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四年級讀後感10篇

《金色的魚鉤》講述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戰士照顧三個傷員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金色的魚鉤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金色的魚鉤讀後感

金色的魚鉤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

講了一九三五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許多同志得了腸胃病。三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跟不上隊伍了,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這三個小同志,讓他們走在部隊的後面。

一路上,老班長一直照顧他們,但很快兩袋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就挖野菜給他們吃,可是看著他們一天天的在瘦下去,老班長很著急。

一次,老班長發現水塘里有魚,就用一根縫衣針做成魚鉤釣魚給他們吃。因為魚太少,他讓這三個小同志和魚湯吃魚肉,但他自己卻吃著他們吃剩下的魚骨頭。看到這裡我想起我有一次吃魚被魚刺卡住嗓子的那一次經歷,誰都知道被魚刺卡住是多么難受的一件事情啊,可老班長卻要吃剩下的魚骨頭刺,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終於有一天這件事被小同志小梁知道了,可老班長卻不讓他告訴其他兩名戰士,因為他怕其他兩名戰士為他擔心。

在離開草地只有二十多里路時老班長終於因飢餓犧牲了,犧牲是前他也捨不得吃一口魚,喝一口魚湯,他還奄奄一息地交代三位小戰士說:“我不吃,你們吃吧,吃飽了你們一定要努力趕路,堅持走出這片草地。”三位戰士擦乾了淚,保存好魚鉤,趕上了隊伍走出了草地。他們決心等革命勝利後,把魚鉤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讓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因為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我們也一定要學習老班長那捨己為人的高尚品格。

金色的魚鉤讀後感

這幾天,我讀了《金色的魚鉤》一篇文章後,有了很深的感想。

這事發生在革命先烈過草地時的事。革命先烈來到草地上之後,很快就沒有了糧食,只得挖野菜、吃草根來充飢。”這東西能吃嗎?“我想。後來,老班長發現河裡有魚,就都搬到河邊住了。漸漸的,河裡的魚少了,每天吃的東西也越來越少了。”那可怎么辦呢?“我開始問他們擔心。有一次,小梁同志吃過飯,就跟在老班長的後面,發現老班長正捧著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他們吃剩的魚骨頭。”他不覺得這些東西已經不能吃了嗎?“我又想。小梁同志禁不住問道:”老班長,你怎么……“老班長去爭辯著說:”我,我早就吃過了,看到碗裡還沒吃乾淨,扔掉快可惜的……“小梁同志和老班長說了起來,但最後老班長還是說過了小梁同志。最後,革命先烈們好不容易快走出了草地,那天也是老班長最後一次去釣魚。不幸的是,老班長餓死在了河邊。小梁同志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包了起來,放在衣兜里。因為那根魚鉤畢竟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啊!革命先烈真令我敬佩!他們那不畏堅強的勇氣,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品質,還有那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我們呢?有時因為不喜歡吃的菜,就挑食、不吃飯;有時因為嫌穿的衣服不好看,就和大人吵;有時還因為覺得玩具不好玩,就和家長鬧著要新玩具……這樣類似的事情太多了,我們怎能對得起這些革命先烈呢?

讀了《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革命先烈的生命換來的。雖然革命先烈當時是那樣的”傻“,但是,我們還沒有的感受到他們的一片苦心。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就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為人民創造出更好的家園!

金色的魚鉤讀後感

當初讀《金色的魚鉤》時,只是因為好奇,但讀著讀著,淚水充滿了我的眼眶,我被文中那捨己救人的老班長深深地感動了。

當我讀到”他坐在那裡,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著眉頭哽咽了下午“時,眼淚不由自主地噴涌而出。

多么可親可敬的老班長呀!為了三個小同志有充分的營養,放棄了熱騰騰的、鮮美的魚湯,去嚼小同志們吃剩的魚骨頭的草根!大家都知道,草根和魚骨頭是沒有營養的,可是老班長為了三個小同志,寧願去吃這沒有營養的骨頭!

