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作文範文

第1篇

和時間賽跑作文700字

和時間賽跑廣東順德大良本原國小四(8)班王藝錕星期五的下午,鄭老師帶領我們大家和時間進行了一次賽跑。鄭老師笑容滿面地對大家說:“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怎樣使一寸光陰等於一寸生命。林清玄說‘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同學們,今天我們也來和時間賽跑。首先請大家把書包里的東西全部拿出來,然後一大組一大組地輪流收拾書包,拉好桌椅,最後排好隊伍,看那一組最快。”遊戲開始了,我們第二組先被老師抽中,當時我十分緊張。老師一聲令下,我眼疾手快,第一個收拾好書包,然後把書包迅速拎到門外,接著奔回教室把桌椅拉好。我們組同學互相幫助,很快擺好了桌椅,可就在我們急匆匆跑出去排隊時,不知誰把一張桌子撞歪了,老師及時提醒了我們。於是,我又三步並做兩步跑回去,把它拉好,再跑出來。由於這張桌子耽誤了時間,我們最後的成績是1分33秒。後面的三組速度也十分快,尤其是第一組,他們行動快捷,桌椅整齊,只用了1分24秒,獲得了第一名,我們組取得了第二名,我還得了個“風度獎”。接著進行第二個遊戲。規則是這樣的:翻開語文書的《寫字表》,打開寫字本,把1--50個字寫在寫字本的P13頁,時間三分鐘,看誰的字寫得又快又好。為了把字寫漂亮,一開始我就寫得很慢,就像蝸牛漫步一樣。時間很快到了,我只寫了24個字,但我的字卻比平常整潔、美觀得多。雖然我沒有像有的同學那樣達標,但我也十分開心。我以後也要把字練得又快又好。時間給予我們每個人金子般的年華,我們每個人也應讓時間像金子般閃光。我以後也要像林清玄那樣,經常和時間賽跑,把每張日曆變成一張獎給自己和時間賽跑的獎狀!

第2篇

和時間賽跑作文700字

和時間賽跑永泰國小 六三班 劉夢橋我珍惜陽光,它讓我懂得溫暖;我珍惜晚風,它讓我懂得涼爽;我珍惜綠葉,它讓我懂得生機;我珍惜星空,它讓我懂得遐想。我更珍惜時間,因為它讓我感受到什麼是珍貴。“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沒有時間就沒有了一切!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的確,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珍惜時間。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時間過得飛快,在我心裡不只是著急,還要懂得珍惜。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回家。” 這個信念讓我狂奔回家,當我站在門口裡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著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從這以後,我常常和時間做遊戲。有一次,老師說:“課堂本要在下課之前交。”我心想:還有十五分鐘下課,抓緊時間寫吧!於是我用飛快的速度開始寫作業。筆像一隻小蝴蝶在我那乾淨整潔的本上飛舞。我的筆不停地算,眉頭時而緊縮、時而又舒展開來。同桌也驚訝地說:“寫的也太快了吧!”我淡淡地一笑,便又埋頭寫了。只見驗算紙密密麻麻,筆還在不停地算,絕不想浪費一分一秒。過了5分鐘,我的眉頭舒展開來,筆一放,伸了個懶腰,同桌說:“寫完了?” 我得意地說:“當然!”“還不到十分鐘呀!”他驚訝地說。我笑了,笑里有苦有甜。於是我成了第一個去判作業的人!老師的紅勾不僅打在了我的本上,而且打在了我的心裡,這是老師對我珍惜時間的肯定!結果,我全對了!心裡別提多美了回到座位,我又開始寫別的作業了……貝多芬說過:“我的一切成功都取決於我對時間的珍惜。”勤勞的蜜蜂永遠沒有時間的悲哀!讓我們做時間的主人吧!

第3篇

和時間賽跑作文700字

釘零零數學課下課了,又一個課間來了。我正打算把還沒寫完的觀察日記寫完,然後準備去上科學課。可正當我拿出觀察日記本時,周老師卻讓我們把半期考試卷子上面的錯誤寫在改錯本上,並改正。

聽了這句話,我心裡一下子就慌了:我怎么可能在十分鐘之內做完這三件事,況且,科學盧老師最不能容忍遲到的同學!我想,周老師叫我們去解便,我本來想快點完成作業而不去的,但實在憋不住了,所以看了一道題最後一眼便去了。我為什麼還要看了題再去呢?原來,我記好這道題的算式,邊解便邊算,因為這樣能節約一點寶貴的時間。雖然這道題口算算不出來,可我早已在腦袋裡想好豎式了。剛剛走出廁所,我就算出了答案,於是匆匆跑進教室,飛快地抓起鋼筆。頭也不抬地寫上了正確答案。還好卷子上錯得不多,於是交給了賈雲飛。卷子改完了,可觀察日記又該怎么辦?我總不可能先去觀察魚兒,再去觀察植物,再氣喘吁吁地回到教室寫觀察日記吧!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體力。我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先把魚觀察了,再把文具盒、觀察日記本、科學要用的道具準備好,再去觀察植物,就地寫觀察日記,寫完如果打鈴了,就帶著東西去上課。我覺得這個方法非常好,於是索性擒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飛奔出了教室。到了種植箱,我三下兩下就翻開了本,寫完了最後幾排觀察日記。打鈴了,我鬆了一口氣,安心地上科學課去了。

在短短十分鐘內做出這三樣地點相隔很遠的事情看似是不可能的,可我卻一絲不苟地做到了。從此,我明白了魯迅曾說過的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