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網路用語

一、網路用語:

TOP1:偶=我、TOP 2:粉=很、TOP3:表=不要、TOP4:醬紫=這樣子、TOP5:木油=沒有、TOP6:稀飯=喜歡

TOP7:冬粉=FANS、TOP8:蔥白=崇拜、TOP9:銀=人

網蟲喜歡簡約,因此誕生了許多簡寫的符號:GG、MM、DD、JJ分別是哥哥、妹妹、弟弟和姐姐漢語拼音頭字母簡寫相稱,這使得原本冷冰凍的虛擬數字網路平添了一份溫馨和親昵。BB在網路中表示“再見”,是英文單詞BYE-BYE的簡寫,QQ的是你去CALL我吧,PMP則指拍馬屁,NQS是MM們常用的嗔怪語言,即“你去死”吧。網民打招呼的時候,說“我來了”、“我要去吃飯了”,如今已簡化為“來樂”、“飯樂”。“樓上”“樓下”是BBS上常使用的辭彙,用以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而“隔壁”則是指屬於一個網站的不同主題的BBS。“灌水”是指大量上貼0位元組到50位元組以內的帖子,“造磚”指上貼者比較用心寫的東西。數字在網路中的作用非同小可。687的意思是對不起,7456意思是“氣死我了”。886是他要跟你再見(拜拜了)。286是運算速度最慢的處理器,意思是說你是笨蛋。555555其意義是表示痛苦不堪,淚流滿面。

網路用語的妙趣網路的虛擬性,給人們帶來很多的自由,贏得了無數人的青睞。網路由於它特殊的載體和現實的虛擬性,使得網路用語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一般語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們在這個虛擬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規範的詞語以外,還創造了許多只有經常上網的人才能理解的詞語。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氣死我了;MM=妹妹;r=are;“恐龍”=女性網民;“青蛙”=男性網民(不過這兩項好像都是不太好的稱呼)等等。 

二、網路用語的不良影響:

   “最近很鬱悶的說”、“表老是PMP啊,這可是RPWT”……近日,中學校園中,一種新奇的語言符號逐漸在學生們的口頭和筆頭傳播開來,句中意義不僅讓筆者感到困惑,老師們也連呼“看不懂”。對此,有關專家呼籲,應該引導中學生用語規範化

曾幾何時,“……的說”成為學生們常用的一種句式,甚至在作文日記中頻繁出現。一位老師告訴筆者,一次他在批改作文的時候看到一句“他今天臥病在床的說”,簡直哭笑不得,因為從語法上來講,這樣的句子是完全錯誤的。

據了解,此類詞語大多來自網路,與常規語言相比,新奇、簡潔、有幽默感是這些網路語言的特點,也是吸引廣大中學生的主要原因。一位重點中學學生說,書本上的辭彙接觸多了,總覺得枯燥,這些新辭彙的出現帶來了新鮮感,同時,大家都在用,也就習慣了。

有關語言專家表示,網路語言不僅比較風趣、幽默,而且還有簡潔、尖銳的特點,這些特點對於漢語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對此,市教委教研室語文教研員步根海認為,網路語言“入侵”校園應該分兩方面來看,一方面由於現在的中學生與網路接觸日益頻繁,網路語言對他們或多或少會有一定影響,我們也不能強加制止,應該抱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另一方面,學校、家庭應該更多地從正面引導學生,使用規範化的語言。畢竟,傳統的語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