和老班長相比,我們問問自己,我們呢?有不愛吃的飯菜,就背著父母大碗大碗地倒掉,比如有一次吧,家裡做了炸醬麵,我最不喜歡吃炸醬麵,怎么辦呢?我眼珠一轉,藉口說在外面涼涼,跑到外面把面扔了,裝模作樣地抹抹嘴,回屋了。晚上餓了,又問媽媽要錢買零食去了。讀了《金色的魚鉤》之後,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它!

還有一段讓我記憶猶新,當”我“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時,他還不要,說:”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不行了,你們吃吧!還有20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原去!“

這一段看得我是熱淚盈眶,老班長明明有可能活下去,但老班長沒有,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作者和兩個小同志,自己平靜地選擇了死亡。透過老班長的話語,我看到了老班長崇高、善良的心!

但現實呢?我們連一點點利益都不能放棄,怎么能像老班長一樣捨棄生命呢?

直到讀完文章,我才知道為什麼魚鉤是金色的,因為老班長對同志們的愛是金色的,正是這金色的愛把魚鉤染成了金色!

讀了《金色的魚鉤》有感

每一次閱讀,我的心靈都會被深深震撼;每一次閱讀,我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今天我懷著感動的心情,又一次讀了《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讀後,我的心情如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進入草地,一位四十多歲的老班長帶著掉隊的三個病號艱難地走著,後來,青稞吃完了,老班長就釣魚給病號吃,自己卻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吃剩的魚刺。病號的身體漸漸好了,老班長卻漸漸瘦了,在最後的關頭,他犧牲了。

老班長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危機留給了自己,多么偉大。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魚鉤,而是捨己為人的高尚品德,是為他人著想的崇高精神。作文

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一個充滿愛的故事:有一對盲人夫婦,每到晚上,他們都會點著燈在大街小巷裡散步。妻子每晚都會問:“燈點了嗎?”他們的朋友很奇怪,就問道:“你們既然看不到,為什麼還要點燈呢?”丈夫微笑著說:“是的,我們是看不到。但我們點燈是為了方便讓夜晚的路人能更好的看清回家的路,為他們指引光亮。”

好有說服力的回答啊,短短的一句話里充滿了真情,讓人感到溫暖。這對盲人夫婦不和老班長一樣有著為他人著想的思想嗎?而我呢? 成績還不錯,同學們有問題經常來問我,我卻總顧著做自己的事,把同學的問題擱在一邊,冷落了同學;走在馬路邊,看見有些可憐的人乞討,我也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家裡,妹妹把我的筆拆了,她說了對不起,我還斤斤計較 ......現在想一想,我的這些表現和老班長的行為有多大的天壤之別啊。老班長為人著想的品質像一面鏡子時刻照出我的不足之處。我們應該向老班長好好學習,學習他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心。我一定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決心。作文

金色的魚鉤中藏著愛,但願我們將這種愛發揚光大。

啊!金色的魚鉤,在祖國改革開放的今天,你的精神一定會更加光彩奪目!

金色的魚鉤讀後感

今天,我在收拾書包的時候,看到這篇作文,讓我非常感動。叫《金色的魚鉤》

這篇作文講的是1953年秋天,紅軍進入草地,許多同志得了胃病, 炊事班班長和兩個同志得了胃病,司令讓我們走在後面。他想盡辦法釣魚煮野菜,給戰士吃。自己卻吃魚骨頭。到了快犧牲的時候,還不吃,最後因太餓而犧牲。當老班長快挺不住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你們一定要走出地

我非常佩班長捨己為人的精神,好吃的蔬菜給別病號吃,自己卻吃魚骨頭下去,到快犧牲還讓病號吃。這是一種多么好的品德。其實父母也是這個樣子永遠把我們放在第一位,把好吃給我們。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我把老班張留下的魚鉤小心的包起來,放在我貼身的衣兜里……不僅表達了‘’我‘’永遠向老班長學習的決心,也是為了留下這個讓子子孫孫瞻仰革命前輩遺物,學習他們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讓戰士走出草地老班長不惜自己的生命。

