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作文:勇於承受生命之重

許多人一心只嚮往快樂,視人生艱難為畏途,視人生之痛為仇敵,希望離它們越遠越好。然而正是那痛苦與歡樂,才譜寫出生命的樂章;墜落與飛揚,才能構成了生命之重量;失敗與成功,才合奏出生命的二重奏。

蝴蝶的幼蟲被那層又厚又重的蛹殼包著,它拼盡全力從蛹殼裡掙脫出來在花叢中快樂地翩翩起舞。沒有之前掙脫蛹殼的沉重,哪兒來飛舞的輕揚?草籽在地下被厚厚的泥土壓著,它拼盡全力破土而出,迎著春風拂動。沒有之前衝破凍土的艱辛,哪兒來隨風而動的悠然?年幼的鷹一次又一次地張開翅膀從樹枝上騰起,而後近乎狼狽地墜落,直至最後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沒有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哪裡會有日後空中那矯健瀟灑的身姿?

人生同樣如此。在我們成功、歡笑的背後,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痛苦,亦或是漫長的黑暗、等待。它們讓人生變得格外沉重。成功之路是寂寞的,因而我們需要的等待,承受的失落,品嘗的孤獨;成功之路也是漫長的,有太多的理由讓你放棄,因而我們需要持之以恆、堅忍不拔。面對這沉重的人生,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於是放棄;有的人選擇了面對,於是堅持。愛迪生在一次演講中說道:“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樣對我有價值。”不斷的追求過程包含了一次次的失敗,而只有那些執著追求並從失敗中獲得最大快樂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生命之痛,給予我們更豐富的人生感悟,用事業成就了我們的收穫。失敗、挫折是一種教育,知道什麼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成功或失敗,都能學到很多東西。亡國之痛,深深地在李煜的心中打下烙印。這位南唐後主被俘後所作之詞悲慨哀愁,可謂以血書成。王國維有評:此乃出於“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沒有這亡國之痛,想必習慣了那歌舞昇平的後主是無法寫出像《虞美人》這樣蘊涵如此真摯情感的千古佳作的。從出生無憂無慮、榮華富貴到幼年的無才補天、半身潦倒,曹家的衰弱深深影響了曹雪芹的創作之路,他將自己家族的境遇深深熔鑄在他所創造的藝術形象里。縱然貧困苦難過早奪去了這個滿腹才華的不屈生命,但那血淚凝成的《石頭記》卻成為千古名作,聞名四海。沒有此痛,何就此作?

生命之重有時讓我們喘不過氣,但正是這深邃的重,讓我們了解了生命的意義。身患癌症的叢飛,頻頻與死神擦肩,可他用持之以恆的奉獻和愛譜寫了生命樂章中最激盪的音符。他用舞台構築課堂,用他的歌聲點亮希望。是的,癌症或許可以奪去他的生命,但絕奪不走他對人生的信念——愛與奉獻。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富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明朗與歡樂。當大多數作家在消費時代里放棄了直面人生、拷問靈魂時,史鐵生卻依舊在自己的內心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出發,堅定地與艱難作鬥爭。勇氣和執著,詮釋了他的生命、理想。

生命之痛、生命之重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海倫·凱勒說過:“世上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然而,那些耳聰目明的正常人卻從來不好好地去利用他們的這些天賦。人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無任何鑑賞之心。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旦失去了的東西,人們才會留戀它,就像人得了病才會想到健康的幸福。如果讓每一個人在他成年後的某個階段瞎上幾天,聾上幾天該有多好。黑暗將使他們更加珍惜光明,寂寞將教會他們真正領略喧譁的歡樂……”

沒有經歷沙漠的苦難,我們怎能理解綠洲的可貴?沒有體驗炎夏的酷熱,我們怎能感知仲秋的涼爽?沒有目睹戰爭的殘酷,我們怎會去珍惜和平的美好?

只有經歷人生的痛苦與磨難,才能奏響人生的二重奏,使人生的鏇律更為和諧、更為動聽,生命的色彩更為豐富、更為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