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還在一片寂靜中沉睡,大地蒼茫一片,百花凋零,萬木枯萎。卻猶可見,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傲霜凌寒,嚴冬中一枝獨放,無不顯出一派君子之氣。

梅、蘭、竹、菊自古被人們尊為“四君子”,松、竹、梅又並稱為“歲寒三友”,可見人們喜梅之深、愛梅之切。毛主席在《卜運算元·詠梅》中寫道“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難道不是對梅花傲雪欺霜、一派生氣的最好吟詠嗎?

梅,原本是野生植物,後經人們馴化植養,成為我國名花,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從古至今,梅花還經常出現在詩歌之中,畫作之上。藝術家們往往愛借梅花不畏嚴寒、屹立雪地的屬性,比喻中華民族不畏外力欺凌、堅強自立的精神。

說梅花美,那么她到底美在哪裡呢?是美在花瓣嗎?清秀脫俗,嫩紅中泛著微微的淡白,不時散發著淡淡的幽香;是美在花枝嗎?“疏影橫斜水清淺”,蒼勁挺秀中盡顯梅獨有的神韻;還是美在梅姿?挺拔秀麗,傲立群花之中;……總之,怎么看怎么美,越看越美。

梅花的美不僅僅表現在形態上,她更具有象徵意義的美。說到這,還是要提提《卜運算元·詠梅》。全詩是這樣寫的: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多美的一首詩啊!嚴寒隆冬中,梅花獨自報春;群芳鬥豔時,梅花默默含笑。這多么像不畏列強、勇於拼搏、不爭名利,只為造福百姓的革命先驅啊!

梅,自傲而不自大,高貴而不霸氣。這難道不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美德與精神的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