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思鄉有關的國小六年級作文

我疊起一隻紙船,投放思念的河流,駛向故鄉的母親,我知道,我的思鄉隨著紙船回家了。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作文:思鄉,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第一篇 思鄉

我的戶籍是北京,原籍是河北,可是,當我來到這世界上第一眼所見到的是塘沽。我出生在天津市塘沽區,在塘沽學會了說話和走路,上了幼稚園和國小,在我的心靈深處塘沽就是我的家鄉。雖然她沒有北京、河北大,可我在那裡生活了10年呀!我忘不了與我朝夕相處的夥伴,忘不了渤海灣上的日出,忘不了美麗的海河外灘……

那時,我家離海邊很近,只有十多分鐘的路程。周末去聞聞新鮮的空氣,感受大海的魅力,看看那太陽從海下冉冉升起……真的忘不了啊!

一個周六,我迎著風兒吹來的海的味道來到大海身邊,深深地吸口氣,讓身體的各個感官享受這大海的魅力,然後坐在金色的沙灘上,等待太陽出現。啊!望著波瀾壯闊的大海,深吸著新鮮的空氣,感受著涼涼的海,那種感覺印在我腦海記憶中的第一頁。天空泛起了魚肚白,朝霞慢慢地裝飾著天空,周圍一片寂靜,只能聽見海浪翻滾那宏偉的聲音。紫色的朝霞慢慢地變紅變黃,突然太陽像個大火球穿破黑暗!天亮了,太陽沐浴著大海,海面上跳著閃爍的光,海鷗開始活動。啊!多美呀!

多么令人難忘,我眷戀這海上日出,眷戀我的家鄉,塘沽占去了我的所有思念。我沒有華麗的語句裝點您,內心的感慨、心中的想念、腦海中的印象,只能化成樸實的語句向您傾訴我滿腔思念之情……

忘不了您啊,家鄉!思念您啊,家鄉!

第二篇 思鄉

“老爸,和你在一起有兩個多月了。在我的印象當中是最長的時間;你現在回溫州了,我感覺好不習慣,好捨不得,好想念你…在外注意安全啊!”剛到機場就收到了大女兒的信息,下午五點半了,她放學回家知道我走了。我沒有告訴她我今天要走的。

明年下半年就初三了,孩子說的是實話。

我只一句“謝謝”回過去,不敢說其他的,更不敢打電話回家,我怕我控制不住自己,會立即轉身回家。

在外十五年,是該回家了!也許我的想法真是錯誤的:為了孩子而努力賺( 成宇文學 )

陶曉先生的《陪讀》終於讓我鐵心了:明年回家。孩子他媽說:在外面發展只是多賺點錢而已,回家也餓不了,不要現在就想為孩子將來買房,孩子以後還不知道做什麼,在哪裡生活呢!

三個孩子,原準備在外再乾十年,為他們將來準備房子,看樣子我的想法都是錯誤的。這么累,是自找的!

看桌上搶劫、盜竊、受賄、綁架和民事糾紛等兩堆近尺高的案卷,只能搖頭,醜惡的怎么就這么多在我面前呢?沒有辦法,為了實現理想,為了賺錢,累是沒有辦法的。是為“人”說話,不是為“壞”說話,這是我們的職業職責,心裡輕鬆多了!

今天破例沒有坐車回到宿舍,豁然開朗:家人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孩子成績還好,回家發展事業也不遲,按現在的縣城物價,老本維持幾年還沒有問題。

晚上六點半了,估計家裡正在吃飯,明年的今天,飯桌上應該多了一雙筷子,屬於我的……

第三篇  思鄉

車輪飛轉,窗外的景物飛快地向後掠去。即使如此,也難以撫慰我那顆急切的心。兩年前,由於拆遷,我家搬到了鎮上,離開了那個可愛的小村莊。今天,我將以《紹興晚報》小記者的身份,再次回到她的懷抱,怎能不滿懷激動? 過去的她留給了我太多太多的回憶。那裡的一切都透射出水的靈性,水的柔情,連那條原本粗獷、冰冷的湖中石路,因為幾百年來長期與水作伴,也多了幾分溫情。

