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日記400字三篇

篇一

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不僅是冰心奶奶對母親的思念,更飽含了後一代對上輩領袖的敬愛。在我們這個時代,誰還會去追究臘八粥的含義,只是吃吃罷啦!而冰心奶奶卻不同,她用這碗香甜可口,而又象徵著團結的臘八粥用來紀念母親和周總理。其實那十八種乾果包含的正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尊敬與思念。

文中講述了作者冰心每年都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給孩子們煮臘八粥吃,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著吃的,吃起來香甜可口,這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也象徵著人民團結一心,冰心奶奶用這香甜可口的臘八粥來紀念她的母親,而小朋友們則用臘八粥紀念我們的前輩,我們敬愛的周爺爺。

是啊!和平年代是來之不易的,沒有老一輩英雄烈士們浴血奮戰,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呀!難道我們不應該在臘月初八吃上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來紀念我們的前輩嗎?

緬懷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思古,來思今,後輩思先人。這種美德又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傳,就如同文章所講香甜的臘八粥也是後代對先人的思念,對英雄、對周總理、對烈士們的敬愛!讓我們傳承這種美德,同時以此勉勵自己努力學習,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輝煌而奮鬥!

篇二

每年過春節吃餃子時,我們都要吃媽媽泡製的臘八醋和臘八蒜。那碧綠碧綠的顏色、辣辣的醋和酸酸的蒜,都會給春節的餃子增添濃濃的北京味。這天,媽媽端出早已準備好的大蒜,讓我和她一起泡臘八蒜。

我們先把大蒜頭掰成小瓣,然後再將小蒜瓣的皮剝開。小蒜瓣的皮真不好剝,勁小了剝不開,勁使大了就會摳破蒜瓣。我們剝了好長時間,慢慢的我熟練多了,不但剝去了外皮,還將薄薄的內膜也剝得乾乾淨淨。媽媽取來了一隻大口瓶讓我把剝好的蒜都裝進去,然後媽媽把醋倒進瓶口,把瓶里的蒜全都沒過後,擰緊瓶蓋,放在背光陽台上。媽媽說:“等到春節吃餃子時它就會綠了。”

從那天起,我每天都好奇地跑到陽台去看“它怎么還不綠呢?”我想,今年的臘八蒜一定特別好吃,因為這是我親手剝的。等哥哥春節回來,我一定讓他好好嘗嘗,看看我有多棒!

篇三

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

青海傳說中說,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後來青海的“臘八粥”。後人根據這種做法,在青海人的飲食里造了這味飲食。也開始在餐館裡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