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意象 解析形象

體悟意象  解析形象

作為文學作品,詩詞和其他文學作品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從形象方面而言,詩詞中也有人物形象存在,這一點與其他文學作品是相同的;而詩詞,特別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詩詞,更多的是通過“意象”來表情達意。所以,詩詞鑑賞,特別是在作聯考詩詞鑑賞題時,應注意以下內容:

一、形象方面的內容

古詩鑑賞中,“形象”包括以下內容:

(一)、意象。指附著有思想感情、文化意義的自然物象。

1、樹木類: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新陳代謝。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挺拔、傲岸、堅強、生命力。 竹:氣節、積極向上。 梧桐:悽苦、悲傷。柳: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類:

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燦爛。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菊:隱逸、高潔、脫俗、堅貞。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勇敢面對逆境。 蘭:高潔。牡丹:富貴、美好。草:荒涼、偏僻、離根,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昔盛今衰)。

3、動物類:

子規:悲慘、悽惻。 猿猴:哀傷、悽厲。 鴻鵠:理想、追求。 魚:自由、愜意。雁:孤獨、思鄉、思親、音信、訊息。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馬:奔騰、追求、漂泊。烏鴉:小人、俗客、庸夫。沙鷗:飄零、傷感。

4、風霜雨雪水雲類:

海:遼闊、力量、深邃、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展趨勢。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澹,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小雨:春景、希望、生機、活力、潛移默化。暴雨:殘酷、熱情、政治鬥爭、掃蕩惡勢力的力量、蕩滌污穢的力量。春風:曠達、歡愉、希望。東風:春天、美好。西風:落寞、惆悵、衰敗、遊子思歸。狂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惡劣,惡勢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雪:純潔、美好、環境惡劣、惡勢力猖狂。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遊子、漂泊。 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天晴:歡愉、光明。

5、器物類:

玉:高潔、脫俗。 珍珠:美麗、無瑕。 簪纓(冠):官位、名望。

6、顏色類:

白:純潔、無瑕、喪事。 紅: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綠:希望、活力、和平。 藍:高雅、憂鬱。 黃:溫暖、和平。紫:高貴、神秘。黑:黑暗、絕望、莊重、神秘、命途多舛、對死者的懷念。

7、時間類:

破曉:初現希望時段。 正午:熱烈、熱情奔放,惡勢力對社會、人民的摧殘。 深夜:愁思懷舊。

8、場景類:

鄉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樸美好、安逸寧靜。 草原:遼闊、人生境界、人的胸襟。城市(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仙境:飄逸、美妙潔淨、忘塵厭俗。

9、日月類:

月亮:人生夢圓、缺憾,思鄉,思親。 朝陽:希望、朝氣、活力。夕陽: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事物或人生。

10、其他類:

天地:人類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心胸的廣闊、情感的孤獨。 酒:歡悅、得意、失意、愁苦。英雄:追慕古人、自愧自嘆。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撻。古蹟:懷舊明志、昔盛今衰、衰敗、蕭條(古蹟一般和古人密切聯繫)。

了解意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詩詞的思想感情。因為這些意象雖然出現在古代詩詞中,但它付託的思想感情,傳承至今,一以貫之,已經具有了民族認同感,所以,解讀它,可以更準確地理解古代詩人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絛镟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這是作者早期在畫上的題詩,是我國繪畫藝術特有的一種民族風格。畫上畫的是鷹,真是詩情畫意相得益彰。詩作起筆突兀,先勾勒出畫鷹的氣勢,從“畫作殊”興起中間兩聯對畫鷹神態的具體描繪,而又從“勢可呼”順勢轉入收結,寄託著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題。浦起龍《讀杜心解》評曰:“起作驚疑問答之勢。……‘身’、‘側目’此以真鷹擬畫,又是貼身寫。‘堪摘’、‘可呼’,此從畫鷹見真,又是飾色寫。結則竟以真鷹氣概期之。乘風思奮之心,疾惡如仇之志,一齊揭出。”可見,此詩形象生動,寓意深遠,詩人通過對畫鷹的描繪,抒發了他那嫉惡如仇的激情和凌雲壯志,不愧為托物言志之傑作。

(二)、詩詞人物。詩詞中直接描寫的人物,如劉蘭芝、採蓮女等。

(三)、詩詞作者。詩詞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的形象,如《將進酒》一詩,完全可以通過一系列細節來分析、鑑賞李白的形象。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詩詞中也要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行為、心理等描寫來塑造形象,但它又不可能像小說、戲劇那樣作具體細膩的長篇描寫,由於篇幅所限,它只能通過描寫肖像、語言、行為、心理方面的細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主要表現為: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即通過“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服一飾、一思一念,一顰一笑、一歌一舞”來刻畫人物或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人物。即通過“一景一色、一物一象”來表現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把握背景:包括社會背景和作者生平、思想背景,了解人物言行的原因。

