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及答案(41-60)

41.蘇東坡北歸

東坡①還至庾嶺②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問從者曰:“宜為誰?”曰:“蘇尚書③。”翁曰:“是蘇子瞻歟?”曰:“是也。”乃前揖坡曰:“我聞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歸,是天佑善人也。”東坡笑而謝之,因題一詩於壁間云:“鶴骨霜髯心已灰④,青松夾道手親栽。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宋•曾敏行《獨醒雜誌》)

[注釋](d東坡:蘇東坡,即蘇軾。曾貶官至惠州、儋州(今廣東、海南一帶)。②庾嶺:即大庾嶺.在今江西、廣東交界處。③蘇尚書:蘇軾曾官至禮部尚書,故稱蘇尚書。④鶴骨霜髯(rán)心已灰:這是蘇軾形容自己的形態與心情。

[文化常識]古人“名”與“字”的用法。古人除了姓名外,還有字、號(別號)等。在社會交際中,一般稱對方的字或號,以表示尊敬。如上文“是蘇子瞻歟”,意為這是蘇子瞻嗎?蘇軾,字子瞻。那翁稱蘇軾為“蘇子瞻”,是表示敬意,也可問“是蘇東坡歟”,而絕不能說“是蘇軾歟”,因為當時蘇軾就在旁邊,直呼對方的姓與名,乃是不尊敬,不禮貌。而他自己稱自己,則只能說名,如“吾乃蘇軾也”,而絕不能說“吾乃蘇子瞻也”。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從 ②揖 ③題

2.翻譯:①少憩村店 ②官為誰 ③我聞人害公者百端 ④是天佑善人也 3.理解:“曾見南遷幾個回”的正面意思是什麼?

42.鄭玄對應劭

時大將軍袁紹①總兵②冀州③,遣使要玄④,大會賓客,玄最後至,乃延升上坐。身長八尺,飲酒一斛⑤,秀眉明目,容儀溫偉。紹客多豪俊,並有才說,見玄儒者,未以通人許之,競說異端⑥,百家互起。玄依方辯對,鹹出問表,皆得所未聞,莫不嗟服。時汝南⑦應劭亦歸於紹,因自贊曰:“故太山⑧太守應中遠⑨,北面稱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門考以四科⑩,回、賜⑾之徒不稱官閥⑿。”劭有慚色。

(選自《後漢書•鄭玄傳》)

[注釋]①袁紹:東漢末年大豪強。②總兵:總領兵馬。③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帶。④玄:鄭玄:當時著名儒學大師。⑤斛(hú):量器名。古代以十斗為一斛。⑥異端:此指與儒學格格不入的觀點。⑦汝南: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⑧太山:泰山。⑨應中遠:即應劭,字中遠。⑩考以四科:講學四科;“四科”是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⑾回、賜:孔子的弟子顏回、子貢。⑿不稱官閥:不按官職相稱。

[文化常識]“尺”及其他。“尺”是古代的度量單位。10寸為1尺,10尺為1丈,10丈為l引。古代的尺要比現代的短,據考證,周朝的1尺,約合今天6.5寸左右,到漢朝,約合今之7寸左右。上文說鄭玄“身長八尺”,按現代度量計算,約為1.85米,算是個高個子。如果不了解上述情況,將古今尺寸視為相同,那么鄭玄身高便為2.7米左右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要 ②會 ③競 ④歸

2.翻譯:①乃延升上坐

②未以通人許之 ③鹹出問表 ④莫不嗟服 3.理解:為什麼鄭玄最後的一番話會使“劭有慚色”?

