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養蠶日記300字範文

幼稚園養蠶日記300字【篇一】

我班來了新朋友,它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可愛。老師告訴我們它的名字叫:蠶

蠶寶寶只喜歡吃桑葉,看他們吃的多香呀。

為了讓蠶寶寶能快點長大,我們每天都要給它換上新鮮的桑葉,並且把它吃剩的桑葉及時清理出來,好讓蠶寶寶生活在一個乾淨整潔的家裡。

小蠶一天天的長大了,看,它那胖胖的身體多可愛。

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蠶寶寶不見了,只看見幾個圓圓的東西躺在那裡,蠶寶寶去哪裡了?我們找呀找,最後王雪萊小朋友告訴我們:“這個是蠶繭,是蠶寶寶為自己做的房子。”知道了蠶寶寶的下落,我們也放心了。可是蠶寶寶為什麼要把自己藏起來呢?它還會出來嗎?

一天早晨,我們發現了一隻白色蝴蝶趴在蠶寶寶的家-蠶繭的上面,蠶繭上還有一個洞洞。我們趕快跑去把這個新發現告訴老師,並問老師這是怎么回事?

老師告訴我們,這個長著白色翅膀的蝴蝶叫做蠶蛾,它就是蠶寶寶變的。原來蠶寶寶藏在它的家裡變身呢,現在它可真漂亮。

原來蠶寶寶也是要結婚的呀?那它們會生出小蠶寶寶嗎?

們自己去觀察。

晚上的時候,我看見一隻蠶蛾從肚子裡一粒一粒的生出來很多白色小球球。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小球球叫蠶卵,是蠶寶寶小時候的樣子。到明年春天它們就能變成蠶寶寶了。

我們還發現蠶蛾在生下這些蠶卵後就不愛動了,一會就死了。我們很傷心。蠶蛾為了生寶寶都累死了。我們一定好好保護這些蠶寶寶。明年春天讓它長得壯壯的。

老師還告訴我們,蠶繭經過工人叔叔加工後,還能做成暖和的被子和舒服衣服呢。蠶寶寶拉的粑粑,還能給我們做成枕頭。讓我們睡覺香,不上火。蠶寶寶太能幹了。明年春天我們一定要養更多的蠶寶寶。

幼稚園養蠶日記300字【篇二】

4月11日,我把領來的蠶寶寶放在了自然角時,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老師,這是什麼蟲蟲啊?”“老師,是毛毛蟲嗎?”“老師,蠶寶寶我們家也養過。”“老師我們家都死掉了。”孩子們嘰嘰喳喳,一片“蛙聲”。

我布置了任務:給蠶寶寶量身體,觀察蠶寶寶的生長變化,一天餵幾次桑葉,身體的顏色變化,睡眠等,有什麼變化我們都記錄下來。最重要的是:為了蠶寶寶的健康,不能隨便抓它,不能對準它吹口氣,不能對著它大聲喊。你們能做到不?做不到我們就不養,退回去!“我們能做到。”剛布置完,有位幼兒站起來說:“現在我可以量嗎?”“可以啊。老師拿筆和紙來記錄”於是在我和幼兒之間的配合下完成了第一天的蠶寶寶生長的觀察記錄:

大蠶寶寶:身體長度2厘米,顏色:灰白,進餐表現:好睡眠:X.

小蠶寶寶:身體長度:1厘米,顏色:灰白,進餐表現:好,睡眠:X。

4月12日,孩子發現蠶寶寶不吃了,抬著頭。問:“老師蠶寶寶生病了嗎?都不吃飯了,只有那條小的還在吃。”“喔。那是蠶寶寶在睡覺了。”“那是不是和我們一樣,每天都要睡的?”“不一樣,這個你自己觀察吧。”

4月13日,來的早的孩子發現蠶寶寶又開始吃桑葉了,有個孩子拿尺子量了量說:老師,你看上次量在這裡,今天量到這裡,長了。“指著刻度對我說。”“你記性真好,老師記錄下來:大蠶寶寶:2.3,小的:1.5.

