹,周邊被窪里村一王姓村民用鐵欄桿圍了起來,樹間的空隙處有一間小屋。屋前左邊有樹四棵,右邊三顆,傳說栽樹者是按“七星宿”布的局。後來又在這七棵樹的左右前面各補栽了一棵,在七棵樹的右邊補栽了一棵櫸樹(本地叫孢子樹),其他的樹都是檀子櫟(本地叫橡子樹,因其果實橡子富含澱粉能充飢)。據說,補栽這幾棵樹也是有講究的,什麼照應28顆星宿,十全十美等等。這十棵樹,年齡大的800多歲,小的也有150歲。這些內容都是聽同行的一位老者所講,還有關於抗日期間的傳說。看完橡子樹,大家坐在園外的一堆麥秸旁休息,我在一片荒草根上 躺了下來。高高的天空湛藍湛藍,幾朵白雲飄然而行 。這情景就像是寬闊的大海上幾艘帆船在徐駛,寂靜的山林間百靈鳥在穿行歌唱。心靈舒暢的無比自由,猶如翱翔在碧空的大雁,遊蕩在深海里的鮪魚。愜意的放縱!

來到這裡,合影留念是必不可少的,領隊的喊聲既是**的命令,又是離別迴轉的信號。大家選擇了繼續向東前行,繞行至南朝水庫迴轉的路線。車子在山區間的土路、石子路、水泥路間顛簸著前行。一段段矮矮的殘破的土牆,一間間煙燻火燎黑黑的窯洞,一聲聲此起彼伏迴蕩的犬吠,就是這三三兩兩散落在山塬間的自然村落的寫照。有幾分“桃花源”的味道。愜意的寧靜。

“看,水庫”。出了山澗,南朝水庫就在眼前,清澈的水吸引了眾多人來此休閒、燒烤、垂釣。南朝村下**後,領隊說,午飯安排在靈芝坡農家飯莊。話音未落,已有幾輛車箭一般的衝上了公路。是啊,不覺間已經中午12:40了。向著目標前進。臨到飯店時,我的兩條腿已經有些麻木不支,身邊呼嘯而過的隊友鼓勵道,快到了,加把勁。遠遠地看見了靈芝坡飯莊的彩旗,我真想說一句:“趕緊來碗麵條”。8元一位的農家飯菜,不奢華,很受用。下午1:30,湯足飯飽之後,隊友們揮手告別,各自回家,結束了騎行。

下次騎行的目的地在哪裡呢,也許領隊也不知道呢。回家後先沖個熱水澡,再泡一壺茶,邊寫日誌邊喝茶。愜意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