43.馮夢龍補《西樓記》

袁韞玉①《西樓記》初成,往就正於馮猶龍②。馮覽畢置案頭不致可否。袁惘然不測所以而別。時馮方絕糧,室人以告。馮曰:“無憂,袁大③今夕饋我百金矣。”乃誡閽人④:“勿閉門,袁相公饋銀來必在更余,可徑引至書室也。”家人皆以為誕。袁歸,躊躇⑤至夜,忽呼燈持金就⑥馮。乃至,見門尚洞開。問其故,曰:“主人秉燭在書室相待,驚趨而入。馮曰:“吾

固料子必至也。詞曲俱佳,尚少一出⑦,今已為增入矣。”乃《錯夢》也。袁不勝折服。是《記》大行,《錯夢》尤膾炙人口。

(選自清•褚人獲《堅瓠集》)

[注釋]①袁韞(yùn)玉:明朝文學家,字於令。②馮猶龍:即馮夢龍。明朝著名文學家。③袁大:對袁韞玉的尊稱。④閽(hūn)人:守門人。⑤躊躇:徘徊。⑥就:前往。⑦出:戲曲名詞、劇本結構的一個段落,同“折”。

[文言知識]說“更”。古代夜間以“更”作為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初更)約在今19:00~21:00,上文所說的“更余”,是指一更後。二更在21:00~23:00;三更在23:00~1:00;四更在1:00~3:00;五更在3:00~5:00。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方 ②絕 ③饋 ④徑 ⑤引 ⑥誕

⑦固 ⑧料 2.翻譯:①袁惘然不測所以而別 ②主人秉燭在書室相待

3.理解:馮夢龍為什麼“覽畢”後“置案頭不致可否”?

44.李賀作詩

李長吉①細瘦,通眉②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每旦日出,與諸公交,未嘗得題③,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④,騎距⑤驢,背一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嘔出心始已耳。”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選自唐.李商隱《樊南文集》)

[注釋]①李長吉:李賀。唐朝著名詩人。②通眉:兩眉通連。③得題:意為事前確定題目。④小奚奴:小僮僕。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賀的母親。⑦足:補充。

[文言知識]說“從”。“從”指跟隨,但到底“誰跟從誰”在句中要認真研究,否則容易搞錯。上文“恆從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隨主人李賀,因此這個“從”要按使動詞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隨”。又,“大將軍從百餘騎西征”,這“從”也應理解為“使……跟從”,即帶領。又,《鴻門宴》:“沛公旦日從百餘騎至鴻門”,這“從”也指“使……跟隨”。至於“二狼仍從屠而不捨”那當然要理解為兩隻狼仍跟隨屠夫而不放棄。另外,上文“長吉從婢取書”中的“從”是指“向”。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旦 ②囊 ③輒 2.翻譯:①能苦吟疾書

②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

3.理解:後人從“是兒要嘔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個成語,即是

45.隨何難漢高祖

項籍①死,天下定,上②置酒。上折③隨何之功,謂何為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隨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④,楚王⑤未去齊⑥也,陛下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隨何曰:“陛下使何與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賢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也。然而陛下何謂腐儒,為天下安用腐懦,何也?”上曰:“吾方圖子之功。”乃以隨何為護軍中尉⑦。(《史記•黥布列傳》)

[注釋]①項籍:即項羽。②上:指漢高祖劉邦。③折:屈辱。④彭城:古地名,在今江蘇北部。⑤楚王:指項羽。⑥齊:古地名,今山東省。⑦護軍中尉:武官職稱。

[文言知識]說“與”。“與”的大多數義項古今相同,如它們均可指“跟”、“和”。但有兩個義項要特別加以注意:一、指“帶領”。上文“陛下使何與二十人使淮南”中的“與”,便應作“帶領”解,句意為你派我帶領二十人出使淮南郡。又,《鴻門宴》:“沛公與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其中“與”也指“帶領”。二、指“讚譽”、“稱讚”。如“仁陷於愚,君之所不與也”,“不與”即不贊成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引 ②去 ③以 ④方 ⑤圖

2.翻譯:①為天下安用腐儒 ②是何之功賢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也

3.理解:從上下文看隨何有什麼功勞?

