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鄉,有著說不完的家鄉故事,感受不盡的親情。離別家鄉已有數年。在這數年中的我日日夜夜在思念家鄉。隨著環境改變,社會的發展訊速,我的愛好和生活都有所改變,而對家鄉的思念,卻一直沒改變。一人在外流浪的我非常思念家鄉的山山水水,思念家鄉的一草一木,思念家鄉的粗茶淡飯,思念家鄉的風情習俗,思念家鄉的朋友,思念家鄉的親人……。這種思念變得越來越濃,好想好想回到家鄉的懷抱。 

我的家鄉座落在江西省一個貧窮落後的山村,不到六百戶人家。那裡沒有寬暢的水泥道路,只有彎曲坎坷的小路。只有窄窄的田埂,小小的村落,無邊的黃燦燦的油菜花,村頭的老水牛,還有烈日下的麥田,風中的柳,柳枝上的蟬,還有伴我渡美好童年時光小河。 

我家鄉以種水稻為主,稻田一望無限,並有溝渠相通,通向河流。這些源源之水哺育了這一方土地,也哺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土地上的人。每當到豐收的時候,也是農民們最辛苦的時候。在烈日暴曬,流著一淌一淌的汗水,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換取那一點點生存的資格!他們還是懷著感恩的心,臉上常常露出那種憨憨的笑容,讓人看了辛酸。當時還是老式的打稻機,那中用腳踩踏板的那種,我想,很多城裡的孩子是沒見過的吧!雖然現在由割稻機了,但是還是有一些農民捨不得花這個錢,不是他不願休息,而是付不起割稻機的錢啊。每當去飯店吃飯時,看著大碗大碗的米飯往垃圾倒,心中非常憤怒。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這米飯是來之不歷?不知道這米飯流過多少農民的汗水,把李紳的“憫農”這首詩忘得一乾兩淨了。 

說到小時候,最好玩也玩得最開心的是在河裡玩耍、釣魚、捉蝦,天天樂此不疲。小河位於村的南面,河水非常乾淨,由千萬條泉水融合。清甜的河水裡游著可愛的魚兒、小蝦。一到夏日,我和幾個要好的夥伴有事沒事經常往河裡跑,因為那裡是我們樂園,是我們天堂,在這能享受到天倫之樂。每次我們都能抓一條又大又肥魚拿回清蒸,享受豐盛的晚餐。 

村莊四周都是森林。到野外山里去玩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我從小到大都很“野”,並且是一群“野”孩子的首領。小時候我總覺得,家鄉那野外,真是物產豐富。玩的地方、吃的東西,應有盡有,野柿、酸棗、苦株、烏蓬豆、刺莧根……這些野生植物讓我們一年四季享用不盡。我們曾經刨出一些紅薯拾一些乾柴在野地里煨著吃;曾經拿彈弓打下斑鳩烤著吃;曾經在冬天的雪地里循著野兔的腳印活捉野兔燒著吃;曾經在野外架一口破鍋弄一些野稗煮著吃;只可惜那些美麗的長尾野雞在一聲清脆的長叫聲中飛走了,我們機靈不夠,逮不著。 

家鄉還有生我養我的父母。二十年來,我從來沒去慰問過父母,你們累嗎?也從來不曾注意別的變化,但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了爸爸、媽媽的白髮,看到了他們臉上加深的皺紋,也知道了他們深夜在病痛的折磨下難以入睡的呻吟,這一切讓我感到震撼,讓我的心靈在顫抖,也讓我陷入了自責和深思之中!常言說,養兒方知父母心,但依然沒有成家的我,卻感覺到父母的那份呵護之心!

無論我走到哪,無論發生什麼事,故鄉永遠都是美麗動人的,父母的愛如山如水,溫暖著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