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關於賞花燈的日記500字

篇一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一日我們班裡舉行一年一度的猜燈謎活動 ,也就是賞花燈。當然,今年也不例外。

我早早的趕到了三樓會議室,整個會場的打扮,真讓我大吃一驚!目瞪口呆!只見會議室有著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花燈,真是應有盡有,美不勝收。

這裡有著各式各樣漂亮的花燈,讓我看的眼花繚亂。這裡有蓮花燈;龍燈;灰太狼燈;還有同學們做的紅紅的大燈籠;還有用小刀刻的西瓜娃娃,一面是阿童木,一面是多啦a夢;還有閃閃 發光的星星燈,上面刻著許多小星星和小月亮。還有用毛線,棉花球做的可愛的小羊……把我的眼睛都給看花了,這么多的花燈,可都是同學們智慧的結晶呀!

在這么多的花燈中,最讓人喜歡的是:韋笑做的“三羊開泰”。她是用三角型的酒盒底座,風乾的柚子皮,餐巾紙、桂皮核、乾辣椒、包蘋果的塑膠網等。首先,用乾柚子皮比較彎的地方 來做羊頭,再把這好的餐巾紙和乾柚子皮中組合起來,用膠布粘合在一起。然後,把桂圓核鑲嵌在羊頭上的眼睛部位,用辣椒做羊的耳朵,固定在羊頭上,最後用泡沫塑膠網,把身上一蓋,就好了,再 用酒盒底座固定好了。就這樣三隻栩栩如生的小羊誕生了!

韋笑做的“三羊開泰”可真環保呀!她採用了生活中隨手可見的廢棄物品作為了燈謎的材料。同學們做的花燈,都是環保可愛的,都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幾乎全是廢物利用!還把花燈做 的那么細緻、形象、好看。小朋友們都是偉大的發明家。

篇二

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帶走了舊年,春節的氣息也越來越淡,眼下,繼春節後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的氣氛也就越來越濃。

元宵節,顧名思義,是要吃元宵的,元宵寓意團圓,膩得人心裡癢酥酥的。元宵節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賞花燈。

早早的,大街小巷裡就都有賣紙燈的,做成動物、卡通人物的樣子,孩子們總要鬧著買一個孫猴子、小老虎,看得人愛不釋手。等到臨近十五,廣場上就出現了真正的花燈,圍繞在街道兩旁。花燈 可是真正的藝術品,五顏六色的十分精美。走在街上,花燈的色彩會令你眼花繚亂。

這邊有“二龍戲珠”,兩條栩栩如生的龍披著一身龍鱗,嘴裡銜著一顆珠子,誰都不肯鬆口,絕對有霸王的氣勢;那邊“哪吒鬧海”也引來兒童陣陣稱讚,身穿蓮花的小男孩騎在龍王身上,仿佛令 我們看到了哪吒降妖除魔的那一幕;最討人喜歡的還是七十二變的孫悟空,他手握金箍棒,正狠狠地向妖怪身上砸去,真是名副其實的齊天大聖!

此外,蓮花燈和孔明燈也是頗受歡迎的。水裡,一朵朵鮮艷的蓮花怒放在水面上,美麗極了。聽說,蓮花燈可以實現人們的願望,所以,每盞燈上還寄託了人們的一個夢呢;天上,孔明燈像星星一 樣閃爍著,載著美好的願望消失在圓月中,讓人如夢如幻。

人們看到看到花燈就會愉快,並不是僅僅因為它精緻美麗,更因為它有內涵。花燈就像頤和園長廊的雕樑畫棟,可以展現出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你用心去看,就會看到它獨特的魅力。

篇三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圓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 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年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展,以示慶祝。

元宵節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去賞燈,觀燈的人水泄不通,歡聲笑語,燈火輝煌,街上簡直成了人的世界,燈的海洋,盞盞彩燈猶如滿天的星星落入人間,給寒意未盡的街道增添了幾分 春意。

調皮的孫悟空燈,右手握著如意金箍棒,左手搭涼棚,騰雲駕霧向我們飛來;提著釘耙的豬八戒背著媳婦,咧著大嘴一歪一斜的走著;可愛的米老鼠屁股一扭一扭的跳著迪斯科······

一盞盞花燈,五彩繽紛,千姿百態令人大飽眼福。金鳳凰燈最神奇了,匯聚人群的目光,其餘的燈像是擺設,襯托出了鳳凰的高貴、優雅。雪白的羽毛,光亮,卻不刺眼;紅艷艷的爪子,好似一團 火,熊熊燃燒,不愧為百鳥,透出高貴、典雅的氣質。

月色朦朧起來,天空卻仍然耀眼,人們絡繹不絕,各種各樣燈宛如天上繁星,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