4月14,有個孩子發現了蠶寶寶的蛻皮,問:老師,這是什麼?“蠶寶寶的舊衣服,蠶寶寶睡醒了,發現自己的衣服太小了,就脫下來換了一件。所以你們睡覺時要好好睡,才能長的快喔”。孩子又問:“哪條是媽媽?這條的是媽媽嗎?”“不是!這些都是兄弟姐妹,好朋友!他們的媽媽是蠶蛾!“在哪裡?”“死了。”

4月18日,孩子量出大的:3.4,小的2.3。發現蠶寶寶又不吃桑葉了,明白了它們連續醒著幾天(5天)睡覺一次的。

4月19日,又發現了兩件脫下來的蠶皮。量了量大的:4,小的3,又量了量蠶寶寶的頭部:大的0.6,小的0.3這些天每天兩次添桑葉。

4月25,大的6厘米,小的4.2厘米,一天3次桑葉。孩子說:“長得好快,大了好多。”發現了桑葉不夠吃,摘來了其他樹葉來喂,結果孩子得到了一個結果:除了桑葉,不吃別的。

4月26日可能蠶寶寶長大了許多,更加清楚了孩子報告他們的發現:“腹部有4對腳,頭部有3對腳,尾部有一對腳。尾巴處有尖尖的小針。身體有8節,每節有2個黑點,一邊一個。孩子問:“老師,我可以摸一摸嗎?很輕的摸?”“可以的,但摸完要告訴我什麼感覺?”孩子顫顫驚驚的摸了摸:“好滑,像媽媽的頭髮,肉肉的軟軟的。”

幼稚園養蠶日記300字【篇三】

4月27日,大蠶寶寶有8厘米了,頭部0.8厘米,小蠶寶寶5厘米,頭部0.5.一天加四次桑葉。

5月1日放假了,其中一個孩子問:“老師,我們放假了,蠶寶寶怎么辦?”懂得為他人考慮了,這是我感到高興的事情。

5月3日,一到教室看到孩子們圍在一起,嘰嘰喳喳,很是興奮。原來蠶寶寶做繭了,有七個。還有兩條身體通透,爬來爬去在尋找合適的地方做繭。有孩子摸了摸蠶繭告訴我:“白白的,有點硬,有個比較軟。”量量蠶繭:長3.5,寬2厘米,像鵪鶉蛋。

5月16日,發現有六隻蠶蛾叮在蠶繭上。灰白色的翅膀,白白地身體,臉上有兩條灰黑的八字鬍須,三隊足,頭頂有毛毛。有兩隻身體連在一起,這樣的有四隻。抱著蠶繭牢牢的。孩子說:我知道了,這個小蝴蝶就是蠶寶寶的媽媽。哎爸爸呢?“身體連在一起的,就是一隻媽媽,一隻爸爸。”孩子找到了蠶寶寶的爸爸媽媽也安心了。

5月17日,最後的兩隻也出來了。這時我告訴孩子這種情形叫破繭而出!”

5月23日,黃色的卵變成了黑色的小蛋蛋,8隻蠶蛾死了。“老師,蠶寶寶的爸爸媽媽就這樣死了?真可憐!要扔掉嗎?”“不扔掉會腐爛發臭的”。孩子接觸了什麼是死亡,感受了什麼是生死離別,學會著接受不好的事情了。

5月30日早上,發現蠶卵已變成小蠶寶寶,黑黑的小小的,有無數條。孩子的臉上也蕩漾出笑臉來,又一輪新的生命開始了。

屆時41天的養蠶記錄告一段落。養蠶的過程就是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孩子們學會了把測量運用到生活中去,鍛鍊了仔細觀察能力,發展了社會交往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刨根問底能力,動手探究能力。學著會接受生命和死亡的結局。學著有一顆愛心飼養小動物,還要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來探究自己感興趣的事。我想,這就當初領蠶寶寶飼養的寓意所在吧。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乾!也正是在座的各位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