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論文——《涉江》賞析

《涉江》賞析

《涉江》是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晚年遭受流放時所創作的詩篇。它描寫了屈原被放逐以後,渡江而南,前往漵浦深山一帶獨處山中的情況。詩篇描述了詩人路途。途中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在流放途中的悲憤心情。

屈原為人忠直廉潔.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在清醒地認識到具有虎狼之心的強秦對楚國的具有巨大威脅後,他主張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齊抗秦。起初,楚懷王還很信任他,後來由於與他官位平行的上官大夫的挑撥離間,讒言陷害,以至對他逐漸梳離。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度過。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統治制度已不能適應社會形勢發展的要求,諸侯國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爭霸,楚國的形勢與中原各國有相似之處,並由於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條件,發展成新興大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實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經過長期兼併,形成了七雄並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為最強。屈原輔佐楚懷王,正在七雄激烈爭鬥之時。屈原起初很受懷王信任重用。屈原希望變舊更新進行變法,一度受到懷王的支持。可是,楚國的變法本來就不夠徹底,政權主要掌握在貴族重臣手中,他們為了保持個人祿位而反對變法。當時楚國朝廷中佞臣充斥,與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懷嫉妒,與屈原爭寵,屈原起草憲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奪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懷王進讒言。屈原被疏遠,根本原因在於他的政治改革計畫觸犯了貴族利益,遭到舊貴族們的中傷打擊。

雖然楚國被攻陷的時候,已經證明屈原聯齊抗秦主張是正確的,楚王仍舊執迷不悟,拒不起用屈原,迫使他不得不“涉江”南下,遠離朝廷。《涉江》這首詩,記敘了詩人南下漵浦的經過,表現了詩人至死堅持正義的偉大人格。

《涉江》這首詩有五段。第一段敘述自己雖然堅持美德,卻始終不為混濁的現實所容。表明南渡的基本原因,是一個堅持“好修為常”,懷抱高尚理想的偉大人格與“腥臊並御”的黑暗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的結果。第二段,敘述南行的路線和途中流連反顧的心情。途中環境與心情的種種磨難,越來越堅定了鬥爭的意志。最後兩句意思是:只要我心地正直,即使被放逐到荒僻遙遠的地方,那又有什麼妨害呢?表明了詩人寧折不彎的剛直性格。第三段,寫詩人這次南行的終點漵浦的荒涼景象和自己獨處荒山的孤寂心境,再一次表明自己寧可“愁苦終窮”也不“變心從俗”的堅貞意志。一方面寫出詩人在這種環境下的孤寂心情,一方面表明自己在險惡環境面前絕不曲服的決心。第四段,就自身現實的遭遇,聯繫古代賢人的歷史悲劇,進一步重申自己矢志不渝的正確立場。思古及今,詩人清醒地預示了自己的前途:只要保持“董道而不豫”的態度,就必將落個“重昏而終身”的下場。

屈原本來就是冷靜的政治家,在長期的痛苦思索中,更加深了自己的思想認識,從而也提高了自己詩歌的社會意義,加強了社會批判力量。全詩的尾聲,用一連串的比喻,總括楚國政治的黑暗現實。對楚國的現實進行概括,也是對楚國統治者最深刻、最本質的揭露。結尾兩句,詩人向世人宣布,自己寧死終身受苦,也要堅持進步信念,決不隨波逐流。屈原一生矢志不渝地堅持自己的進步理想,恪守自己的偉大人格,孜孜不倦地追求正義和理想,而這卻是奴隸主貴族集團所不容的。屈原處在楚國政治變動的時代,他作為新生政治力量的先驅,遭到反動貴族勢力的殘酷打擊,在當時是無法逃脫的命運。綜觀全詩,通過涉江的經歷和詩人種種心情的描述,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表達了屈原熱愛祖國、堅持美政的決心。從詩人對現實與歷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場鬥爭的嚴酷性、深刻性,比前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從而對自身悲劇的必然性和個人必將毀滅的前途命運,也看得更加清楚。然而為了祖國而堅持美政,至死也不退讓。

屈原的思想和創作屈原學識淵博。他對天文、 地理、禮樂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和一些重要的歷史傳說,都很熟悉;對於春秋以來各大國的歷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對楚國先王的創業史,尤為精熟。在這廣闊的領域裡,他總結了許多經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隨處都表現出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然而在楚國進步與反動兩種勢力尖銳鬥爭的政治舞台上,屈原是孤獨的,所以詩中常有孤獨悽愴之感。詩人是地主階級進步政治家,他雖然熱愛祖國,同情人民,但與人民又有一定的隔膜,他只能從歷史的明君、賢臣身上吸取精神營養,而不能從人民身上得到力量。《涉江》一詩描寫出了詩人無可奈何的淒涼的心情,也表達了詩人對祖國人們忠貞不渝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