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議論文論據:學與思

“惟一的腿”

——思考是靈感的源泉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才華橫溢,可是有一次為了描繪一個孤獨的男子怎樣保護和疼愛他的心上人,苦思冥想了兩天,還是一無所獲。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又想得頭昏腦漲,在睡夢中,他忽然吟出了下面的詩句:

我將保護和疼愛

你的身體,

就像一個在戰爭中殘廢了的,

對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愛護著

他惟一的腿。

將愛人比作傷殘士兵的“惟一的腿”,形象生動,感情深沉,還帶著一絲淡淡的孤獨和惆悵。所以如果你在寫作時埋怨自己沒有靈感,那只是因為你缺少了苦苦思索。

史豐收與快速計算法

——從思考到發明

我國青年速算專家史豐收賽過電子計算機。他在國小二年級時就想到了一個“怪”問題:讀、看、寫都是從左到右,從高位開始的,而運算為什麼要從右往左,從低位算起呢?這個問題引起了他對數學的強烈興趣,從此,他把玩的時間都用到思考和計算中。正是這種強烈的興趣,使史豐收創造了快速計算法。

陳景潤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每時每刻都要思考

“哥德巴赫猜想”是數學皇冠上的明珠,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為了摘取它,自定每天凌晨三點起床學外語,天天泡在圖書館。他沉浸在數學王國里常常達到入迷的程度。有一次,管理員臨走時大聲叫喊,問裡面還有沒有人,但全神貫注的陳景潤啥也聽不見,於是被反鎖在裡面。等他想離開時發現大門緊鎖,只是毫不在意地笑一下,又不知疲倦地回到書堆中去了。還有一次,陳景潤邊走路邊思考,一不小心迎面碰到了對面的樹幹上,他還以為撞到了什麼人,忙不迭地說:“對不起,對不起!”

小高斯巧解算術題

——思考才能找到最佳辦法

高斯是德國偉大的數學家。小時候他就是一個愛動腦筋的聰明孩子。

還是上國小時,一次一位老師想治一治班上的淘氣學生,他出了一道數學題,讓學生從 1+2+3 ……一直加到 100 為止。他想這道題足夠這幫學生算半天的,他也可能得到半天悠閒。誰知,出乎他的意料,剛剛過了一會兒,小高斯就舉起手來,說他算完了。老師一看答案, 5050 ,完全正確。老師驚詫不已,問小高斯是怎么算出來的。

高斯說,他不是從開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 1 和 100 相加,得到 101 ,再把 2 和 99 相加,也得 101 ,最後 50 和 51 相加,也得 101 ,這樣一共有 50 個 101 ,結果當然就是 5050 了。聰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蘋果落地的思考

——科學發現是深入思考的結果

1666 年秋季,牛頓為避鼠疫回故鄉暫住。一天傍晚,牛頓正坐在花園的蘋果樹下思考一個複雜的問題。忽然,一陣微風吹過,一個蘋果“噗”地掉了下來。此時正是蘋果成熟的季節,一會兒便有好幾個蘋果先後落地。這引起了牛頓的注意,他想,蘋果為什麼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前後左右掉,而偏偏是垂直往地上掉呢?肯定是地球在吸引它……這一簡單的生活現象,引起了牛頓的深入思考,最後引導他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愛迪生的思考

——思考是打開未知世界的金鑰匙

愛迪生幼時就愛觀察、愛思考,同時充滿著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他上學不久,有一次上算術課,老師對學生說:“二加二等於四。”他站起來發問:“老師,二加二為什麼等於四呢?”老師被問得目瞪口呆。老師不僅不認為愛思考是打開未知世界的一把鑰匙,反而認為愛迪生是在搗亂。因此,他上學才三年就因“成績不佳”被勒令退學。然而他憑著艱苦的思考和探索,終於成為傑出的科學家和發明家。

開卷有益

——學習貴在堅持

宋太宗趙匡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召集文人學者編寫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書《太平御覽》。該書編成後,儘管國事繁忙,宋太宗還是堅持每天閱覽三卷。有時因事耽誤了,他還要在閒暇時再補上。有人認為他實在太辛苦了,他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後來,“開卷有益”就成為鼓勵人們刻苦讀書的至理名言佳句

