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日記600字三篇

篇一

下了毛筆字課,媽媽帶我來到一家小排檔,準備吃碗餛飩,消消“饞蟲”。這家小店裡現在只有我和媽媽兩個客人,顯得冷冷清清。

正在等待之時,我的目光被店裡的一個大養魚缸吸引了。這不是在養金魚,而是在用一個大玻璃箱養著一條大灰鰱。這條灰鰱大極了,以致於它不能在半米多立方的玻璃缸里掉頭和大幅度甩尾巴。我心中估計著,它一定有五六斤重吧。它的身體飽滿極了,肌肉都鼓了出來,像舉重比賽的大力士一樣強壯。它的旁邊還游著許許多多一點點大的小魚苗,像是它的“忠實冬粉”一樣。我突然又發現,它的身上少了許多魚鱗,以致於露出了白色的魚皮,難道它是一條好鬥的“戰魚”?

正在思索之時,我忽然聽見響亮的“嘩嘩”水聲,連忙轉頭一看,只見它用力甩動大尾巴,強壯的身體弓成弧線,然後它頭朝上,狠狠拍擊大尾巴,身體彈直,伴隨著飛濺的水花,它用力跳了起來!它像一枚飛彈一樣,騰空而起,只是它一頭撞上了魚缸,又落了回去,發出“砰”地一聲巨響,濺起一大片水花來。這樣嫻熟有力的跳躍,不就是傳說中的“鯉魚躍”嗎?它的撞擊使魚缸上的一塊泡沫板掉了下來,我才發現原來魚缸上有一個一拃半寬的開口。

小魚們似乎被它的尾巴拍蒙了,定著一動也不動,像丟了魂似的。而它則心滿意足似的歇了下來,甚至還有些高興地晃了晃尾巴,好像在醞釀著一次更大的騰躍。它這是在幹嘛?它為什麼要跳?我被它的行為困惑住了。

它是為了趕走令它厭煩的“小魚冬粉”?不可能,魚的世界裡沒有“冬粉”這說法。它是為了在缸里掉頭?不,它也用不著這樣跳啊。突然,地上的泡沫板和它身上累累的傷痕啟發了我。莫非,它是為了自由?這時,它又跳了一下,沒錯,它就是為了自由而跳躍的!它的目標就是那個開口。它一次又一次地跳著,有一次差點就成功了,它的頭都已經伸出的魚缸。它的魚鱗不知蹭掉了多少片,可它毫不氣餒,絲毫不顧肉體的傷痛,只要有一點力氣,它就會跳,朝著出口跳,朝著“自由”這一更高境界跳!我想:在它心中,被不被吃掉不重要,活得好不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由”!

自由的價值,是不能以身體,更不能以錢和回報來衡量的,這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不自由,毋寧死”的道理。在我的心中,它是一個永遠不退縮的戰士,而“自由”,就是它要“攻占”的目標!我頓時肅然起敬。

篇二

在春風和煦的5月我全家出去旅遊,去鎮江茅山去旅遊,爸爸說我們到茅山去爬山,話音未落,我就按耐不住跳了起來,心裡有點激動。

夜裡面我由於激動而睡不著覺,到半夜的時候,爸爸叫我們起來出發去茅山,深夜的路上沒有車,只有路燈陪伴我們,些許有些寂寞,但在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全家終於到鎮江了,我迫不及待的跑下車,外面天才剛剛亮我在山腳下看見許多人正在爬山,我沒想到竟然有人比我們還早。

我在山腳下看茅山他很高大之後爸爸走上來說:“茅山江蘇省的一座道教區名山,是道教上清洞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稱號。”爸爸在爬山的時候又說:“茅山也是中國六大山區抗日根據地之一,茅山的峰海拔372.5米。所以說我們今天要爬到峰去鳥瞰底下。”爸爸在爬山的時候又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在漢代,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嘆,遂尋山修道。他們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蔭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採藥煉丹,濟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後人因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慕名來山學道者、求醫者,不絕於途。其時,江南句容一帶,瘟疫流行,聞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華陽洞。經真人救治,病癒者數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簡稱茅山。在說話的不知不覺中我們便到了山腰,我從山腰遠遠望去在遠處有一座大雕像在一座好像是廟的上面。爸爸又說;“那是老子像我拿手機拍了下來,到了中午我們到了山頂我在路邊上的欄桿向下看,感覺我就是在雲上我們在山頂燒了一炷香就下山了,下午我們又到了早上的老子像那去走近了才看見他的雄偉,不由心生敬意,我一路小跑了幾分鐘才到了上面的廟裡,看見那廟裡有幾根大柱子在支撐著,可惜的是沒在那裡呆多長時間,我們又開車去那裡的新四軍紀念館。到了那裡從下往上看好像有幾千級台階我好不容易才爬上去,之後在那兩個銅人那裡有人在那放炮,好像是在紀念他們我心裡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還在日本人的統治下生活,到了傍晚我們回家了在路上我很累,一會兒就睡著了。

今天一天的所見所聞我真的難以忘懷。

篇三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到湯山七坊玩。七坊,七坊,之所以叫七坊就是因為她有七個坊。分別是:豆腐坊、冬粉坊、醬坊、油坊、糕坊、炒米坊和麵坊。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豆腐坊。

我們剛進豆腐坊,就發現一個個桌子上擺著幾個整整齊齊的機器。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東西啊?”媽媽笑著回答:“這個是專門磨豆子的機器。你知道豆腐是怎樣來的嗎?就是由這個機器把豆子磨成豆漿。然後,把它做成豆腐的。”“喔!”我非懂似懂地點了點頭。這時,爸爸端了一盆豆子過來,他說:“星子,你要不要試試怎樣磨豆子呀?”“好呀!好呀!”我高興地說。我接過爸爸手中的豆子然後找到一個機器,這才發現這個機器上面有一個圓柱形的柱子,而這個柱子中間有一個孔,孔的下方還有一個把子,我呆呆地站在那裡,不知從何下手。爸爸走過來說:“看到中間的那個孔嗎?那是專門裝豆子的。”我按照爸爸指示把豆子一顆顆放進了孔里。“接下來你把手放在那個把子上然後推一推看看。”我把手放在了把子上,然後推了推,嘿!“真是不推不知道,一推嚇一跳”。那圓柱形的柱子竟然轉了起來,我的手也跟著一圈一圈的推著。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發現在圓柱的下面的一個孔里流出了豆漿。站在我旁邊的爸爸摸著我的頭說:“成功了!”“什麼成功了!”我抬頭望著爸爸。爸爸說:“你的手剛剛一直在隨著機器推,其實豆子就在這個機器裡面被你磨碎了,所以,當你磨到一定的程度之後豆子就會化成豆漿從那個孔中流出來。”聽了這話的我,高興極了。我越磨越起勁,越磨越快,可是,磨豆子的機器卻好像跟著我反著乾。我磨的越快機器就越來越沉。當豆子磨完時,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了,根本沒有勁在磨這個豆子了。爸爸拿著我磨好的豆子去豆腐坊,讓阿姨用我自己磨的豆子做了一個豆腐腦。我吃著自己做得豆腐腦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今天七坊一日游讓我了解傳統手工藝的製作過程,也看到了許多古樸的工具,真是一次有意義的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