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語文古詩鑑賞題備考策略

首先,運用三種學習策略夯實古詩基礎知識。

1.梳理知識

以考綱規定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四個考點為主線,構建逐層分解的三級子母知識網(樹)。如“表達技巧”主要分為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和構思技巧(第一級子母系統)。表現手法又分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虛實結合、襯托、對比等,修辭手法又分為比喻、比擬、誇張、對偶等,構思技巧又分為卒章顯志、首尾照應、起承轉合、承上啟下等(第二級子母系統)。而借景抒情還可分為觸景生情、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和移情於物等六個知識點(第三級子母系統)。最後整理出第三級子母系統中各個知識點,並把知識點鞏固在簡練的古詩名句上,如以理解記憶《詩經•小雅•採薇》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來掌握“以樂景寫哀情”和“以哀景寫樂情”兩個概念。

2.背誦積累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覆大舟也無力”,提高古詩鑑賞水平的關鍵是背誦積累古詩。朱光潛在《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中說:“我對於這首詩所覺到的趣味也就是我所征服的新領土……在這種變遷中我又征服了許多新領土,對於已得的領土也比從前認識較清楚。”可見只有平時不斷背誦積累古詩,才能在比較閱讀中形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知識遷移能力。因此要熟背國小和初高中課程標準中必背古詩134篇(國小70篇,國中34篇,高中49首),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延伸閱讀背誦一些課外經典篇目。

3.學習借鑑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鑑賞辭典》、《宋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元曲鑑賞辭典》四本工具書既是聯考命題人擬題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提聯考生古詩鑑賞能力的必讀書。可從辭典中選讀袁行霈、周嘯天、劉學鍇等專家通俗易懂的鑑賞文章,引領學生學習其中從每字、每句、每聯、每層的微觀角度賞析古詩的方法,這種以專家賞析文章引路示範的閱讀方法,既可突破規範擬寫答案語的難點,又可在不斷積累古詩基礎上形成深厚的文化積澱,從而全面提升考生鑑賞水平。

其次,運用七種閱讀策略快速“披文入情”。

雖然命題材料都是考綱規定的“淺易的古代詩”,但解答聯考古詩試題的瓶頸還是讀不懂詩,可藉助以下七種方法快速讀懂全詩。

1.熟悉作者

鑑賞詩歌首先要知人論世,所謂“知人”就是明確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風格。“論世”就是弄清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李白、杜甫、王維、蘇軾、王安石等著名詩人的作品在近五年考題中涉及較多,要熟悉其作品的主體風格及主流思想。李白的詩熾烈奔放,懷才不遇;杜甫的詩沉鬱凝重,憂國憂民;王維的詩含蓄生動,閒適空寂;杜牧的詩含蓄綽約,借古諷今;蘇軾的詞雄健豪放,曠達樂觀;秦觀的詞情真意切,傷春離愁;李清照的詞婉轉淒切,憂國傷時;辛棄疾的詞氣勢雄壯,報國無門。試題會在注釋中交代詩人所處時代或當時處境,這些注釋內容恰是解題所需的關鍵信息。

2.懂“詩家語” 

掌握了古詩語言在辭彙和語法上的特點,才能消除文字隔閡。要積累熟記古詩中常出現的雙音詞,如“端居(閒居)、取次(隨便)、若為(怎能)、闌乾(縱橫)、無那(無奈)”等。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詩中常出現倒裝句和省略句,並常以“敢(怎敢)、肯(豈肯)、忍(怎忍)”等詞表反問語氣,解讀時要有還原語序和補充字詞的意識。古詩常用借代、互文和互體修辭。如今年江蘇卷的第9題考查岳飛的《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中“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就用了借代修辭,以婦女佩帶的首飾“珠翠”指代宮女。所謂“互體”是上文的話里含有下文說出的詞在內,下文的話里含有上文說出的詞在內,如杜甫的《客至》頷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就是互體,意即“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今始為君開”。

3.抓情感語

“情感語”是指古詩標題或正文中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語言。詩歌的標題不僅交待詩歌所詠對象和事件,還常以“怨、憤、哀、喜、別”等詞語點明全詩感情基調和寫作目的,如XX年江蘇卷柳中庸的《征人怨》、XX年全國卷ⅱ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XX年重慶卷白居易的《惜牡丹花》等。許多詩中常有“孤”、“獨”、“悲”、“愁”等直接表露情感的詩眼,如XX年湖南卷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中“愁”字統攝全詩情感。

4.把握結構

聯考所選古詩大多具有卒章顯志(篇末點題)的特點。律詩一般分為兩層,前兩聯是敘事寫景,後兩聯是抒情言志。詞一般上闋敘事寫景,下闋抒情言志,每闋內也是先敘事寫景後議論抒情。因此把握全詩主旨的捷徑就是深入探究詩詞中末幾句含意。最近五年中聯考古詩試題中圍繞古詩尾句(聯)、詞的下闋或每闋內末幾句設計的分析情感的試題就有19道,今年分析詩中最後兩句思想情感的試題就有5道。如今年山東卷第14題中(2)小題“本詩後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要求分析杜牧的《寄遠》最後兩句的思想情感,其答案是:這兩句寫詩人正值客心孤寂之時,忽然看到紅袖憑樓的情景,一下子聯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歸來,於是思家之情更加濃重。 

