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春節的日記800字5篇

寫春節的日記800字篇一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差不多——熱鬧、喜慶而祥和。

除夕前,大人們忙著打掃房屋,換洗床單,置辦年貨,忙得不亦樂乎。我呢,跟在他們身後,一會兒幫奶奶整床單,一會兒跟媽媽去超市買糖果,一會兒又和爸爸一起貼春聯……家裡家外到處瀰漫著濃 濃的年味,春節邁著熱烈而歡快的腳步向我們走來了。

大年三十上午,奶奶和媽媽就開始剁餃餡,剁了一大盆餃餡,爸爸活了一大盆面。我問奶奶:“要包這么多餃子啊,吃得完嗎?”奶奶嗔怪道:“你這孩子,大過年的,不能說‘完了’這樣不吉利的話 ,不能動剪刀,不能掃地……”我一吐舌頭:“過年有這么多忌諱啊?”“是啊,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奶奶說。大人們從中午開始包餃子,一直包到太陽落山,我不知道到底包了多少,但奶奶說 要把過年吃的餃子全包好,這些餃子全家要從初一吃到初五。奶奶先祭灶神,又跟爸爸擺好貢品祭祖。中午,媽媽做了一大桌子好吃,全家人圍在桌子上吃起飯。

晚上,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窗外燈火通明,鞭炮聲此起彼伏,屋裡大人推杯換盞,互相祝福。大人要熬夜,奶奶說這叫“守歲”。我實在支撐不住,要去睡覺,一再抱怨為什麼非得守歲呢? 熬得人困死了。奶奶就給我講守歲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 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 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 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 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初一可是我的最愛。早晨,一起床就開始放鞭炮,男孩子們歡喜得蹦來跳去。我也樂在其中,點燃了一支衝天炮,哪料一時沒鬆手,我的小手開花了,疼得我“哇哇”大哭。鞭炮一直放都中午,一大堆 爆竹的包裝紙堆成了山。之後,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給親朋好友拜年,同時為他們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初二我們去鄉下的姥姥家拜年。最令我高興的是,我收到了不少“壓歲錢”。從正月初一開始,年味就淡了,沒有除夕那么喜氣洋洋

隨著開學日子的逐漸臨近,過年的喜慶與熱鬧也漸行漸遠,沉澱心底,但我並不悲傷,因為走過春秋之後,我又能與他相擁了。

寫春節的日記800字篇二

按照老家過年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八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鴨”,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臘八節這一天,媽媽會給我們全家熬一鍋臘八粥,粥里有什麼紅豆、黑豆、黑米、花生、大 棗——一大堆糧食和乾果熬成的,可是,我卻不太喜歡,對於我這種愛喝稀粥的孩子來說,粘稠的臘八粥喝起來真是一種煎熬。

在孩子們眼中,年貨就是些吃的、喝的、玩的東西,每到這時,買東西置年貨變成了我們的頭等大事。爸爸媽媽會帶我走遍各大商場,買糖、乾果和各種點心、鬥神、對聯、燈籠、玩具……通常一 買都買上好多,甚至夠我們家吃上半年的。都說:“姑娘愛花,小子愛炮”,我是個女生,卻對炮情有獨鍾。爆竹、禮花、摔炮、嘀嘀筋、二踢腳都是我的最愛,每次逛街爸爸都會為我買上好多炮。據 說,炮放多了,年獸就不敢來了。

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很快就到來了,姥姥姥爺家格外熱鬧。姥姥會早晨六點多就起來活面,炸好多麻花和焦葉,還給我們準備好多麥芽糖和江米糖,用老人家的話說“今天是祭祀灶王爺的日子! ”

在這一天,爺爺奶奶家則是另一番熱鬧景象。奶奶通常會按照南方老家的習俗為我們做一大桌子菜,有傳統的甜味粉蒸肉、白斬雞、牛肉丸子、彩色飯糰——各種佳肴,真是美味極了。在我看來, 這簡直是小型的美食聚會。