46.文人相輕

長興臧壽恭眉卿、烏程嚴可均鐵橋兩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時號通經②博學,顧極不相能③。楊太守峴(xiàn),臧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嘗從嚴先生游。一日,太守自長興歸,舟泊城外,鄰舟有命酒獨酌者,視之嚴也。詰何自,以實對,詫曰:“是邨夫子,堪若師乎?”他日,太守叩臧先生:“嚴某如何人?”曰:“粗能諷《三字經》。”《三字經》者,學童初入塾試諷者也。文人相輕,不意經生亦然。

 (選自清.陳康琪《郎潛紀聞二筆》)

[注釋]①湖州:古地名,在今浙江境內。②通經:精通儒家經典。③能:友善。④高席:猶高材。

[文言知識]說‘‘游”。游指“游泳”,古今相同。“游”原寫作“遊”,與行走有關。上文“從嚴先生游”中的“游”,指交往。“遊子”指離家遠行的人;“遊學”指去遠方求學;“遊宦”指在外地做官。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號 ②弟子 ③詫 ④叩 ⑤諷 ⑥試

2.翻譯:①是邨夫子,堪若師乎? ②不意經生亦然

47.楊維楨執教

蔣氏,姑蘇巨家①也。有子甫八齡,欲為求師,慕鄭明德先生,具禮延之。先生不屑往。蔣亦跌宕②者,遂厚延鐵崖楊先生③,縣道鄭不就之意。時先生居吳淞④,放情山水,曰攜賓客妓女⑤,以文酒為樂,謂蔣曰:“能從三事則可,幣⑥不足計也。一無拘日課,二資行樂費,三須卜別墅以貯家人。”蔣欣然從之。鐵崖竟留三年,後其子亦有名於時。

 (選自明.劉績《霏雪錄》)

[注釋]①姑蘇巨家:蘇州大戶人家。②跌宕:瀟灑不拘。③鐵崖楊先生:即楊維楨,他號鐵崖,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④吳淞:今上海市郊區。⑤妓女:歌女。⑥幣:聘金。

[文言知識]說‘‘竟”。“竟”屬“音部”,下面的“兒”似人的腳,意為音樂到底了,引申為“終”、“結束”。上文“鐵崖竟留三年”,意為楊維楨最終在蔣家留了三年。“竟年”、“竟月”、“競日”分別指“終年”、“終月”、“終曰”。諺語有“有志者事竟成”,意為有志氣的人最終能獲得成功。它在文言中不指“竟然”(出乎意外),這點要特別注意。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甫 ②厚 ③資 ④卜 ⑤貯

2.翻譯:①具禮延之

②具道鄭不就之意

③能從三事則可

3.理解:上文“欲為求師”中省略了介詞賓語

48.永某氏之鼠

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③異甚。以為己生歲值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又禁僮勿擊鼠。倉廩庖廚,悉以恣鼠不問,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某氏室無完器,椸④無完衣,飲食大率鼠之餘也。晝則累累與人兼行,夜則竊齧鬥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數歲,某氏徙居他州,後人來居,鼠為態⑤如故。其人曰:“是陰類惡物也,盜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數月乃已。

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恆為哉!(選自唐.柳宗元《三戒》)

[注釋]①永:永州,今湖南零陵縣。 ②畏日:忌日。迷信的人認為日期可定吉凶禍福,因此怕犯忌日。 ③拘忌:拘束忌諱。 ④椸(yǐ):衣架。 ⑤為態:活動狀態。

[文化常識]說“生肖”。中國人有“生肖”的習俗。即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也叫十二屬相。如子為鼠(即子年出生的屬相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如今年公曆為XX年,農曆為酉年,今年所生的孩子屬雞;明年農曆為戌年,生者屬狗;後年則屬豬。以下周而復始類推。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畜 ②由是 ③完 ④率

