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濕的想念(國中作文)

煙雨朦朧中,我踏上了這個水鄉古城,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藏青色的吊腳樓,在翠柳紅燈的掩映下錯落有致地排列在江邊,平平仄仄,如對仗工整的古調。青石板的呼吸在細雨的潤澤下清晰可聞,古老而稚嫩的音容仿佛在訴說著自己身上的滄桑歷史。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被一種淡淡的霧氣籠罩著,顯出不真切的樣子,仿佛沉浸在夢境一般,我投入了鳳凰的懷抱。

小橋

“水光遙接漢,虹氣上凌虛”,不知這是否是在講述虹橋的景致。不同於福建石樑墩橋萬壑流波傾注的澎湃,不同於趙州安濟橋半沉河底半高懸的玲瓏精巧,依偎在雲山煙水臂彎中的虹橋,質樸而不失典雅,樓橋合一的構造讓碧瓦飛甍與灰白的橋身相融,屹立在木製吊腳樓群中間,更多了一分厚重的文化氣息。古城之旅便是從穿過這樣一座古色古香的虹橋開始的。

如果說遠觀的虹橋是一位透著書卷氣的大家閨秀,那么身臨其境時你會發現她更像一個熱情奔放大聲唱著山歌的湘西妹子。各色土產銀飾、苗服樂器,商販們的吆喝與遊客的驚嘆,在狹長的迴廊里幻化成一幅活的鳳凰商貿圖,仿佛一瞬間置身於北宋繁華的都城汴京,而橋下涌動的沱江便成了那貨船雲集的商道汴河。虹橋的“變臉”技藝我算是領略到了,鳳凰還有多少驚喜在等著我呢?

流水

沱江依著城牆緩緩流淌,雨簾下的江水閃著離合的神光。不知從何而來,不知流向何方,神秘的沱江在她千迴百轉流經鳳凰時,便注定了她的神奇。“鳥兒願為一朵雲,雲兒願為一隻鳥”,而此刻的我願為這雨中的一滴,可以盡情遊歷鳳凰的神奇天地。

為了慶祝鳳凰之旅的第一個晴天,我坐上烏篷船與沱江來了一次親密接觸。江水因雨的加盟而添了幾分寒意,在扁舟的輕晃中我細細體味著手中一捧清水的微涼,思緒變得悠悠的,好像被水浸過一樣清亮透徹。半清醒半沉醉間,耳畔隱約響起一個聲音:“擁有一顆明淨的心吧,如同這江水;做一個單純的人吧,如同那萬里晴空。”我確信那一刻我的心和沱江是相通的,那綠如藍的清新與純粹,洗盡了我滿身鉛華。

我想,在江邊清洗衣物一定是件幸福且多少帶點浪漫的事。青石板光滑得仿佛是天然的洗衣板,夫妻一同踏著清涼的江水,一人把衣物放在石板上捶幾下,另一人熟練地接過再在水中搓洗一陣,涼爽的江水濺在臉上,甜蜜也流進了二人的心裡。

清悠悠的沱江水,悄無聲息地流過了昨天,流在今天,流向明天……

人家

“渭城朝雨涫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千多年前的鹹陽風光竟與今日的古城鳳凰如此相似。窗外柳葉嫩綠,木屋內透著古樸的清新,倚靠在臨江客棧的欄桿上,著實讓我體驗了一回“佇倚危樓風細細”的意趣。江對岸,那古古舊舊、高高低低的吊腳樓,一棟傍著一棟,一檐挨著一檐,壁連著壁、肩並著肩地擁擠在江岸上,青瓦鰲頭中間大紅燈籠耀眼地懸掛著,伴著滿江飄蕩的歌聲輕輕搖曳。好一個詩畫般的鳳凰剪影!

雨總是這樣不期而遇,剛剛還陽光燦爛的天空突然便大雨滂沱。看來我的鳳凰之旅注定是要濕漉漉的了。我百無聊賴望著窗外的小巷,突然想起了戴望舒筆下那個丁香艘惆悵的姑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是否有幸一睹她那太息般的眼光呢?我饒有興致地守候了半天,可惜眼前的巷子始終沒有人經過。

鳳凰該是沒有愁怨的吧,這片土地上沒有嘆息,沒有迷茫,沒有丁香般的姑娘,這個靜謐閒適的古城有的只是翠翠般善良美麗的少女,猶如一曲湘西邊城的淳樸、天真的歌謠。

後記

清悠悠的沱江水,竹竿撐起的岸邊吊腳樓,充滿小街小巷的薑糖叫賣聲,和清晨推開窗時晨曦灑在青磚墨瓦上的寧靜……留在記憶中的,都是那么閒適靜謐,容不下半點城市的浮躁和喧鬧。恍惚間我似乎分不清是身居都市還是古城,是在遠古還是現代。

沈從文先生的孫女沈紅曾寫過一篇悼念祖父的文章,題為《濕濕的想念》。其中一句話讓我感慨良多:“值得回憶的哀樂人事常是濕的。”那大悲大喜過後的眼淚的確是人一生的珍藏。而我難以忘懷的鳳凰之旅也是濕的。濕的雨,濕的青石板,濕得純粹,濕得讓人想念……但願這濕濕的想念將會成為我永遠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