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自然作文國小二年級

如果我們身臨其境用心去體會,領會大自然的話,你會猛地發覺原來世界每個角落都有生命。你想知道國小二年級感受大自然作文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二年級感受大自然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二年級感受大自然作文篇1

大自然是一片白白的雲,是一縷涼涼的風;是一陣歡快的笑聲,是一場無聲的拼搏;是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更是一支支動人的鏇律。

它給傷心的人帶來精神上的慰藉。當你心情不適的的時候,走進大自然,走進森林,走向田野,去欣賞生命的色彩,去聆聽生命的氣息,就會立刻感到心情異常舒暢,精神異常抖擻,那完全陶醉,流連忘返的感覺也會潛滋暗長了。

它把心情舒暢的人帶入忘我的境界。當你心情舒暢漫步於大自然,漫步於小溪邊,溪流潺潺,涓涓不止;溪邊蜂飛蝶舞,翩翩不息,你會完全忘記自我,剩下的只有靜如止水的心來感受自然的和諧、美妙。在和諧美妙的自然中又會感受到生命的真諦。

它給絕望的人帶來生命的念想。長時間跋涉於沙漠,彈盡糧絕,寸步難行的時候,只要看見遠處有一抹綠色,哪怕只有一那么點呈現,他就會立即打起精神,生命召喚著生命,向著那點綠色進發。

大自然是人類生命的起源,又養育著人類的生命,撫慰著人類的心靈,激勵著人勃發進取。當然,只有懂得感受、品味大自然的人,才能領略到他的樂趣、奧妙與真諦。

國小二年級感受大自然作文篇2

江南雨,依舊是這樣柔柔的,愁愁的。春寒料峭,這絲絲春雨,難道不曾勾起離別的遊子對故鄉的縷縷愁思?面對這飄灑的雨絲,難道不會讓人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苦楚?

聽,“叮咚,叮咚”……大自然又一位傑出的音樂家,正用她手中的指揮棒,奏響世間最震撼人心的音樂。水,是生命之泉,當人們在飲用它的時候,難道不曾想到,這股生命之泉也有她最溫柔,最美麗的一面?水是友情,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然如故嗎?李白與汪倫的友情已隨潭水沉積至今……還有什麼不快嗎?舉杯暢飲,“對影成三人”的獨酌只讓人心傷,“遠在天涯斷腸人”的自飲更令人心醉……

無邊的思緒飄向遠方,難道是我思想的野馬脫了韁?還是我的大腦不想關上它那記憶的閘門……

站在絢麗非凡的夕陽下,我不禁感嘆造物主的偉大和自已的渺小。古人吟:最美不過夕陽紅!

夕陽最美的時光不過是它消失前的一瞬間的美麗。當夕陽西下時,人們不禁會因“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感到失望遺憾。而每當我站在這美麗多情的夕陽下時,總有和古人不一樣的感覺。如果沒有夕陽西下,怎會有明天的希望和成功?假若沒有夕陽西下,含辛茹苦的農民怎會有豐收的喜悅?假如沒有夕陽西下,飽讀詩書的學子怎會有苦讀十年,金榜提名的愜意…… 面對這一切,我不禁感嘆:“夕陽無限好,盡在黃昏時!”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這一切都源於自然.自然是偉大的是神奇的.它與生活是那么近,那么緊.品味自然不就如品味生活了嗎!

國小二年級感受大自然作文篇3

10月28星期二,我們全校師生一起去到了泉林山莊進行秋遊活動。學校還為我們買了學生套票,有十八種遊樂設施可以玩呢!

這次旅遊以組為單位,在我們的小組裡我是組長,隊員是江鑫、唐立鴻、郭泳龍四個人。盼望已久的旅遊車到了。我們組“打頭陣”走向了那輛標著大大的“六一班”的空調大巴,我們四個人好不容易擠到了一起,車子“哐當哐當”地上了路。車上,我們班的“四大天王”開始唱歌。不一會兒,就到了泉林山莊了。我們蹦蹦跳跳地下了車,老師和導遊說完了安全規則,我們全班就“散”了,一小組一小組地走開了。我們“就地取材”,先去玩了附近的遊樂設施:“滑翔飛翼”。那是用結實的鋼絲吊著一個飛機模樣的東西,裡面可以做上四個人。“哈!我們人數‘相符’呀!”然後倒著拉倒高的地方,再衝下來。看著別人玩得那么高興,我們也不甘落後。到我們坐在“飛機”里了,“飛機”慢慢後退。衝下來那一刻我幻想著自己是一隻小鳥,在天空中快速飛翔;幻想自己是一隻輕快的小猴子,再樹藤中飛快地穿越著。呀!實在舒服極了。這時真想變成一位“原始人”,在大森林中自由自在地大叫,那一定很好玩。隨後我們又去玩了遊艇。好是好玩,但是發動機吵死人了。真想讓耳朵聾了可能還好受一點。真不明白我們幾個當時是怎么吵著要來坐的。我們還玩了很多東西,開心極了。

中午吃完了飯,感覺還不錯,一根香腸、一片火腿、一隻雞翅,還有一些大白菜和好多飯,吃得我飽飽的。只剩下20分鐘了,我們又去玩了單軌腳踏車,這是飯後的最好去處。在腳踏車上,我和江鑫都昏昏欲睡了。說實話,不困就怪了,除非你沒眼睛或者是金魚眼(沒眼皮)。我們在樹梢上慢慢地走;頭頂上還掛著一塊遮陽的布;偶爾有小鳥“吱”地一聲掠過;四周連大狗也在打呼嚕;我都要睡著了。我們又開始集合,然後又上了車,車又“哐當哐當”地回到了學校……

我通過這次旅遊感到,泉林山莊就好像一個小“大自然”,我們一進去就成了“大自然”里的一隻只“野猴子”在裡面盡情玩耍。但是當我看到滿地的飯盒時就很不舒服。我想,如果我們再不好好地保護地球,那么誰又能保證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再看見真正的大自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