⑤齧 ⑥徙 ⑦假 ⑧闔 ⑨隱 ⑩已 ⑾恆

2.翻譯:①倉稟庖廚,悉以恣鼠不問

②晝則累累與人兼行

③是陰類惡物也

④購僮羅捕之

49.王積薪聞棋

王積薪①棋術功成,自謂天下無敵。將游京師,宿於逆旅②。既滅燭,聞主人媼③隔壁呼其婦④曰:“良宵難遣,可棋一局乎?”婦曰:“諾。”媼曰:“第幾道下子矣?”婦曰:“第幾道下子矣。”各言數十。媼曰:“爾敗矣!”婦曰:“伏局⑤。”積薪暗記。明曰復其勢,意思皆所不及也。(《唐國史補》)

[注釋] ①王積薪:唐朝著名圍棋手。②逆旅:旅店。③媼:老婦人。④婦:指媳婦。⑤伏局:這局棋認輸。

[文化常識]圍棋。我國的圍棋,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就流行,久盛不衰。《學弈》中說到的“弈秋”,就是著名的圍棋手。到了唐朝,圍棋已定型為今天的縱橫19道,361個點。它最初叫“弈”,“圍棋”這個名詞在西漢時出現。到魏晉南北朝,上至帝王、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愛下圍棋,因此高手輩出。當時已實行九等品級制,是今天圍棋九段等級制的雛形。漢朝的班固、馬融等都總結過下圍棋的經驗,至唐與五代,關於圍棋的專著已很多,如《棋圖義例》、《棋勢》等。棋盤(棋枰)及棋子有木質、石質的,也有玉制的。日本、朝鮮及東南亞的圍棋,都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敵 ②京師 ③既

2.翻譯:①良宵難遣

②明曰復其勢

3.理解:這則故事說明

50.嚴君平不仕

嚴遵字君平,蜀人也。隱居不仕,常賣卜①。於成都市,日得百錢以自給;卜訖,則閉肆下簾,以著書為事。蜀有富人羅沖者,問君平曰:“君何以不仕?”君平曰:“無以自發。”沖為君平具車馬衣糧,君平曰:“吾病耳,非不足也。我有餘,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餘?”沖曰:“吾有萬金,子無擔石②,乃雲有餘,不亦謬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③而役未息,晝夜汲汲④未嘗有足。今我以卜為業,不下床而錢自至,猶餘數百,塵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餘而子不足邪?”沖大慚。君平嘆曰:“益我貨者損我神,生我名者殺我身,故不仕也。”

(選自晉•皇甫謐《高士傳》)

[注釋]①卜:卜卦算命。②擔石:舊時重量單位。③人定:半夜時分。④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文言知識]“無以”及其他。“無以”在文言中是個固定結構,相當於“沒有什麼辦法用來……”。上文“無以自發”,意為沒什麼用來可作自身發展的資本。又,《鴻門宴》:“項王無以應。”意為項羽沒什麼用來回答的。“無以”的反面是“有以”,即“有辦法可用來……”。如“有以活人”,意為有辦法使人活下去。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仕 ②訖 ③肆 ④具 ⑤乃 ⑥謬 ⑦然

2.翻譯:①奈何以不足奉有餘?

②益我貨者損我神,生我名者殺我身

3.“吾病耳,非不足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我有病,並非感到不滿足;②我給人治病,不是不想做官;③我以此為累贅,並非感到不滿足;④我有弱點,不是不想做官。

51.海市蜃樓

嘗讀《漢書•天文志》,載“海旁蜃氣象樓台①”,初未之信。庚寅②季春,余避寇海濱。一日飯午,家僮走報怪事,曰:“海中忽涌數山,皆昔未嘗有!父老觀以為甚異。”余駭而出,會穎川主人③走使④邀余。既至,相攜登聚遠⑤樓東望。第見滄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聯如疊巘⑥,列如崪岫⑦,隱見不常。移時,城郭、台榭⑧,驟變欻⑨起,如眾大之區⑩,數十萬家,魚鱗相比。中有浮圖⑩老子⑾之宮,三門⑿嵯峨,鐘鼓樓翼其左右,檐牙歷歷,極⒁公輸巧不能過。又移時,或立如人,或散如獸,或列若旌旗之飾,瓮盎之器,詭異萬千。曰近晡⒃,冉冉漫滅。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宋•林景熙《霽山先生集》)

