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前的總時間青春作文

室友說:“一個人兩三年的成就,看白天八小時;十年的成就,看晚上兩小時;一輩子的成就,看早上一小時。”可惜他不是名人,不然,我敢打賭這話會成為經典。

按今天城市人的生活節奏估算:每天睡覺八小時,工作八小時,吃飯三小時,通勤兩小時,刨開以上,剩下三小時,剛好可以早上一小時,晚上兩小時。

可我問周圍人,早上有空嗎?幾乎都沒有。不過,也有例外。某甲,早上有四十分鐘,遛狗。這相當於晨練吧,但鑒於北京的空氣,效果就不好說了。某乙,早上有一小時,打坐。某丙,早上有半小時,看書。我聽了很敬佩,再仔細問才明白,他看書並不是因為“一日之計在於晨”,而是因為腸道不好,如廁時間太久,以至於無聊。其他朋友,都是鬧鐘一響,如廁穿衣洗漱,路邊買煎餅果子和豆漿,就進入早餐時間了。英語中的早餐叫breakfast,fast 是齋戒、禁食的意思。一天之中,首次打破齋戒,就是早餐。這裡隱含一個意思:早餐前必然要做點事情,不然一覺睡醒就吃早餐,就無所謂“開齋戒”了。

在這點上,東方也不與西方矛盾。《紅樓夢》里,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四更起來理事,一天的大小事宜都安排妥當了,才吃早飯。很有意思,這不是古代人的節奏,而是CEO 的節奏。比方說今天,馬化騰也這么乾。據圈內人士說,馬化騰常常親自回復普通員工的郵件,騰訊員工有一萬餘人,馬化騰的郵件通常是在凌晨三點之後發出,持續到早上七點。騰訊九點上班,上班之後,員工剛好看見領導指示,就可以直接幹活了。

就我個人經驗來說,早餐前的時間也是極其重要的。我的工作是寫稿,寫稿這事,既是體力活,又不是體力活。說是體力活,是因為腦子裡有了東西之後,再形成文字只需要費些敲出來的功夫。但腦子裡怎么有東西,卻不是體力活。我早上醒來盯著天花板,腦子裡思緒紛飛,突然冒出一個想法,若不能用,我就任它飛走;若能用,我隨即起床刷牙洗臉吃飯,再打開文檔把它變成實實在在的句子,快則半小時,慢則一小時,初稿就出爐了,基本不會有問題。極偶爾的時候,會有一些有意思的想法光顧,一旦光顧,我就抓住它,騰地坐起,翻身起床,牙不刷臉不洗,披了睡袍打開電腦一氣呵成。否則再寫就難了,因為跑掉的不是想法,而是當時的感覺和衝動。常常白天對著電腦冥思苦想一篇文章如何寫,想了一天,勉勉強強敲出來,再看看,還是不行。文章沒有想法,語言再怎么修飾,都不會好。

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 小時,可早餐前的總時間,有人是零,有人是半小時,有人是一小時或者更多。其間的差異,就將不同人的效率顯著區分開來。

我向大家推薦我的方法,即睜開眼睛賴在床上思考。需要強調的是,睜著眼睛很重要,不然,思考著思考著,就變成回籠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