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命的色彩作文800字

在這個社會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用他們人生的色彩將這個世界渲染的五彩繽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於生命的色彩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生命的色彩

紅色代表熱情;橙色代表光明;綠色代表和平;藍色代表深遠;白色代表純潔;每一種顏色都代表著一種含義。但朋友,你可知道生命的色彩所代表的含義。

在汶川大地震中,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人民子弟兵。他們為了使生命之花重新綻放,面臨著餘震的危險,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一次又一次的鑽入有可能再次坍塌的廢墟中,救出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團結一致,英勇無畏,即使鮮血染紅了他們那綠色的軍裝,即使累倒在前線上他們也在所不辭,他們每個人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抗震救災的前線上,他們捨身取義。即使那斷裂的樓板壓住了他的脊樑,危險的餘震威脅著他的生命,他們也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或許他們的妻子還被埋藏在廢墟下,或許他們的親人還在痛苦的呻吟。但他們,卻依然為著人民的利益而在“戰場”上“浴血奮戰”。他們就是消防官兵,閃閃發亮的橙衣在那充滿黑暗的日子裡,帶來了一縷縷的光明。

面對那一聲聲痛苦的呻吟,一雙雙無助的眼睛,一張張焦急的臉龐,他們沒有惶恐,而是冷靜地拿起工具,給奄奄一息的人帶來生的希望。他們的純潔、無私,使我們感受到了人間之溫暖,天地之奉獻。他們就是純潔高尚的“白衣天使”——大夫與護士。在那生命與時間賽跑的日子裡,他們用自己的力量與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他們只是普通的工人,災難之後,他們還沒來得及痛哭,就已經投入到救災的過程中。為了能讓更多的親人活著從廢墟中出來,他們用臂膀挑起了一塊塊沉重的大梁,用雙手挖出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因為沒有工具的協助,他們單薄的藍衣已被鮮血滲透,雙手也已經變得血肉模糊,但他們沒有放棄,依然在救災的前線上奮鬥著。

在那人心惶惶的日子中,他們用各種方式來為四川人民加油打氣。募集捐款,義務獻血,賑災義演……每種方式他們都用了,但似乎哪一種方式都無法表達他們對逝去親人的緬懷之情,對倖存親人的激勵之心,因為他們與四川人民是一家人,他們的身上流著與四川人民相同的血,他們就是英雄的中國人民。

綠,傳遞生命的節奏;橙,堅定生命的信念;白,象徵生命的純潔;藍,展露生命的明亮;紅,彰顯生命的熱烈。生命的色彩凝聚愛!

生命的色彩

生命本沒有顏色,生活給了它色彩。

——題記

紅·木棉

文天祥選擇了紅色,如木棉花鮮艷、熱烈的紅。如果說文天祥的一生是盛開的木棉,那么他的母親便是祖國。

他從小就胸懷大志,憂國憂民,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他為了挽救國家滅亡的命運,領兵打仗,百折不撓,直到戰敗被俘,仍然誓死不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他一片火熱的赤子之心的真實寫照。一代英雄已經遠逝,但南國的木棉花依然熱烈綻放,花香如故。

白·菊花

歸隱田居的陶淵明總是一襲素衣,我認為只有白色才是他的本色,只有純潔、高雅的菊花才是他的生命之花。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淵明蔑視權貴、淡於功名,關心黎民疾苦,捍衛人格尊嚴,曾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回鄉。勞動、飲酒、賞菊、讀書、賦詩,一派淡雅靜謐,悠閒自得的生活,你可以體會出“採菊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脫俗之美!

綠·小草

綠色,一個充滿生機的顏色,一個描寫春天的顏色。“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朱自清喜歡繪春贊春,還有誰能比他更適合綠色?

從青年時代起,朱自清就一直追求光明與真理,為之吶喊歌吟,上下求索。他關心祖國的命運,盼望新中國的誕生,勇敢而堅定地投身到“反飢餓、反迫害”的民主鬥爭中去。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

《荷塘月色》、《匆匆》、《綠》、《春》不都透著點兒希望的綠嗎?

黃·稻穀

望著田間無邊無際的黃澄澄的稻穀,我不由得想起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生活樸實,一生與黃土打交道,那黃色應該是他的本色吧。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水稻。正是這個顯得有些平凡和土氣的老頭兒,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蹟:全國有一半的稻田裡播種著他培養的雜交水稻。困擾中國幾千年的糧食問題基本破解。“山外青山樓外樓,自然探秘永不休,成功最使人陶醉,莫把成果當盡頭。”在黃土地里孜孜不倦的他用這首打油詩詮釋著生命的執著追求!

人活在世上應該獨具眼,在生命的畫冊上描繪出個性的色彩,世界會因我們而五彩繽紛!

生命的色彩

生命本是無色的,只是在生命的過程中才被著色、點染,或絢麗或清淡,或空靈或凝重,匯成了一片,才成了生命的色彩。

如果說岳飛的一生是紅色的,那么他身上的紅應該是一種壯烈的紅,沉重的紅,而且他的心絕對是鮮紅的。無論經歷了多少歲月風塵,他的心訣不會改變一點兒顏色。當年的湯陰少年,一桿紅纓,戰南北,馳騁於“三十功名塵於土”之中,將一腔熱血揮灑成滿天滿江的紅色。他夢中也曾直搗黃龍,醒來時卻只能將心事付於瑤琴。他憑欄遠眺,俯仰天地,卻無奈於十二金牌的催逼。在血色蒼茫的晚霞之中,一個高大的身影越行越遠。而眼前的紅色卻浸染長空,透著無盡的壯烈,還有蒼涼。

不知屈原投江時,是否一身白衣,披髮行吟,容顏憔悴?我想,只有白色才是他的顏色。在當時那個斑駁陸離的世界,他是如此的孤傲,奪人眼目,絲毫不受浸染。白衣隨著高潔的靈魂飄揚在天際,是如此的撼人心魄。終不肯“變心以從俗”的靈魂尋著了最終的歸宿。是的,“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塵乎?”終究還是滄浪之水接納了他,那個蕭蕭冷風中的白衣人從此飄蕩在浩渺的江面上,吟唱千年。

不是綠色,卻比綠色更縹逸,更空靈,也比綠色多了一分無奈。掩蓋不住的是你的率真,你的才華。是你嗎?舉杯邀明月的請蓮居士?人們都說你是真正的浪漫詩人?為你超凡脫俗的思想所折服,以為你是真正的“謫仙人”,我卻讀到了你“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是的,你還是凡人,你有你的悲與喜,你同你的杜氏兄弟一樣心中藏著大悲苦,卻因不羈和懷才不遇,你只能寄情山水。在別人眼裡你獨自逍遙了,不再為蓬蒿之人,可誰能讀懂那風雨飄搖的青蓮?

那個時代是黑色的,因為那是黑夜,人們都在沉沉地睡著,你卻醒了,看到愚昧,感到悲哀。於是,你開始吶喊,想喚醒那些麻木的靈魂。魯迅先生,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卻用它尋找光明。黑色時代賦予了你敢於直面慘澹人生的勇氣和特有的犀利與辛辣,黑暗陰霾的白色恐怖不曾動搖你的信心。我看見一盞燈,在漫漫黑夜淒風冷雨中燃燒著自己,火焰跳躍著,吶喊著,我也由此看到了黑暗中的光明,那是以生命的燃燒換來的一絲亮色。

生命在其過程中有了它的色彩,這色彩源於自身,它是生命飽蘸了自己的精髓點染,並因生命本身而閃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