[注釋]①海旁蜃氣象樓台:即海市蜃樓。②庚寅:指“庚寅”這一年。③主人:此指友人。④走使:派使者。⑤遠:高。⑥疊巘(yǎn):重疊的山巒。⑦崪(zú)岫(xiù):聳立的高峰。⑧榭(xiè色):建在高台上的敞屋。⑨欻(xū):突然。⑩眾大之區:廣大的地域。⑾浮圖:佛塔。⑿老子:李耳,相傳為道教之祖師。⒀三門:廟門。⒁極:達到。⒂晡(bū):即晡時,相當於午後3時至5時。

[文言知識]說“第”。一、指“次第”。如第一、第二。二、指“但”、“只”。上文“第見滄溟浩渺中,矗如奇峰”,意為只見廣闊無邊的大海中,聳立著奇異的山峰。又,“第一莽漢耳”,意為只不過一個魯莽的漢子罷了。三、指“上等房屋”、“大宅子”。如“上賜大第”,意為皇上賞賜給他大的房屋。四、指科舉時代考試及格的“等第”。如“及第”,即指錄取;“落第”,即指落榜、不取。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駭 ②會 ③移時 ④比 ⑤歷歷 ⑥或 ⑦向

2.翻譯:①初未之信 ②隱見不常 ③鐘鼓樓翼其左右 ④冉冉漫滅

52.陳亢問於伯魚

陳亢問於伯魚①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②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③。’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日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選自《論語•季氏》)

[注釋]①伯魚: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②詩:指《詩經》。③無以言:沒什麼用來談論的。

[文言知識]“他日”及其他。上文的“他日”,是指往後有一天;翌日(也作“翼日”)是指明天;“不日”是指往後沒幾天;“旦日”是指第二天。又,“質明”指天亮;“夜闌”指深夜;“暝”指天黑;“未幾”指沒多久;“移時”也指沒多久;“已而”指不久;“尋”也指不久。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對______②退______2.翻譯:①無以立____________;②聞斯二者_____________;③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亦有異聞乎?”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_____①你在老師那裡得到與眾不同的傳授嗎?②作為兒子,應該有不同的教育吧?③你也聽到奇異的新聞嗎?④你近來得到什麼新的訊息嗎?

4.理解:“嘗獨立”前省略了主語_______________

53.郭琇面劾權臣

康熙間,山左①名臣,自李之芳、董訥而下,實以郭瑞卿為最剛正。瑞卿名琇。當明珠②柄政時,行為專恣,朝野多側目。郭剛直性成,嘗於明珠壽日,臚舉③其劣跡,列人彈章上之④。鏇復袖草疏,乘車至明邸,踵門⑤投刺⑥。明以其素倔強,來謁不易,肅冠帶迎之。及入,長揖不拜,坐移時,故頻頻作引袖狀。明喜問曰:“御史⑦公近來興致不淺,豈亦有壽詩見賜乎?”郭日:“否、否。”探袖出視,乃一彈章。明取讀未必,郭忽拍案起曰:“郭琇無禮,劾及故人,應受罰。”連引巨觥⑧狂吸之,疾趨而出,座客大駭愕。未幾而廷訊明珠之旨下矣。

 (選自近代•徐珂《清稗類鈔》)

[注釋]①山左:指山東。②明珠:滿人,當時主持朝政。③臚(1ú)舉:列舉。④列入彈章上之:列(明珠的罪行)入彈劾的奏章送給皇上。⑤踵門:親自上門。⑥投刺:遞上名片。⑦御史:指郭琇,時任左都御史。⑧觥(gōng):古代盛酒器。

