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後感作文

《烏塔》讀後感作文(1)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讀後感烏塔卻大不一樣。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烏塔為計畫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餘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裡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我們應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了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了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一課。烏塔,她是那么勇敢啊!因為她一個人游闖了瑞士、米蘭、奧地利等等國家。

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四年級:劉子璇

《烏塔》讀後感作文(2)

烏塔是一位14歲小女孩的名字,這個故事講述了這個女孩獨自一人在各國旅遊。

當我讀到文中的“這次趁暑假遊歷了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斯,最後還要去希臘。”時,我大吃一驚,一個才只有14歲的孩子居然獨自一人去了那么多地方。我想起了自己,什麼事都要父母幫忙做,就連去書店買書都要纏著父母,猶如一朵生活在溫室中的花,依賴性很強,遇見困難從不會想辦法解決。

我想:中國的孩子現在一定都這樣,吃飯要父母哄著吃,睡覺也要哄著睡,有些甚至連自己穿衣也不會。其實,這些大多因為家長們太溺愛孩子,不知道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總認為孩子這不行,那不行,不願放手。

這篇文中提到“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我們親自做了才會認識事物的真正一面。

我想對中國孩子們說:“不要做母雞翅膀下的小雞,要做雄鷹搏擊長空!”也想告訴中國的父母們:“請不要過於溺愛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放手吧!”

四年級:完美馨馨

《烏塔》讀後感作文(3)

朋友們,我相信,你們在讀完《烏塔》一課後一定會很驚訝: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竟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自己走遍中國!”我們會認為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游亞洲!”那么,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外國,這卻是事實。

外國孩子能自己旅遊,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是由於外國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外國,一兩歲大的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慎跌倒,即使父母就在身邊,孩子得到的也只是一兩句鼓勵的話,最終還是要自己勇敢地站起來。

但是,如果在中國發生類似的事,父母不管有多忙,也會跑到孩子身邊,抱起孩子,至少會對孩子說幾句安慰的話。

外國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習搞好,其餘的什麼也不讓乾。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表面上是為孩子好,實際上恰恰耽誤了對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現在我們可以依賴爸爸媽媽,但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隻身一人到競爭激烈的社會上闖蕩。如果我們缺乏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為社會作貢獻了。

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外國的育兒方式。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為孩子的前途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我們國小生,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那么依賴父母。路,要自己走。

廣東廣州海珠區後樂園街國小四年級:雪謝佳靈

《烏塔》讀後感作文(4)

烏塔,一個年僅14歲的孩子,一個人獨自游歐洲。她的獨立,堅強使我敬佩,敬仰。烏塔使我想到了自己。我是一個9歲的女孩子,我很膽小,什麼都怕,但從烏塔身上,我懂得了堅強。我的一個朋友,很堅強,不管遇到了什麼,都不會哭。我呢?遇到一點事情,就只會哭,我一定要堅強起來!

郫縣紅光思源學校四年級:青梅仙子

《烏塔》讀後感作文(5)

烏塔,僅僅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卻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這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

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個中國孩子要外出旅遊,即使自己願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萬個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險啦,又怕孩子餓肚子啦……。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把他們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看待,含在嘴裡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可是烏塔,她難道就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嗎?不是的。可是她的父母又為什麼同意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獨自游歐洲呢?這是因為西方的教育方法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截然不同。他們還是愛孩子,可是他們的愛是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的好習慣,是讓孩子到社會裡磨練,是讓孩子成為大自然里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是讓孩子成為暴風雨里的雄鷹!而中國的父母,他們愛孩子是溺愛,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王子,小公主,使孩子養成依賴思想,讓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兒,成為籠中之鳥!同學們,你願意當溫室里的花兒還是大自然里的小草,願意當籠中之鳥還是願意當暴風雨里的雄鷹?

父母啊,請你們放開你們那溫暖的雙臂,讓我們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在此,我呼籲:希望中國的教育方式來一次大改革,學習西方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棟樑之才!

永安市西門國小四年級:林偉光

《烏塔》讀後感作文(6)

最近學了《烏塔》一課後,我深有感觸。

課文講述的的是一個叫烏塔的14歲小女孩獨自遊歷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裡認識了旺曉潔的故事。

小女孩烏塔對旺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14歲了。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斯,最後還要去希臘。”

中國的父母一定會忍不住驚訝地問:“啊,你一個人嗎?你的父母不擔心你?”

我們看看烏塔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你一定會想,這么小的孩子獨自出門旅行,旅費肯定是家人給的吧。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其實就連旅費也是烏塔自己一點一點咱的。她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子玩。

烏塔小小年紀卻如此自立,反觀中國的孩子,我聽說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學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他卻因為不會洗衣服、疊被子,甚至不會整理書包而被迫輟學。

我想對中國的父母們說:請為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請讓愛更完美,請讓愛更充實!