大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大門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和福字,有些人家還貼上了威武的鬥神,一幅喜慶熱鬧的景象。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開始收拾家裡的衛生,今天是舊曆年的最後一天,一定要 把屋子打掃乾淨迎接新年。午飯後,奶奶開始張羅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她告訴我,在南方老家過年是不吃餃子的,過年家家戶戶都包兩個巴掌大的肉粽子,包好後放在一個巨大的鐵鍋里,架上柴火, 要整整煮一天一夜才能煮熟。到了北方後,奶奶也入鄉隨俗了,過年也包起了餃子,不過奶奶包的餃子花樣不多,但是她的技術還是比較嫻熟的。今年,在媽媽、嬸嬸的幫助下奶奶包了好多餃子,滿滿4 個大箅子才盛下。晚上,我們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餃子,一邊看春晚,濃濃的年味圍繞在我們身邊。午夜十二點,伴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新的一年來到了!

寫春節的日記800字篇三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節日,貼春聯,放鞭炮,守歲,拜年,等等。總是忙的不亦樂乎。我家沒貼春聯,只有“福”到。

我們自己以小家為單位過春節也有5次左右了,今年也不例外,三人在自己家過了年,這樣雖少去了大家庭中過年的熱鬧,但加強了自在、輕鬆、舒暢、清靜、安逸之感;除夕夜的廚房裡瀰漫著香氣,桌 子上擺放著豐盛的菜餚,說不上應有盡有,不過大家愛吃、想吃的菜都有準備,只有三人吃,也做了十餘個菜,加上糖糕、饅頭、八寶飯滿滿一桌,琳琅滿目;一家人圍著桌子,每人杯里倒著紅酒,邊 喝邊聊,品嘗著每一個菜,互相祝福乾杯,可以說其樂融融吧!每年在這個日子,我家比一般人家多一個內容——生日祝福!因為我家有個壽星!蛋糕上的字,除了新年快樂還有生日快樂,所以這個日 子對小家而言是個雙重的節日,是個充滿祝福與快樂氣氛的節日!

年夜飯後一定少不了《春晚》,我的感覺,沒有《春晚》就沒有意思,也不知道做什麼了,呵呵。今年春晚我們全家三口人都坐電視前,電視裡優美的舞蹈、悠揚的歌聲讓大家陶醉其中,精彩的相聲小品 ,常常逗得我們開懷大笑,這笑聲伴隨著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愈加歡樂。這樣的情景在我家來說是少有的:以往他們都看部分節目,會有人去玩牌什麼的,大多我一個人積極堅持到最後,因此也令我特 開心。在看電視中途,點起蠟燭,唱祝福生日曲,分嘗生日蛋糕;然後繼續觀賞春節晚會……直到新年鐘聲敲響前,鞭炮又響起,禮花漫天舞,此時金虎辭歲寒風盡 ,玉兔迎春喜氣來,老去又逢新歲 月,春風送暖萬戶歡。

開年第一天我家就迎來首批給我們拜年的客人,真是熱鬧非凡,給家帶來生氣勃勃,開了個好的彩頭;以後與以往一樣,年初二開始拜年,走親訪友,兒子上班前才回家。年過完了,離退休更近了,歲 月不饒人……

爆竹聲中一歲除,花香鳥語今勝昔 ,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正是今年風景美,確信明年歌更喜!

寫春節的日記800字篇四

我最喜歡過新年了,因為能拿壓歲錢,與家人團聚。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我們小孩子就會穿著新衣跟著親戚,踏上回故鄉的路程 ,到老家後,我們就和街坊鄰居打招呼,並熱情的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

往後,弟弟就經常去找朋友放炮,一兩盒炮還不夠他放兩個小時的;有路過的親戚朋友也常到家中串門,聊幾句話;爺爺每天早上一大早便去買年貨了。

俗話說:二十七殺雞——吉利。

爺爺,奶奶便把自家的雞抓出來,在一陣嘈雜後,雞一隻只慘死在刀下。爺爺奶奶把雞毛拔了,把不能吃的掏了。把雞洗乾淨,放在院裡。

又幾天,爺爺奶奶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但做出了好吃的:炸雞塊,炸魚塊,炸豆腐,炸麻葉;包包子,有方正的菜包,圓圓的豆包,還有三角的紅糖包;雖然很忙,爺爺還是找時間陪我炸寶寶樂,它是 玉米大米炸成的小長條,吃起來很好吃,我很喜歡寶寶樂。