在兩萬五千里的旅途中,紅軍戰士千辛萬苦,他們翻越雪山 ,強渡千險,橫穿草地……留下許多感人的故事,這裡的老班長就是其中的一個。

《金色的魚鉤》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叫《金色的魚鉤》,學完後,我被深深的感動了。

《金色的魚鉤》主要寫的是紅軍過草地時一位炊事班長為了三個生病的小戰士走出草地,將僅有的食物讓給了三個小戰士自己卻犧牲了的事。學完以後,我深深的感動了。老班長啊,當指導員向你布置任務時,你毫不猶豫的接受了;當三個小戰士吃不上東西時,你整夜的合不攏眼;當你釣到魚時,你給三個小戰士吃,自己卻吃剩下的魚骨頭;當小梁發現你的秘密時,你囑咐小梁保密;當三個小戰士被飢餓和疾病折磨時,你鼓勵他們不要喪失革命意志……老班長啊,你真的不餓?不,不是這樣!是革命精神撐著你。那硬邦邦的魚刺,你是怎眼咽下去的啊?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些孩子還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回想起來可真是慚愧啊!

雖然在課文中你犧牲了,但在我心裡,你還是活著的,因為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遠活在人們心中。老班長這種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精神令我感動。

啊!老班長,我敬佩你!

讀了《金色的魚鉤》有感

常常聽父親講紅軍的故事。最近,讀了《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後,很受感動。

這篇文章記述的是一九三五年秋天,紅四方面進入茫茫大草地後的一件事。一位四十多歲的老班長帶了掉隊的三個病號艱難的走著。後來,青稞吃玩了,老班長就釣魚給病號吃,自己卻連一口魚湯也沒喝,最後犧牲在草地里。

老班長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留給自己。他留給我們不僅是一個魚鉤,而是捨己為人的高尚品德。

讀到老班長不吃魚肉,不喝魚湯,只吃病號吃剩下的魚骨頭時,我的內心裡深受感動,真想讓老班長活下來,讓他也享受享受我們今天的生活。作文

我們應該好好向老班長學習,學習他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學習他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一片忠心。我一定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啊!金色的魚鉤,在祖國改革開放的今天,你的精神一定會更加光彩奪目。

金色的魚鉤讀後感

一隻針制的魚鉤,成為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所敬仰的聖物。

難道這小小的魚鉤有非凡的魔力?為何如此珍貴?不,那是一位老班長在“鬼門關”前為黨最後一件事,也是最崇高的一件事。

在面臨生與死的抉擇時,你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地選擇生存,但你可曾想過,或許在能夠延續他人生命之時,你選擇死亡,比你自己不顧及他人苟且地活著,更有意義!也許你會覺得,選擇死亡是個十分愚蠢的舉動,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明白生存的真諦。

我們活著不僅僅是在為自己活著,也在為同胞、祖國活著。老班長難道不想選擇生嗎?不是的,老班長也想生,也想喝魚湯,但是,老班長覺得,他自己的一條老命可以換得其他三個戰士的命,值了!這是最偉大的選擇,最殘酷的交易,最感人的“讓”命。

老班長難道不想睡嗎?為何整日整夜地找吃的?不是的,老班長也想睡啊,可是,看著三位戰士日漸消瘦,要走出草地還有漫長的路啊!他只好放棄睡眠,去掀無數草皮找一條小蚯蚓,去摸無數草根找可吃的野菜。這樣的放棄是崇高的、聖潔的、可敬的!

老班長難道不想丟下同志們,自己走出草地嗎?不會的,永遠不會的,正是因為老班長對黨的信仰,對黨的服從,使他一直以來,用生命來完成黨組織下達的護送任務。老班長對黨的熱愛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包括他唯一的生命!

老班長對祖國的愛真是令人佩服地五體投地啊,讓我們給為了祖國而失去生命的老班長敬一個端端正正的少先隊隊禮吧!

