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五年級說明文作文

事物說明文是對事物進行詳細介紹的文體形式,而事理說明文是對道理進行詳細介紹的文體形式。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小學生五年級說明文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生五年級說明文作文篇1

梁橋是我國最普通最常見的一種橋,古時叫作平橋,它的外形平直,比較容易建造,價格低,修建容易,歷史悠久,形式優美。它的種類繁多,有版梁、平梁、竹平梁、鋼架梁、空心版梁、石樑、系橋閘結合式梁橋和堤橋結合式多跨石樑橋。

八字橋位於城區八字橋直街東端,始建於南宋嘉泰以前,寶佑四年(1256)重建。主孔橋下第五根石柱上正書題字云:“時寶佑丙辰仲冬吉日建”。為我國現存最古城市橋樑。主橋為單孔石樑橋,橋東端沿河岸向南北兩個方向落坡,西端向西南兩個方向落坡,宋嘉泰《會稽志》云:“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橋高5米,淨跨4.5米,橋面淨寬3.2米。橋處於三街三河交錯處,結構特殊。專家謂為“古代立交橋”。

?三接橋又名三腳橋。位於紹興縣坡塘鄉棲鳧村丁字交叉河道上。橋同時跨三段河道,為一橋代替三座橋的特殊梁橋。淨跨4米、2.5米、2×3米,均採用3塊並列的石板橋面。

?輿龍橋位於紹興縣袍谷洋江,為堤橋結合式多跨石樑橋。橋由5孔天佑橋(4.30米,5.25米,7.75米,6.40米,5.12米)和3孔輿龍橋(4.80米,5.40米,5.15米)組成。天佑橋長28.2米,使河堤與東岸接;輿龍橋長5.35米,使河堤與西岸接。兩橋之間用較矮四孔石樑橋相連。全長99.29米,寬2.20米,主橋橋墩寬0.80米。

以上這三座橋皆屬於石樑橋,且都是古代建造的橋,具今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梁橋代表了我國橋樑事業的飛快發展,現在我國已能自行建造各種不同類型的橋樑,我為祖國的發展感到自豪和驕傲。

小學生五年級說明文作文篇2

轉眼間,我們畢業了,將離開陪伴我們成長的母校,將要離開如母親一般的老師。這難忘的小學生活使我終生難忘。

回過頭來,讓我們看看操場,這是我們的樂園,我們在此留下了歡聲和笑語。走進教室,我仿佛聽到了老師諄諄的教誨,聽到同學們琅琅的讀書聲,在這裡,我度過了國小六年級來的生活,留下了不少的酸甜苦辣。

大家還記得嗎?那天,學校開展了黑板報評比。我們班以前從未得過獎,聽到學校的通知,我們都有絲絲的打退堂鼓,不服輸的班長帶領我們,並說:“這次黑板報我們一定要得獎!小明畫圖,小紅寫字……”經過我們團結,黑板報果真得了獎。當時,我班雀躍歡呼,高興得比吃了蜜還甜。

還深刻記得,那是個烏雲密布,閃電雷鳴的日子,我沒帶傘,而爸爸卻出差,媽媽工作也未下班,就在我焦急不安的那刻,小紅同學主動與我共撐一把傘。在傘底下,我懂得了友誼。

令我最難以忘懷的,莫過於老師那次鼓勵。在那之前,我是一個不愛發言的女孩,一說起話就面紅耳赤。那節課,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次,語文老師叫我朗讀課文,可對於我來說,比登天還難,老師見我吞吞吐吐的,就叫同學給我鼓掌,她也向我投來肯定的目光,不知怎么,我竟全心投入地讀了起來……事後,我不像從前那樣膽小,在課堂上,大家都能看見我舉起的那雙小手。

畢業了,曾經並肩作伴的好友,那鼓勵我的老師,美麗的母校,再見了。難忘的小學生活是說忘就能忘的嗎?

小學生五年級說明文作文篇3

五十六個民族一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朵鮮花一齊綻放,每朵鮮花都有著不同的民風民俗,啊吸引我的還是傣族。

對於我這種業餘“吃貨”最先要幹的事就是品嘗傣族的獨特小吃---竹筒飯。將新鮮的竹節砍下,將糯米放在竹節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時,用巴焦葉或乾淨甘蔗葉將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將竹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輕輕的敲擊,剝去竹筒的薄皮,便獲得了一條圓柱形的糙米飯。傣族竹筒飯融入糯米香、青竹香於一體,使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

傣族是一個盛產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飯,就連他們住的房子都是竹子樓。之所以用竹子,是因為竹子可以防酷熱和溫氣。

如果你在陽曆的四月十三日至十四日到傣族遊玩,那么你要小心啦,這是傣族在過新年---潑水節,所以稍不留神就會成為“落湯雞”!

到了潑水節,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著節日的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開始相互潑水,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潑水節自然也少不了舞蹈。人們以孔雀的名種姿態為基礎,在去於美的創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工兒女的審美旨趣。不少的舞者盡情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跳邊唱,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連續跳上幾天似呼也不會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傣族雖是少數民族,但他們熱情、古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