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艷的心情日記

我知道自己是一個俗人,對於花草之類我雖然喜歡卻不善於親近,只是遠遠地泛泛地喜歡著,而對於其中的菊花,更是因為其過於清妙和淡遠而讓我有些疏冷。

因菊自身所蘊涵的品格,讓很多人愛而詠之,嘆之,但記憶中最遙遠的關於菊花的印象便是陶翁筆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灑脫出世了。直至後來讀了黃巢的《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喜歡其中所流露的慷慨豪邁之氣。不知天高地厚的我頗有男兒之風,每每看到菊花,總是會很英雄地吟誦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但正因為當時的豪邁,更不屑於小女子心態,所以竟不曾認真留意過菊花的真實存在狀態。

然後就是一味懵懂地走過人生的起起落落,年紀老大,雖一事無成,畢竟積累了一些世事的滄桑閱歷,竟自覺有些澄明透徹的喜悅。之前被自己錯過的許多美麗也漸次走進自己那雙容易疏漏的眼睛,然後我看到了那一朵讓我怦然心動的菊花。那是一個清麗的秋晨,一切都新鮮卻有著秋天獨有的清淡,在一抬頭間,那朵花倏然躍入我的眼睛,來不及有思想,一花成了那時我眼睛的一個世界。我一直有個錯覺,總以為菊花的花瓣過於清淡而少了許多水潤和飽滿,而躍入我眼睛的那朵花其實是慣常見多了的那種黃菊花,在秋日清晨的淡霧氤氳里,那花卻盛開得鮮嫩欲滴,端莊而瑰麗,清淡卻嫵媚。我從來不知道原來一向倔強而清高的菊花竟可以艷得讓我睜不開眼,而那艷因了有其內在的清奇、傲骨打底,更顯出一份獨有的悠遠與散淡。那一朵花,在那一刻,她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我驚喜而震撼!我想。

再看平常時到處開放的菊花,竟也格外不同,美麗而爛漫。我想因菊花所生季節的不同,才顯出如此清高淡遠的品格。她們正因此才以不媚俗的高貴而獲得了格外敬重,所以很多人在吟誦菊花的時候更多的是記住人們所賦予其內在的品質,而很少提及其足可與桃李相媲美的艷麗了。但那躍入我眼睛的艷麗卻更把我打動了,那美雖來得有些世俗卻更溫情而令人親近。我想陶翁在採擷那東籬之菊時,不僅是喜歡其隱逸出世的傲然之氣,也一樣喜歡其所蘊涵的那份俗世的美麗吧。

不知為什麼,由菊花之艷總會想起自己一路坎坷。一直堅持自己所謂的清高,努力地修煉一種出世的心境,不流俗,不媚世,不惑事。卻不想出世與入世有時只是一線之隔,一如菊花,獨自清冷盛開於秋日蕭瑟之間,看花木委頓凋謝,卻仍蓬勃茂盛地綻放生命的美麗。我不懂花語,雖人不見得比花草高明到哪裡去,但好在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相較菊花我是不是也可以在萬丈紅塵里,在修煉淡定堅強的底蘊之時,讓生命瑰麗地綻放呢?

菊花艷,菊花遠。人淡如菊,人艷如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