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生命 生命》有感

XX年4月30日 星期五 天氣:晴

讀《生命 生命》有感

台灣作家杏林子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她不能抬手、扭脖子等忍受著病魔的“進攻”,卻頑強地寫下了一本又一本的書,其中有一篇是我們在書上讀了一篇短文,題目是《生命生命》。

這本書寫了三件事情來舉例動物、植物、人的生命。第一件事是寫杏林子因為有隻蛾騷擾她,就抓住那隻飛蛾,飛蛾在手掌中掙扎,作者後來因為感受它那么珍惜生命,就放了它;第二件事是寫一粒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堅強的往上生長,雖然只活了幾天;第三件事是寫我用醫生的聽診器,聽自己的心跳。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事是飛蛾在手掌中掙扎,因為萬一我們陷入困境,都會只試一下能不能逃脫,行的話最好,不行的話就算了,但這隻飛蛾明明知道自己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逃脫,卻還在那裡掙扎著,希望自己抓住這一點點的機會逃出去,然而“功夫不費有心‘蛾’”,作者正因為感受它的頑強就放了這隻蛾。這件事說明兩件事:一:大家要珍惜生命;二:只要還有一線求生的希望就不能放棄,得堅持到底,說不定會有奇蹟出現的可能。

我在報紙上經常看到有些人經不起小小的挫折,就自暴自棄,斷送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去年甘肅的一位高二男生,因不滿媽媽煮的飯放辣椒太多,媽媽隨口說了一句:你愛吃啥吃啥去。他就喝下了劇毒農藥,自殺身亡。像這樣不珍惜生命的人還很多,這樣的人連這一隻小小的飛蛾也不如,你們看那隻小小的飛蛾陷入困境,也會拚命地掙扎。

父母生我養我不容易,所以我不會因為一件煩心事,整天呆在家裡;我不會因為一件事情失敗了,而放棄;我更不會自暴自棄。因為珍惜自己,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因此大家一定要好好的珍惜生命,不讓青春白白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