說是路,也可稱之為堤,而家鄉的人們更習慣稱它為“避塘”。你瞧,因為水的緣故,這路的名字也變得別具一格了。而我,更喜歡稱它為“塘路”。

塘路全長1.5公里,塘基以條石壘疊,塘上鋪砌長約2米的青石板。它猶如一條項鍊,橫貫於碧水漣漪的鏡湖之上,並有天濟、普濟、德濟、平濟、中濟五座石橋和一座座石廊路亭散落其間,恰似這項鍊上的粒粒珍珠。

塘路始建於明代,乃當時漁民為躲避風浪而建,經清代幾次修繕,至今猶存,系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明代《嘉慶山陰縣誌》記載,當時的鏡湖周圍四十里,有村落二十餘座,村民外出,常駕舟穿梭於湖上。天啟年間,有一位石匠泛舟湖上,忽遭風浪,覆舟而落於湖中,幸得村民相救,才倖免遇難。於是,他決心修築一條避塘於湖上,將鏡湖分為內外兩湖,既方便村民外出行走,又可供船隻躲避風浪。由於鏡湖水深浪高,歷經十餘年,沒有築成,石匠抑鬱而死。會稽張賢臣被這種精神深深打動,終於在崇禎十五年建塘六里,完成了這項造福於民的工程。

歲月流逝,如今,故鄉的人們對塘路的過去已不甚了解。只有塘路上那斑駁的青苔還在默默地向人們訴說著它的過去。人們已記不清,有多少個風疾浪高的日子,那一葉葉在浪尖上顛簸的漁舟,依著塘路那敦實的肩膀,得以平安返航;記不清有多少返鄉的遊子,踏著多少次在異鄉魂牽夢縈的石板路,欣然回家團聚。然而,在風雨里,在濤聲中,她依舊默默地,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深愛著故鄉的人們。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多少個思鄉之夜,我多么希望能像詩仙李白那樣在夢中飛回她的身旁,像以前那樣,光著腳在塘路的青石板上狂奔,歡笑;讓那多情的浪花濺濕我的衣衫;讓那潤濕的空氣親吻我的臉頰。車輪呀,請轉得再快些吧!

啊,故鄉的塘路,你聽到我心靈深處的呼喚了嗎?在淚眼朦朧間,我仿佛又見到了你。暮色蒼茫,漁歌悠揚,夕陽下,你依舊美麗如初,溫柔如昔……

第四篇 思鄉

秋風吹來,一片片枯黃了的葉子都紛紛落下。抬頭望望天空,夕陽也要落下了。

以前,自己總是要在夕陽落下之前趕回家,坐在窗戶前,看那清澈見底的小溪,看那和自己一樣急匆匆趕回家的小螞蟻……

我的家,就在離小溪不遠的地方,從家走5,6分鐘就到了,小溪旁邊總有一簇簇五顏六色的小野花,我喜歡把它們採集起來,放到家裡的小花瓶里,可是不過幾天就枯萎了,每次小野花枯萎時,我的眼裡就會有幾顆淚珠打轉,然後把它們送到小溪上,漂走。緊接著,小溪上,有一架小橋,雖然每天都有來來往往的鄉親們,但是小橋沒有一天埋怨過,只是默默無聞的為我們獻出它的身軀。到了夜晚,一切都是那么安靜。偶爾一陣風吹來,聽到“沙沙沙”的樹葉動響,風過後,有是一片安靜。。。。。。

想到這裡,發現自己真的離不開自己的家,離不開自己的家鄉。啊!家鄉,我在默默的思念你,你是否也在思念我?我一定還會看到,聽到你的一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