中心國小四年級:鄧俊強

《烏塔》讀後感作文(7)

這個星期,我們學了《烏塔》這課。品味著小女孩烏塔的一句句話語,我思緒萬千……

烏塔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卻靠自己的能力掙錢去游歐洲,真是了不起!而我呢,卻當家中的“嬌嬌女”,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她為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路線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個中學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唉!想想我,除了讀書,看課本,什麼都要依賴父母。和烏塔的自理能力比起來,我就像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娃娃。

從烏塔身上,讓我懂得了,做一個優秀的人才,對未來有用的人才,能回饋社會的人才,不是光會死讀書就夠的,經驗和社會知識的積累不是光看電視圖片就能學到的。“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並不完美。”烏塔的這句話,如雷貫耳!在我沾沾自喜自己能發表幾篇作文的時候,烏塔已經在自費旅遊多個國家了。

和烏塔比起來,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或者說,我們國家小孩在自理能力上的欠缺。我們都在父母的愛護下嬌養的有些軟弱蒼白了。其實,小孩子應該學會在逆境中鍛鍊自己。總是一帆風順的話,長大後走入社會,承受挫折打擊的能力就會很差。容易在困難前退縮。平時得到鍛鍊的人,面對困難時,就不會顯得手忙腳亂,就能自信地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不會輕易言“敗”。

親愛的爸爸媽媽,多給我們一些鍛鍊和自由吧,讓我們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讓我們多一些自信去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把你們對我們的愛變成溺愛,過度的保護只會使我們喪失獨立的能力。不要把我們當做小雞護在羽翼下,我們要做的是雄鷹,展翅高翔的雄鷹!社會需要的是能獨立思考動手乾實事的人才。而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未來是我們的,請放開對我們過度的保護,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在這美麗的大千世界裡開闢屬於自己的天空吧!

西苑國小四年級:1

《烏塔》讀後感作文(8)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陷入了沉思。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出國旅遊的故事。烏塔為了出國旅遊,作了許多的準備,如設計了旅行路線,攢旅遊費,閱讀資料和書籍。她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購紀念品。同時,課文還描寫了烏塔關心中國小朋友有沒有出去旅遊的機會。文中的烏塔認為,父母愛孩子,就應讓他們單獨出門,親自出外去看一看等。這些,都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

我認為:烏塔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外國的小朋友敢於離開父母,思想獨立,敢於挑戰自理能力;第二是外國的父母願意放手,鼓勵小朋友培養自立能力。但是,我們中國許多小朋友就不一樣,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裡怕摔了。要不就是父母很願意放手,但是孩子不願意學習自理能力,不敢面對和嘗試;要不就是父母庇護著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獨自外出生活。

其實,我也有一次獨自外出的經歷。今年暑假,爸爸媽媽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去參加夏令營。事前,我參觀了學校和宿舍,覺得很喜歡。但到了到學校報到的那一天,一想到往後這21天就住在這裡,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我就忍不住哇哇大哭,眼淚“吧嗒吧嗒”地流了下來。可是,爸爸媽媽堅持要我留下來,鼓勵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生活,我被他們逼得無可奈何,只能強行被留下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節課,老師說要選一位班長。他左看右看,好像若有所思的樣子。突然,他把目光移向我,決定讓我來當班長。在那次夏令營中,我認識了50多個新朋友,學習了不少英語知識,學會了國畫的技巧,老師還獎勵了我許多的“美元”,我用這些“美元”換到了許多獎品。

那次夏令營我過得比想像中愉快。於是,我明白:爸爸媽媽帶我到這裡來是鍛鍊我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挑戰能力。不過,和課文中的烏塔比起來,我還是差遠了。下一次,我要爭取自己主動報名參加夏令營,還要到外地去旅遊。

河東實驗國小四年級:王晶

《烏塔》讀後感作文(9)

讀過《烏塔》這篇文章,我覺得烏塔是一個細心。大膽的德國女孩,她每到一地都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不讓爸爸媽媽擔心,或者給爸爸媽媽打一個電話,寄一張明信片。她細心,肯學習,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了歐洲旅遊。烏塔自主。自強,旅遊的費用全部都是有自己打工掙來的,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她的爸爸媽媽放開了手讓烏塔去親自體驗生活,品嘗人生的酸甜苦辣,我羨慕和敬佩烏塔14歲就能獨自遊歷歐洲。

烏塔利用暑假去了義大利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斯,還準備去希臘。

在我的暑假裡,時間一般都是有爸爸媽媽安排,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老師留的枯燥的作業上了,不能像烏塔一樣去旅遊。要么,時間都花在了舞蹈班上去練習舞蹈。我十分希望能獨自去遊玩,但爸媽能支持嗎?當然不能了,所以說我的署假就去少自由。

烏塔為了實現自己的世界旅遊計畫,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閱讀了這些國家的有關資料,自己打工掙錢做旅費。

我也到過許多地方旅遊過,當然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旅遊,旅遊的路線當然也是爸爸媽媽安排的,旅費也是從爸爸媽媽的要腰包拿住來的。

樹人國小四年級:李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