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日記:妙用公倍數解題

星期天,也是母親節,我溜進書房,想做一張賀卡,媽媽聲音響起:“嗯,不錯,知道學習了,你做幾道奧數題吧!”沒辦法,我只好翻開了《舉一反三》。

“嗯,今天該做這幾個題了”。只見題上寫道:“從小亮家到學校,原來隔50米豎一根電線桿,連兩端的兩根一共有55根電線桿,現在要改成每隔60米豎一根電線桿,除兩端的兩根不需要移動外,中途還有幾根不必要移動?”

看完題後,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該用什麼方法去解呢,我冥思苦想;對了,我們最近剛學過“最低公倍數”這種題是否適用呢?我決定試一試。算這種題需先求出整條路的長,因為是每隔50米一根電線桿,連兩端共55根,所以路長應是50×(55-1)=2700米,全長2700米,原來是每隔50米豎一根,現在是隔60米,也就是說正好處在50和60的公倍數處的電線桿不必移動,那求50和60的最低公倍數就是了!用短除,正好300,接著用全長路段除以50和60的最低公倍數,2700除以300等於9,因為起點那根是一定的,去掉最後一根剩8根,即中途有8根不必移動。

算完後,我將信將疑到底對不對呢?我去問媽媽,媽媽檢查後誇我真聰明,說這是她母親節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我高興極了。通過解這道題讓我明白了:今後不論遇到什麽難題都應該勤動腦多動手,要舉一反三去思考,不怕困難,這樣才能不斷打敗學習路上的攔路虎,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