金色的魚鉤讀後感 亢堤歌

一根普普通通的魚鉤,陳列在革命烈士紀念館。在大家的眼裡,它似乎微不足道。但就是這根”金色的“魚鉤竟挽救了三位戰士的生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兩晚五千里長征中,老班長的感人故事……

《金色的魚鉤》主要講的是: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一位快四十多歲的老班長接受指導員交給他的任務,負責照顧三個得了胃腸病的小戰士。沒想到老班長工作非常認真,堅決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他想方設法的給兩個病號找東西吃。一次,他偶然在水裡面發現了活魚,他就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彎成了釣魚鉤。釣魚後,做成魚湯給三個小戰士喝。由於食物的缺乏,老班長長久地忍著飢餓,不吃一點兒東西。只要是有一點兒東西,他全都把食物送到了三個小戰士的嘴邊。過了不久,老班長就因長期沒有進食而活活地餓死了。

讀後,我感慨萬分,我發現我的眼眶已經濕潤了。

從這篇課文中,我體會出老班長那種”捨己為人“”忠於職守“的高尚品格。老班長在他為了三個小戰士啃魚骨頭、嚼草根,這些東西都是很難咽下口的,但是老班長毅然地把魚湯送給了小戰士們,自己忍受著飢餓的肆虐。

換個角度來思考一下,別說我們餓上十幾天,就是餓上一頓兩頓,都受不了了。何況在那么惡劣、艱苦的條件下,前面兇殘的追兵,地下全都是沼澤,一不小心就有死亡的威脅,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走出草地,然而老班長年紀也老了,營養跟不上,一日三餐跟不上,老班長怎么有精力走出草地呢?

一次偶然的事故出現了,老班長正在為戰士們尋找吃的時候,他暈倒了。戰士們心急如焚,找了點兒魚湯給老班長喝。但老班長還是決心堅定: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不行了。老班長怎么能說給他喝魚湯是浪費呢?其實他此刻最最需要的就是這碗魚湯,他只是不捨得喝這碗魚湯。可見他的精神是多么的偉大啊!

我相信陳列在革命烈士紀念館裡的魚鉤,能夠永恆的留下來;老班長的偉大革命精神能永遠的唱下去!

金色的魚鉤讀後感 王一帆

在閱讀課上,我讀了<<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被文章中老班長的行為感動了。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長征途中,三位生病的戰士疲憊不堪跟不上大部隊,一位炊事老班長為照顧他們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故事。

起初讀這篇文章,只知道這是描寫長征期間發生的感人事跡,卻沒有弄明白文章為什用《金色的魚鉤》做題目。讀完後才恍然大悟。“魚鉤”是指老班長用火燒紅後彎成的釣魚用具, 而“金色‘’暗指老班長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的高尚品質。老班長起初給傷員做青稞面,後來,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在水塘邊給傷員們洗衣裳時,忽然看見一條魚躍出水面,這給老班長很高興,回去老班長用縫衣針做了魚鉤經常給傷員們釣魚做魚湯喝。日月如梭,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卻從來未看見老班長吃過一點魚。傷員們在飯後跟蹤老班長卻發現他在嚼著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這段話讓我知道了老班長為了同志們有體力能走出這片草地,為了傷員能繼續趕路,吃草根和傷員吃剩的魚骨充飢。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他坐在那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緊皺眉頭硬咽下去。“我讀到這裡感覺嗓子有些疼痛,像是什麼東西堵在喉嚨中,眼中充滿了淚水說不出話來。想起生活中吃魚時,都是媽媽給我把魚刺精心的挑出來,鮮美的魚肉總是我先吃。魚刺卡在嗓子裡的滋味是多么難受!更何況吃魚骨頭了!多么好老班長啊!為了完成任務不顧自己生命,在奄奄一息的時候,仍然想著自己的戰友。

老班長的魚鉤,挽救了紅軍戰士的生命,它不是一個普通的魚鉤,是老班長捨己為人的閃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