[文言知識]“移時”及其他。文言中表示時間概念的詞較多:俄、頃、鏇、須臾等表示一會兒;移時、未幾、食頃等表示不多時;久、良久等表示較長時間。[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柄_______②恣_______③邸_______④以_______⑤易_______⑥肅_______⑦見_______⑧探_______⑨旨_______2.翻譯:①朝野多側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鏇復袖草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故頻頻作引袖狀________

54.晏殊誠實

晏元獻①公為童子時,張文節薦之於朝廷,召至闕下②。適值帝御試進士③,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賦④,有賦稿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

後為館職⑤,時天下無事,帝許臣僚擇勝燕⑥飲。時侍從文館士大夫⑦各為燕巢⑧,以至市樓酒肆⑨皆為游息之地。公是時甚貧,不能出,獨家居,與昆弟講習。一日,選東宮官,忽宮中除⑩晏殊,執政莫知所因,次日復進⑾,上諭之曰:“近聞臣僚無不嬉遊燕賞,彌日繼夕⑿,唯殊杜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

殊既受命。上面諭除授之意。公語言質野⒀,則曰:“臣非不樂燕遊,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臣若有錢亦須⒁往,但無錢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誠實。

 (選自宋•沈括《夢溪筆談》)

 [注釋]①晏元獻: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②闕(què)下:此指朝廷。闕,宮門處的望樓。③御試進士:由皇帝親自主考的科舉制度。④賦:此指詩詞。⑤為館職:在文史館任職。⑥燕:同“宴”。⑦士大夫:泛指大小官員。⑧燕巢:指固定的遊樂地點。⑨肆:店鋪。⑩除:授官。⑾復進:再次請示(皇上)。⑿彌日繼夕:日以繼夜。⒀質野:樸實。⒁須:會。

[文化常識]

“東宮”及其他。東宮是天子及諸侯的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也叫“青宮”、“春宮”。太子是君位的繼承人。太子除日常生活由侍從官及太監負責外,還需要有老師教育輔導,這老師叫“太子傅”。晏殊因為學問好、品德高尚,所以被皇帝選中。“西宮”是妃嬪所居住的地方。清朝慈禧太后就住在“西宮”,故世稱西太后。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隱_______②勝_______③昆_______④諭_______⑤杜_______⑥既_______⑦但_______

 2.選擇①上文“便令公就試”中的“就”,解釋為_______(a)前往 (b)馬上 (c)就要(d)一定。②“乞別命題”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_______(a)不要再命別的題目;(b)討一個好題目;(c)請另外命一個題目;(d)請另外命令(他人)出顥。

3.翻譯:①執政莫知所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直以貧無可為之具__________________;③上益嘉其誠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晏殊的誠實表現在哪兩個方面: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55.鄭板橋知濰縣

鄭板橋,乾隆間知①山東濰縣。值歲連歉,板橋乃大興工役,招遠近饑民,修城鑿池,以工代賑,復勸邑中大戶,開廠煮粥,輪飼之。盡封積粟之家,責其平糶②,有訟事,則右窶子而左富商③。監生④以事上謁,輒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罵曰:“駝錢騾⑤有何陳乞?”或命皂卒⑥脫其帽,足踏之,或摔⑦頭黥面⑧,逐之出。一時豪富鹹憚之,而貧民賴以存活者則無算⑨。(選自《板橋全集》)

[注釋]①知:掌管。②平糶(tiào):平價出賣糧食。③右窶(jù)子而左富商:保護貧苦人而壓抑豪富人。④監生:此指儒生。⑤駝錢騾:只看重錢財的畜牲。這是罵人的話。⑥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⑦摔(zu6):揪住。⑧黥(qíng)面:本是古代的一種刑罰,用刀刻額頰,再塗上墨。此指用墨筆在監生臉上亂塗。⑨無算:無數。

