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作文:我的讀書與寫作

如果說有誰真誠地陪我走過童年,走到現在 ,我會毫不猶豫地說,除了父母,便是書,書一直伴隨著我成長。

打小,我就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起初,我只是閱讀課本書中的內容,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我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也不斷增強,在強烈的好奇心的“慫恿”,我不再局限於課本,而是開始閱讀課外讀物。

雖然一個三年級的學生,面對色圖精美的課外書,總是興味盎然,即使裡面有許多生僻的字詞不認識,也不理解,像一隻只攔路虎,可還是阻擋不了我對讀書的渴望,我找到了求助對象——字典,一邊津津有味地讀著,一邊不厭其煩地查字典。就這樣,我讀了《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選》《愛麗絲漫遊記》等等。

小小的我看著別人寫的一篇篇優美動人、曲折離奇的故事,我心裡萌發出一絲特殊“衝動”——我也要寫文章! 從此,我便開始了自己的“寫作之路”。雖然每一次我都想著要把文章寫得優美、感人,可卻被老師批評說是太浮誇。原來,我只是一心追求語言上的美感,從未把自己的真實情感流露到自己的文章中,給人的印象就是太虛,不真切。知道了自己文章中的缺陷後,我努力的去改正,可卻總是彌補不了。

在我一籌莫展時,我接觸到了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它就像一束曙光,照亮了我的世界,去開闢自己從未到過的領域。 接觸到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那是四年級的時候,學校邀請著名作家沈石溪來給我們做演講。中年的沈石溪在台上回顧了自己插隊的經歷。他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詳細的描述了他從見到老鷹蛋到用母雞養鷹的一段神奇的經歷,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帶領著我體驗了邊境傣族寨子裡的一隻老母雞撫育小鷹的溫情。他那真摯、樸實的語言打動了我,我在那一刻恍然大悟,原來真正感人肺腑的語言並不需要過多的修飾,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飽含著自己深厚情感。 沈石溪老師的講座結束後,我當機立斷就買了他的小說《再被狐狸騙一次》。當我讀到書中的公狐狸為了讓母狐狸能帶著小狐狸安全轉移,竟然不惜咬斷自己的腿,一股暖流湧上心扉,或許這就是父愛的力量吧,動物世界的愛是多么深沉啊!

那個暑假裡,我又訂購閱讀了沈石溪的其它動物小說,比如說《第七條獵狗》、《最後一頭戰象》,《戴銀鈴的長臂猿》、《白天鵝紅珊瑚》等等。我的書架上已排滿了沈石溪老師的書。每一次看沈石溪的小說,我心裡都會有新的感悟。其實動物的內心世界很單純,它們的心裡只有自己的親人,只有想保護好自己親人的神聖使命。相比它們,人類竟然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殘害無辜,更自私更情吧!動物世界讓我懂得了感恩,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生賜與的一切……

如今的我雖然功課增多,但我依然樂此不疲地看書,在陽光明媚的午後,在溫柔的燈光下,品杯茶,讀一本書,細細地品味著書中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這是何等的愜意,這是何等的享受。讀書對我來說並不單單是提高我的寫作水平,更讓我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我感受到了快樂,學會了感恩。書籍充實了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