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雨

故鄉的雨不比江南的雨來得長,來得迷濛。曾經在異鄉的一隅里,聽著思鄉的歌曲,念著思鄉的詩句,迷著眼睛想起故鄉的事事物物,故鄉的雨總占據了大半的思維。

是啊,故鄉在江北,一塊鮮為人知的窮鄉僻壤。自古江南的雨纏綿悱惻,讓文人墨客痴醉,讚美它的文章寫了一大堆。可惜百里之外的故鄉呢,卻從名書巨典里找不到半點的痕跡。

做人總是戀根的吧,所以我無法違心地把江南的雨捧上天去,而把故鄉的至純至拙的雨的忽略不言。是一種天命使然,我必須把滋潤我生命根處的雨變成文字,用筆把它描成花,添在中華雨景的百花園裡。

雨是有表情的,仿佛一個人有喜怒哀樂。春天來了,江南的雨正值盛季,一如多情女子的淚水,過多哀傷;而故鄉的雨來得總是那般及時,春雨如油是它的宗旨,一如傷心處垂淚的男兒,豪壯多於哀傷。我喜歡女子垂淚的姿態,比如林黛玉的嬌媚,但是男子之陽剛則更令人感嘆。故鄉的春雨豪壯得令人珍惜,常常令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去為之注目,為之歡呼雀躍。故鄉的春雨帶得聲音—春雷震天響,不似江南春雨啞巴般地單調。這春雷似吟著“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的那位好漢的一聲吼叫。在春眠不覺曉的時節,突然被震天的雷驚醒,不免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驚喜和那種特殊的感動。

雨水是地方人食用水的來源之一,俗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想必這居民的性格也是由這水裡汲取的。吳儂軟語是綿綿江南的雨的品性,楚腔漢調又是故鄉的雨的風格。

雨絲的粗細是雨的性格。江南的雨時常細微的,不必打傘,人們任著塵灰般的雨毛粘著衣服,不必擔心著涼感冒。

這雨性子是慢的,不比故鄉的雨的快刀斬麻的氣勢。曾見得故鄉暴雨的氣勢,那種把天地聯體的恢弘,那種把天地所有的塵囂全衝掉的豪壯,那種滌盪夏日煩悶躁熱無聊的可愛,讓每個注目它的人為之嗟嘆,為之狂歡。

故鄉的雨帶來多少的渴望,多少的故事,在它的滋潤下,我們一代一代地生長,綿延不絕。故鄉的人以前少得可憐,如今田多人稠,盛世景象,如同幾棵小樹苗蔭出一片濃茂的森林,而這故鄉的雨則為澆灌這片森林的甘露。

記得在童年時,為故鄉的雨感動過。那是初春,地旱無雨,所有的河溝都漏出了身軀。我們一群孩子自栽的果樹都因為乾旱,而收攏了葉枝,像非洲的飢童。我們的澆水不能挽回它們枯去的模樣,心如火燎。

我在心底默默地祈禱,故鄉的雨能早些來,早些來。我祈禱後那個尋常的午後,竟然真的來了一陣雨,就是那么的一陣雨,拯救了我的童心,讓我感激不盡,讓我第一次勞動的果實重新活了起來。我忘不了那雨後,我的那幾棵果樹綠如油的光澤。喔,我是多么的感謝故鄉的雨。

在我們被夏季的炎熱折磨得思念春冬的時候,那鋪天而來的烏黑烏黑的雲,帶來了久違的涼風,帶來豪放的號角——電閃雷鳴,帶來了那上天的水晶,把我們歡樂找了回來。

人們常把雨水比做大地的乳汁,而大地呢,有把她的一切貢獻給了我們。那么,故鄉的雨對於我們則又有一種親情。故鄉的雨正如故鄉的親人,比不上大雅的江南的雨,但是它的那份真摯的感情,只有它的孩子們才能體會得到。美不是故鄉的雨的外表,正如故鄉的貧困,但是那份真那份美永遠留它的遊子的心中,激勵他們奮發。

祝福故鄉的雨,故鄉的一切!

六年級:愛你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