5.抓住意象 

古詩中有許多具有固定象徵義的意象。孤蓬、浮雲、長亭、南浦等表達離愁別緒,明月、楊柳、芳草、鴻雁、杜鵑等表達思鄉懷人,落花、流水、夕陽等表達時光流逝、美人遲暮,梅花、菊花、荷花、青松、翠竹等隱喻正道直行、堅貞孤傲的君子,等等。利用這些“情感載體”即可管中窺豹,見微知著,把握全詩抒發的情思。 

6.明確類別 

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送別詩、思鄉詩、詠物詩、詠史詩等七類古詩抒發的情感是有規律可循的。山水詩抒發喜愛山川美景之情;田園詩抒發怡然自得的閒適情趣,表達遠離污濁官場的潔身自好情懷;邊塞詩表達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征人久戍邊關的鄉思或壯志未酬的怨憤;送別詩抒發黯然銷魂的離愁別緒,表達對情人或親人的依戀,寄託對友人誠摯的安慰和祝願;思鄉詩表達客居他鄉遊子和遠戍邊關征人的思鄉懷人;詠物詩表達自己的高潔傲岸的品格;詠史詩表達緬懷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業之志,抒發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憤懣,抒發國土淪陷、山河易色的悲痛,抒發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抨擊昏庸腐朽統治集團。

7.以詩解詩

“以詩解詩”就是藉助已掌握的古詩來解讀未知新詩的閱讀方法,即利用自己積累的古詩與要求分析古詩之間在意象、意境、手法、構思和情感等各方面的相似性或相關性進行類比聯想或相關聯想,來突破分析未知古詩的難點。古詩積累越多則觸發的聯想越豐富,那么對未知古詩理解的就越深入透徹。

最後,運用三種答題策略科學規範做答。

寫好聯考古詩試題的答案語是決定最終得分高低的關鍵環節,許多考生都是因寫不好分析語而丟分,應按以下方法寫出規範答案語: 

1.運用詩歌術語寫準總括語

聯考古詩試題的答案語應按“總括語→分析語”總分格式表述。總括語是指答案語中用古詩術語概括古詩在意象、意境、手法和情感等某個方面特點的總結部分。要準確理解並熟記答題所需的各種鑑賞術語,表現手法術語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移情於景、托物言志、側面烘托、以動襯靜、虛實結合、欲揚先抑、細節描寫、卒章顯志、起承轉合、承上啟下、首尾照應”等,情感術語有“離愁別緒、思鄉懷人、恬淡閒適、清高孤傲、傲岸不羈、孤寂惆悵、悽苦煩悶、傷感不平、苦悶無聊、樂觀曠達、輕鬆愉悅、建功立業、壯志未酬、報國無門、憂國憂民、美人遲暮、借古諷今、懷古傷今、物是人非”等。效果術語有“異曲同工、畫龍點睛、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耐人尋味、言盡旨遠、意味雋永、意在言外、意境高遠”等。

2.運用兩種格式寫細分析語

分析語是指答案語中結合詩句具體賞析部分,即結合詩句分析來闡明總括語中詩歌術語的內涵。如果總括語中用了術語“借景抒情”,那么分析語中就要相應結合詩句分析出何景、何情、景與情何關係三個要點。分析語有詮注式和穿插式兩種寫作模式。詮注式是對詩句意思進行簡潔解釋說明。穿插式是從詩中篩選出答題所需的關鍵字語穿插在自己的答題語中。如今年湖南卷第14題(1)小題在分析元好問詞中情感時就用了穿插式——元詞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了春逝之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詞語傳達出他對春逝的悵惘情緒。還可運用一些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格式提高分析語準確性,如分析借景抒情手法時,可依照“藉助……的描寫,營造了……氛圍,表達了……情感”格式(三處省略號的內容依次是詩中各個意象、意境特徵術語、思想感情術語)擬寫答案語。

3.依照不同題型寫全各要點

在具體解答分析意象、分析意境、分析鍊字、分析手法、分析情感等五種聯考古詩鑑賞題時,可將“總括語→分析語”的答案再分解成“指→析→點”三大步,“指”就是總括語,“析”和“點”就是分析語。分析意象題按照“指出意象→分析特徵→點明情感”格式表述,分析意境題按照“概括特徵→描術畫面→點出情感”格式表述,分析鍊字題按照“指出鍊字→分析含義→點明情感”格式表述,分析手法題按照“指出手法→分析運用→點明情感”格式表述。詩歌最主要的特徵是抒情性,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詩者,根情。”所以解答各種古詩鑑賞題的最後一步都要點明情感。 

總之,在積累背誦古詩基礎上引領學生品詞析句地深入解讀,這是提升聯考古詩鑑賞複習效果的關鍵和根本,須知解題技巧永遠是第二位的,“厚積”才“薄發”,“腹有詩書技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