通過對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應該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如於良史的《春山夜月》:“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台深翠微。”詩歌具體地表現出留戀美好事物、只顧遊春、樂而忘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開頭兩句,提綱挈領,統率全篇。揭示“多勝事”是“賞玩忘歸”的原因。然後通過“掬水”“弄花”“興來”“惜芳菲”等細節,顯出詩人臨賞美景的悠長逸興。藝術形象虛實結合,作者將明月與泉水合而為一,花香衣香渾為一體,既寫景又寫人。尾聯最有妙趣,正當詩人慾去未去之際,夜風送來鐘聲。他翹首南望,只見遠方的樓台隱現在一處青翠山色的深處。這兩句從近處轉向遠方,以聲音引出畫面。遠方這美妙的音畫更加吸引作者,可以想像,雖是夜晚,但為了欣賞美景,作者會去領略那美妙的音畫。這樣就更能表現抒情主人公賞“勝事”而忘返的性情。

三、“形象”題答案組織思路:

1、定性:即“×××是什麼什麼”形象。(“什麼什麼”是定性詞,要準確概括形象的特徵)

2、分析:即結合詩詞內容,抓住細節特徵和景物描寫的作用,具體分析詩詞是如何表現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

如江開的《菩薩蠻·商婦怨》:“春時江上廉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秋晚恰歸來,看看船又開。嫁郎如未嫁,長是淒涼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這首詞塑造出一位多情、憂怨的商婦形象。首句寫別離季節:“春時江上廉纖雨”,春天易動感情,加上離別,更有“廉纖雨”(廉纖,是細微、纖微的意思)的淅淅瀝瀝,真是無限淒清、哀傷。“秋晚恰歸來”句中“秋晚”二字,渲染蕭颯的環境氣氛,但沒想到“看看船又開”,這就表露出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將離去時的愁苦。下闋直抒胸臆“嫁郎如未嫁,長是淒涼夜”傾訴守空房的孤獨,“情少利心多”是對商人情薄的指責,“郎如年少何”感慨青春虛度。這樣就使一位悲嘆夜夜獨守空房、年年青春虛度的商婦形象具有了哀婉、多情地站立在世人面前。

四、鑑賞分析下列詩詞中的形象: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賞析詩中詩人的形象。

【參考答案】作者是一個獨處竹林、可以自由自在地彈琴唱歌,但又有些孤獨寂寞的隱士。

貧女 (唐)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懶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簡要分析詩中“貧女”的形象和寓意。

【參考答案】形象:貧女是一位家境貧寒、風流自賞、操守高尚、女紅精巧,待嫁之年、無人做媒、親事茫然,只得年復一年、為別人做嫁衣的、內心痛苦的女子。寓意:流露出詩人自己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抑鬱惆悵之感。

鷓鴣天(南宋)辛棄疾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捉銀胡碌,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註:錦襜(chān)突騎,精銳的錦衣騎兵。銀胡碌,銀色的箭袋。金僕姑,箭名。東家,東鄰農家。

分析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形象。

【參考答案】思想感情:抒發了作者不為朝廷重用,無法施展抱負、收復中原的悲痛之情,並透露出對統治者的嘲諷和批判。形象:詩人是一個由穿著錦衣、騎著快馬、沖入敵營活捉叛徒的豪邁勇士,受貶謫後,成為青春已逝、解甲歸田、策論不被採納、收復中原的理想無法實現的失路英雄。

早雁 (唐)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註: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八月,回紇統治者南侵,大肆擄掠。

賞析詩中“早雁”的形象

【參考答案】早雁實際是戰亂之中、背井離鄉、無法回歸、只得在南方客居的北方人民的形象。作者用象徵、托物寓意的方法,表示了對北方人民四散他鄉的苦難的同情。

春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詩中塑造了一位什麼樣的婦女形象?試作分析。

【參考答案】詩中的婦女是一位非常想見自己戍守遼西的丈夫、黃鸝啼叫打破她的好夢,因此將一腔怨憤撒向黃鸝的閨中思婦。從她“打起黃鶯”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他的心理。

唐多令 (南宋)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謾長是,系行舟。

簡析詞中詩人形象。

【參考答案】詩人是一位年光過盡、青春暗逝、客居外鄉、無法回歸,因此思鄉懷親、孤獨痛苦的羈縻遊子形象。作者借“離人心上秋”、雨打芭蕉、“有明月,怕登樓”“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等景物和細節描寫,鮮明地表現出作者懷鄉思親之愁。

了解了詩詞人物形象與其他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相同之處,和它塑造人物形象的特殊性,明白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解題思路,就會懂得體察細節、依詩繪形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