[文化常識]城與池。城與池是古代都市的防禦工事。為了防止入侵者,都市的四周要築起高高的城牆。明清以前,城牆大多僅用泥土夯實,成下寬上窄的梯形狀。明朝起,外牆砌磚。城頭上蓋有小樓,可瞭望亦可射擊。築城要用大量泥土,於是城牆下成了寬闊的天然護城河,這叫“池”。池上有浮橋。入侵者想攻入市內,首先要越過“池”,這是不容易的事;過了池再想爬上幾丈高的城牆,則更難。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賑 ②復 ③邑 ④訟 ⑤謁 ⑥瞋目

⑦陳 ⑧乞

2.選擇:“貧民賴以存活者”中的“賴”,解釋為 (a)依靠;(b)懶惰;(c)因此;(d)幸而。

3.翻譯:①值歲連歉 ;②一時豪富鹹憚之 4.理解:鄭板橋為什麼要對“監生”如此責罵與侮辱?

56.王恭從會稽還

王恭①從會稽②還,王大③看之。見其坐六尺簟④,因語恭:“卿東⑤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⑥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⑨。”(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釋]①王恭:東晉重臣。②會稽:古地名,今浙江紹興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diàn):竹蓆子。⑤東:會稽在東晉國都建康(今南京市)的東面。⑥領:量詞,相當於“條”。⑦薦:草墊。⑧丈人:古代對長輩或老人的敬稱。⑨長(zhàng)物:多餘的東西。

[文化常識] 古人的坐具。“椅子”是宋朝開始才有的,宋以前都是席地而坐。人先跪下,然後臀部擱在腳後跟

上。如果上身挺直,這叫“危坐”,成語有“正襟危坐”。家庭經濟一般的坐在草墊上,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坐在錦緞墊子上。坐墊還有皮製的、竹製的、木製的。王恭從會稽帶回家的是竹製的。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卿 ②舉 ③謂 ④對 ⑤悉 2.①上文有三個“之”,請依次說明它指代的內容:(a) (b)(c)

 3.“可以一領及我”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①可以一條跟我的相比嗎?②可以把一條送給我嗎?③可以讓我拿一條嗎?④可以讓我欣賞一下嗎? 4.翻譯:既無餘席

5.理解:①上文有“恭無言”,請問王恭為什麼沒話可說?請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成語“身無長物”的出典即在上文,這個成語的意思

57.韓雲門娶盲女

項城①韓雲門,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幾,兩目失明。戚謂韓郎年少能文,必成遠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毀婚而終女子於家。韓之父母將許之,雲門毅然不可,如禮迎娶以歸。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雲門曰:“人情見則欲動,不若無見,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還。後於壬子舉⑤於鄉,出為教諭⑥。攜婦偕行,伉儷無間。豫⑦人稱其篤行。(選自清•鈕琇《觚賸》)

 [注釋]①項城:古縣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訂婚。③遠:大。④媵(yìng)以美婢: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舉:科舉考試中獲得“舉人”資格。⑥教諭:縣裡負責教育、祭祀的官員。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內。

[文化常識]“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國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與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

巳”……直到天干的“癸”與地支的“亥”組成“癸亥”,共六十組,即六十年,然後從“甲子”周而復始。上文所說的“壬子”年,其後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類推。

[考點]1.解釋:①偶 ②許 ③毅然 ④如 ⑤遣 ⑥篤行 2.翻譯:①欲毀婚而終女子於家 ; ②挈婦偕行 ;③伉儷無間3.選擇:下列詞語哪幾個與“未幾”意同或意近: 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頃⑤向

4.理解:“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①用來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憑這使我房間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為我家室的全部財產。

58.蔡邕被害

太尉馬日磾(dī)謂允①日:“伯喈②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書後史,為一代大典③;而所坐至微,迭之,無乃失人心乎!允日:“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④中衰,戎馬在郊,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⑤左右,既無益聖德,復使吾黨蒙其訕議。”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無後乎!善人,國之紀⑥也;製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獄中。(選自《資治通鑑》卷六十)

