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變形計》有感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部非常讓觀眾感動的紀實片。內容是通過身份互換的方式,讓城市裡的叛逆少年與來自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各自享受對方7天生活。這場紀實片不僅改變了一個個城裡孩子,還激勵著貧困地區的孩子通過努力學習,走出自己現在的生活環境。看完這部片子,我深有感觸。

在這部紀實片中,我最有感受的就是城市主人公李耐閱與農村主人公羅珍的變形生活。李耐閱,一個生活在城市無憂無慮的叛逆少女。在家裡,她經常與父母發生矛盾,甚至會打架。在校內,她依然是錯誤不斷。在變形計拍攝的前一天時,記者發現李耐閱正在學校老師的辦公室內跪著。經過記者一問,原來是因為老師騎車回家,李耐閱在老師路過身邊時,用奶茶潑了老師滿車都是。老師氣憤之下就做出了這樣的舉動。回家後,李耐閱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道:“我恨不得抽了我爸的筋,扒了我爸的皮。因為我爸他買了很多的保險。”說完時,李耐閱竟然笑了出來。這時,我們心中都會產生一個疑問:是什麼讓這個城市少女如此叛逆?也許只有通過變形我們才能了解。農村的二號主人公羅珍是一位乖巧懂事、勤奮學習的孩子。但是在羅珍四歲那年。家裡的“頂樑柱”父親因車禍去世,這讓這個貧困的家庭又背負起了巨大的重擔。母親僅靠些針線活來貼補家用。她和哥哥羅劍在同一所國小學習。“從家裡到學校需要走4小時的山路。有的路段甚至是需要攀爬的。”羅珍接受採訪時說道。這讓哥妹倆更加珍惜這樣的上學機會。所以在班級內,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是一直是名列前茅。農村的孩子一天的任務不僅只是學習,在空閒時間裡他們還要為媽媽乾農活。有時羅劍會因為覺得羅珍沒力氣而埋怨她。可羅珍依然會任勞任怨,幫助家裡做些其他力所能及的事。快要出發了,羅珍在家裡自己認真的準備著自己的行李,而李耐閱則在吃晚飯時,把夾過的菜扔到爸爸身上。這難道不就是兩個生活環境不同的孩子的真實差別嗎?

變形拍攝的第一天,羅珍很順利的到達了李耐閱的家裡,她進門時已是傍晚時分,於是懂事的她與李耐閱家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幫助家裡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在餐桌上,儘管羅珍做的菜模樣並不是十分的好看,但是這一家人已經很久沒有體驗到這種其樂融融的感覺了。這一晚,李耐閱的家人笑得合不攏嘴,迎接這位遠方來的客人。而李耐閱來到羅珍家的第一天,就迎來了村內一位居民成親的日子。對於農村人來說,結婚就相當於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農村的小街小巷內,到處響著鞭炮,奏著樂器。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李耐閱走進新娘的化妝間時,看見新娘正在著裝打扮,便大聲地對新娘說:“喲,還挺臭美嗎,人長得都沒我好看。”這時,化妝間內想起了激烈的爭吵聲。結果,本來對於新娘很重要的一天卻變得極其不愉快。

李耐閱真正的蛻變出現在變形的第4天,在前一天剛體會到當老師的不易後,今天李耐閱又因為一些事情把自己多天來積累的情緒爆發了出來。耐心的校長為李耐閱舉行了一次討論會,主題是“爸爸媽媽為我的付出”。在討論會上,同學們都把自己的遭遇講述給了大家聽。生活在大山內的小朋友,有的是留守兒童,有的是單親家庭,甚至有父母雙亡的悲慘遭遇。其中一位剛上2年級的女孩,她長得十分瘦小。身上單薄的衣服和褲子讓她在這大雪紛飛的月份內瑟瑟發抖。在自己很小的時候母親因為背柴時墜落懸崖,不幸喪命。爸爸在娶下一位後媽後,與她一起去外打工。每年只有很少的機會能夠回來。一人在家的她,利用自己瘦小的軀體撐起了一片藍天向我們詮釋了:弱小的靈魂一樣可以釋放出強大的力量。李耐閱在經過這次活動後,變得比以前更加懂事,更加聽話了。而羅珍在城市內經歷的許多第一次,也相信是她終生難忘的。

這次《變形計》讓我深有感觸,我們要學會珍惜自己的生活,我們所有的東西是來之不易的,要學會用自己的勞動去掙錢,而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的,我們城市裡的孩子比別人幸福,比別人條件優越。為什麼就不能比別人懂事呢?所以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獨立自主、幫家人分擔,這才是真正的自己!

簡評:通過觀看,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深刻具體。人物分析透徹,有自己的理解。文章不僅僅是基於“觀看”,更多的是談論了自己的“感受”,有舉例,也有說明,充分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