讀書如攻堅

——學習如征戰

在學習中,許多人視難題為敵人,視讀書為攻堅。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提出“八面受敵”法,將學習對象當作敵人從八面分割包圍。此法曾受到毛澤東讚揚。毛澤東在 20 世紀 30 年代也說過,學習中要“攻書”,把書本上艱深的問題看作敵人的堡壘,堅決攻下來。 董必武在詩中曾寫道:“學習當如卒過河。”也是提倡用進攻精神讀書。集中表達了這一觀點的還有葉劍英的詩:“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

王安石的指點

——寫詩須先勤讀書

北宋時,有位讀書人很喜愛杜甫的詩,自己專門模仿杜詩寫了不少習作,但都感到不能令人滿意。他向當時的著名文學家王安石請教說:“杜甫的詩為什麼那樣精深神妙呢?使後世之人難以超越他。”王安石答:“杜甫寫詩的訣竅不是已經在他的詩中說出來了嗎?”那人問:“是什麼呢?我怎么不知道?”王安石說:“杜詩中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兩句,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那人恍然大悟。此後他刻苦讀書,在寫詩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陸游的書巢

——處處皆有書

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酷愛讀書,他晚年時體弱多病,仍勤讀不輟。他將自己的住室命名為“書巢”,題寫了“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的聯句以明夙志。朋友問他為什麼取巢為名,他回答說:“我的房子裡到處是書,或者放於箱內,或者置於桌上,床上鋪的是書,枕的也是書,信仰四顧,沒有無書之處。”朋友進屋一看,果然到處都堆著書,一不小心還碰倒了一摞書。朋友不由得笑著說:“真是個書巢啊!”

孫中山酷愛讀書

——不讀書便不能生活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也酷愛讀書。他流亡國外期間,雖然仍在為革命奔忙,但只要一有空暇時間,他就一頭鑽進書里。在倫敦時,他經常到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 看書。他的生活費也經常用於買書。有一次,他的錢用完了,衣食無著,還是幾位在倫敦的中國留學生湊些錢給他。但是不到三天錢又用完了,因為他又買了一些急需閱讀的珍貴書籍。他曾經說:“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

通用公司服務客戶的故事

——思考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

有一天,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客戶服務部收到一封信,“這是我為同一件事第二次寫信,我不會怪你們沒有回信給我,因為我也覺得這樣別人會認為我瘋了,但這的確是一個事實。

我家有個習慣,就是每天晚餐後,都會以冰淇淋來當飯後甜點。由於冰淇淋的口味很多,所以我們家每天飯後才投票決定要吃哪一種口味,決定後我開車去買。

但自從我買了新的龐帝雅克 ( 編者註:這是通用旗下的一個牌子 ) 後,我去買冰淇淋的這段路程問題就發生了。

每當我買香草口味時,我從店裡出來車子就發動不了。但如果買其他口味,發動就順得很。我對這件事是非常認真的,儘管聽起來很豬頭:為什麼當我買了香草味冰淇淋它就罷工,而我不管什麼時候買其他口味,它就一尾活龍 ? 為什麼 ? ”

事實上,客服部的總經理對這封信還真的心存懷疑,但他還是派了一位工程師去查看究竟。當工程師去找這位仁兄時,很驚訝的發現這封信是出自一位事業成功、樂觀、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

工程師安排與這位仁兄的見面時間剛好是在用完晚餐的時間,兩人於是一個箭步躍上車,往冰淇淋店開去。那個晚上投票結果是香草口味,當買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車上後,車子又秀逗 (shut down) 了。這位工程師之後又依約來了三個晚上。

第一晚,朱古力冰淇淋,車子沒事。

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車子也沒事。

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車子“秀逗”。

這位思考有邏輯的工程師,到這時還是死不相信這位仁兄的車子對香草味過敏。

因此,他仍然不放棄繼續安排相同的行程,希望能夠將這個問題解決。工程師開始記下從頭到現在所發生的種種詳細資訊,如時間、車子使用油的種類、車子開出及開回的時間……

根據資料顯示,他有了一個結論,這位仁兄買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時間比其他口味的要少。

為什麼呢 ? 因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口味中最暢銷的,店家為了讓顧客每次都能很快的取拿,將香草口味特別放置在店的前端;至於其他口味則放置在後端。

現在,工程師所要知道的疑問是,為什麼這部車會因為從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時間較短時就會秀逗 ? 原因很清楚,絕對不是因為香草冰淇淋的關係,工程師很快地由心中浮現出,答案應該是“蒸氣鎖”。

因為當這位仁兄買其他口味時,由於時間較久,引擎有足夠的時間散熱,重新發動時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買香草口味時,由於花的時間較短,引擎太熱以至於還無法讓“蒸氣鎖”有足夠的散熱時間。