除夕到了,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時候,也該領壓歲錢了,還要給在爺爺奶奶磕頭,這才可以拿到壓歲錢。而在別人那很容易就拿到了,拜個年幾十就拿到了。這天晚上要守歲,給自己作福。可守歲時間太 長,爺爺便拿一鍋火鍋,讓我們邊吃邊看春晚。以前我一般十一點就睡了,可今年我等到了兩點才睡。大街上的燈籠也亮了一宿。

大年初一的光景和除夕截然不同:路上沒一個人,大家都去給楊再興燒紙去了,而路上商店門窗緊閉,路上全是爆竹紙。

我們到了那裡,已是人山人海,廟中‘’爆竹聲中一歲除‘’。我們每年都會給楊再興燒紙,並許下願望,再磕三個頭。然後就開始逛廟會了;可以爬山;買紅頭繩;還可以把硬幣貼在石碑上掉不下來 ,很神奇。

大年初二,要走娘家,女婿,女兒,孩子都要去,並帶上吃的喝的。大家談談話,吃過餃子,便回家了。

元宵上市,大家早早吃過元宵,大家便不約而同的聚集在看煙花的地方,半個小時後,大家便都匆匆的回家了。

正月十九了,春節結束了,我也要上課了。

寫春節的日記800字篇五

只要我老家的人一聽到過年,就會想起臘月二十三,沒錯,這兒的春節就是從這天開始的。別的不說,這一天的到來對孩子們來說是個超好的訊息!因為是必須要吃糖的。硬糖,軟糖,各型各色 的都有:有的好似玉米,有的類似南瓜,有的確實濃稠的蜂蜜,入口即化。此外,這一天必須放炮,要穿新衣,還有特殊的祭灶儀式:傳說灶王爺要在這一天去玉皇大帝那裡報告工作,人們要在這一天 獻上麻糖,吃起來又甜又黏,好讓灶王爺嘴甜一些,多上報好事……這是重要的一天。

臘月二十三到二十九,大家都得忙活起來,要洗衣服,不能將今年的事拖到明年乾,還要蒸饅頭,俗話稱蒸團圓饃,這個饃要做的又大又圓,像鍋蓋那么大,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還得 包餃子,過年得天天吃餃子,除夕之前吃肉餡,初一早上吃素餡,餃子一定得準備好。在包的過程中,小孩是不能摻和的,得多說吉祥話!還得炸丸子,丸子的面是綠豆面,綠豆是可以解毒的,象徵一 家健健康康,風調雨順。一碗丸子湯,薄如蟬翼的紫菜,火燒雲一般的西紅柿加上比宣紙還白的蔥白,加上大鍋燉的大塊豬肉,就差了綠得發黑的丸子!真是一道絕味的美食!除了準備各種美食,還要 掃屋,就是大掃除!過年得窗明几淨。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一起圍著大桌子吃團圓飯,看春晚,天上是數不清的孔明燈,好像自己在走,其實帶著一家人滿滿的願望。當然鞭炮聲是少不了的。一開始放鞭炮,貼對聯活動就開始 了,到處是紅……除夕夜我們不常,我們比的是正月初一誰起得早,越早越好!這天早上,得拿木棍擋門,防止“財”跑到門外,還不能隨便往地上潑水,不能開水管,不能去廁所,傳說玉皇大帝要到 民間走走,大家當然不能往地上潑水,知道天亮為止。這天早上,有福的人都能吃到又香又熟的麩子餃子,麩諧音福。我們還要給鄰居送餃子,錢串子(面葉)和象徵吃了有勁的油饃。證明鄰里之間的 友誼。

過了初二,大家得拿著紅薯粉條,背著豬肉,去親戚家串門!又細又長的粉條象徵著親情綿延不斷。

到了初九,春節就將結束了,許多人要回到工作中去。春節在這時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