[注釋]①允:王允。伯喈(jiē):即蔡邕,東漢末年人,精通文史曆法,屢上書言弊政,為王允所殺。③典:典籍。④國祚:國運、國福。⑤幼主:指漢靈帝,時年幼。⑥紀:綱紀。

[文化常識]“太尉”及其他。秦以前中央職官較複雜。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中央設丞相(掌握政務)、太尉(掌管軍隊)、御史大夫(掌管監察)。漢朝基本上沿襲秦制。上文所說的馬日磾,即任太尉,而王允時任司徒(東漢後期改丞相為“大司徒”)。他們均為朝中高官。[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逸——②佞一——③訕——④其——

2.翻譯:①所坐至微,誅之,無乃失人心乎!

②王公其無後乎

59.觀第五泄記①

 從山門②右折,得石徑。數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疾趨,度石罅,瀑見。石青削③,不容寸膚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⑥如虹,忽卷掣折⑦而後注,水態愈偉,山行之極觀也。遊人坐欹⑧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⑨,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恍惚牛鬼蛇神⑩,不知作何等語。時夜已午,魈⑾呼虎之聲,如在床幾間。彼此諦觀⑿,鬚眉毛髮,種種皆豎,俱若鬼矣。(選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釋]①第五泄:第五個瀑布。今浙江諸暨境內,此處有五大瀑布,當地人稱瀑布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②山門:廟門;指五泄寺的大門。⑧青削:顏色青綠,陡峭如刀削。④寸膚:古代計算長度,一指寬叫寸,四指並在一起的寬度叫膚。此處形容山石林立,間隔極窄。⑤郛(fú):古代城的外城牆。⑥怒石橫激:突兀的岩山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⑦掣折:轉折。⑧欹(qī):斜靠。⑨緯:編織物的橫線。⑩牛鬼蛇神:比喻各種怪誕的形象。牛鬼是佛經中所說的地獄中的牛頭虎,蛇神指蛇精。⑾魈(xiāo):山中的鬼怪。⑿諦觀:仔細看。

[文言知識]說“掉”。現代漢語中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鋼筆掉了”。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搖動”、“擺動”,句意為瀑布直瀉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動。“掉臂”指擺動手臂;成語“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擺動不了,比喻機構龐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揮不靈;“掉舌”指搬弄是非。從這個詞看出,不少詞古今含義差別很大。理解古文時不能貿然地用現代漢語的詞義去解釋文言詞語。

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疾——②悸——③沫——④乍——⑤恍惚

2.翻譯:①疾趨,度石罅,瀑見 ②山行之極觀也

③所目既奇,思亦變幻

60.宴客擺闊

余小時見人家請客,只是果五色①、餚五品②而已。今尋常宴會,動必用十餚,且水陸畢陳,或覓遠方珍品,求以相勝。前有一士夫③請趙循齋,殺鵝二十餘頭,遂至形於奏牘。近一士夫請袁澤門,聞餚品計有百餘樣,鴿子、斑鳩之類皆有。嘗作外官④。囊橐殷盛,雖不費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將來如此暴殄,寧不畏天地遣責耶!

(選自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注釋]①果五色:指乾果疏菜五種。②五品:五種。③士夫:即士大夫,官僚。④外官:地方官。

[文言知識]說“尋常”。古代八尺為一尋;二尋為一常。,這樣的尺寸,不算短也不算長,很普通,所以“尋常”含普通的意思。上文“今尋常宴會”,意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會。又,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又,辛棄疾《永遇樂》:“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囊橐 ②暴殄 2.翻譯:①且水陸畢陳 ②寧不畏天地遣責耶!

3.“遂至形於奏牘”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①就到了讓人用文字記載;②就直到被人彈劾參奏;③就到了親自向皇上解釋;④就直到被人彈劾現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