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戴震問學

——思考,就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真正學有成就的人是在學習中敢於並善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人。

清代大學者、思想家戴震 10 歲才上私塾。他在私塾學習時,聽老師講授《大學章句》。講完 《右經一章》 ,老師說:“這一章是孔子的話,由曾子記述的,下十章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生執筆記錄的。”

戴震問道:“老師,憑什麼說這一章是孔子的話又由曾子記錄的 ? 又憑什麼知道以下十章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生執筆記錄的 ? ”

老師告訴他:“這是先儒朱熹的注釋里寫的。”

他又問:“朱熹是什麼時代的人 ? ”

老師答:“南宋。”

他追問:“孔子和曾子又是什麼時代的人 ? ”

老師答:“東周。”

他又追問:“周與宋相距多少時間 ? ”

老師答:“大約兩千年吧 ! ”

戴震接著又問:“既然時間相距這么遠,那朱熹怎么會知道兩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 ”

老師無言以對。

戴震學習肯於動腦,對疑惑的問題,敢於打破砂鍋問到底。他不迷信老師,不迷信先賢朱熹,也不迷信孔子、曾子。後來他對天文、數學、歷史、地理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並對經學、語言學做出重要貢獻。

洗澡得到的啟示

——觸類旁通,啟發思考

古時候,敘拉古國王亥厄洛讓金匠為他製造一頂金冠,製成後,他懷疑黃金被金匠偷走了部分,又苦於沒有證據,於是他把阿基米德找來,請他幫忙。阿基米德很快得出結論:假如黃金里摻進了白銀,製成的王冠一定比同重的純黃金的要大一些,只是王冠表面不平整,不容易從外表判斷,為此,他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一天,他去洗澡,當把身體浸入盛滿水的浴盆時,水從盆沿溢出來一部分,他連忙跳出,浴盆的水位又下降了,“浴盆中溢出的水不正好與自己的體積相同嗎 ? ”就這樣,他完成了國王的任務,同時發現了著名的浮力定律。

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

——反覆研究、思考,發現科學規律

當戴維·本生、基爾霍夫等化學家已經做了足夠多的實驗,發現了 63 種元素時,門捷列夫試圖從理論上做一些思考。在長達 20 年的時間裡,他潛心思索,反覆揣摩,把每一種元素的名稱、性質、原子量等寫在 9 張牌上。這副牌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等七種顏色。終於他發現了其中的規律:表面上看不過是一堆五彩亂紙,花花綠綠,實際上有兩條暗線將它們串在一起,第一條暗線是原子量,可以根據原子量的大小將它們排成一條長串,第二條暗線就是每列元素的化合價相同。這 63 種元素原來就是暗暗地由原子量這條線串起來,又分成不同的族,每族有相同的化合價,按周期循環,這就是周期律。人們正是據此規律又發現了不少種元素。

善於質疑的笛卡爾

——打破教條,獨立思考

凡是有發明創造的科學家、發明家,都是以善於思考、大膽懷疑著稱於世的。法國科學巨匠笛卡爾,就是其中之一。還在少年時代,他就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他除了學好老師規定的課程外,還閱讀了大量的科學書籍。在學習中他從不墨守成規、信奉書中的教條、盲從書本上的見解,而是大膽地懷疑一切,甚至懷疑自己已經學過而且記牢了的東西。在他看來,懷疑是無處不存在的。正因為他在權威學說和傳統觀念面前能敢於破除迷信和不盲從,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才在科學的領域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成為卓越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和哲學家,並創立了解析幾何理論。

獨立思考

——思考是創新的前提

清代初年進步思想家唐甄初為舉人,在山西長子縣任縣令,造福社會,深得民心。丟官之後,生活艱苦,常常無以果腹,只得采枸杞葉煮著吃,衣衫襤褸,但他排除困難,埋頭研究學問,著有《衡書》共 97 篇。全書“上觀天道,下察人事”,語發內心,而又聯繫實際,有許多創新見解。他認為皇帝也是常人,“天子之尊,非天帝天神也,皆人也”。他認為歷代皇帝中,勵精圖治者少,大都是暗君、情君、邪君、暴君。他說,“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是殺人的罪魁禍首。他還把君主看成“公僕”,“匹夫”才是“上帝”。他還提出了“富民”的經濟制度,反對“虐政亟行,厚斂日加”的壓迫和剝削。這些民主思想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反映了他獨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的學習精神和創新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