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與城市的素材:《變形計》

《變形計》究竟拯救了誰?

適用話題:《變形記》、關注留守兒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正確的價值觀

“城市壞孩子”與“農村苦孩子”的角色互換體驗,似乎已經成為這一號稱“新生態紀錄片”節目既定的呈現模式。自第五季開始,《變形計》便聚焦都市子女的“現代病”——厭學、物質、暴力……並企圖通過7天的“變形生活”改變“城市主人公”的固有價值觀,以此凸顯節目的教育意義。

短時間內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顯然並不現實,否則教育專家們也不會終日為“教育改革”而苦惱。如此,《變形計》為何還能在質疑中被捧熱?城市孩子尚不能“迷途知返”,農村孩子也不會因此而得到“救贖”,那么《變形計》究竟拯救了誰?又能拯救誰?

除了賺取收視率,它尚存的一絲價值,便是喚起螢屏背後一眾看客對社會現狀的思考,更需要我們卸下“娛樂心理”,真正的去關注畫面背後的本質,從而有所為。

新一期《變形計》刷爆朋友圈,其因出人意料。並非因陳新穎、李水富兩個主人公,而系“人小路子野,社會我麗姐”之稱的7歲“暴走蘿莉”,李水富的妹妹李水麗。因其“痛苦、嘶吼、一言不合就動手”的“霸道總裁風”而備受調侃,這樣的調侃或許沒有惡意,卻也談不上善意。這何嘗不是一種輿論消費,各類表情包和段子層出不窮,於看客不過煙雲,對孩子來說,卻是當眾揭傷。

“麗姐”並非個案,而是中國6000萬留守兒童的一個縮影。在她言行舉止惹人發笑的同時,亦折射出農村留守兒童缺乏關愛與教育的問題,“安全感”的缺失,使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戒備與不信任。比起調侃,“伸出援手”變得更有現實意義。

但如果社會對於“伸出援手”的定義,是給予一個品學兼優的農村孩子去往城市體驗生活的機會,無非是讓其離了“龍潭”,入了“虎穴”。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在進入到一個陌生,甚至與長期所處天差地別的環境裡,都需要時間去適應。在沒有任何前期接觸的情況下,去適應新的家人、新的教育方式、新的眼光,對於一個沒有提前做過心理建設的孩子來說,最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常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從地獄到天堂,再到地獄,不如從一開始便不知天堂。人的心理成長,並不易控制,我們無法估計這樣的一個舉動,對於農村孩子來說,會在後期造成什麼影響。稍有不慎,便將失了“拯救”的初衷,而將其推向深淵,何等悲哀。

近年來,農村人口往城市遷移的現象愈發明顯,不僅加劇了城市負荷,同時也嚴重阻礙了農村的發展。價值觀的影響總是潛移默化,長此以往,標籤化將愈發嚴重,但事實上,城市與農村並非兩個極端。如果使農村孩子嫌棄自己的家鄉,入駐城市,是正確的價值觀,那么農村的發展將永無出頭之日。

比起拿孩子的一舉一動大做文章,通過鏡頭將農村經濟現狀以及教育現狀呈現在大眾面前,引發社會關注,並有所為,顯得更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