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1)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還是我國古代歷史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他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了一系列故事。這裡講了許多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趙雲等。

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和關羽,諸葛亮知天文,曉地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在《三國演義》里,是一個重要人物。他還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

而關羽,卻是“忠”字當頭,字雲長,全稱關雲長,也有人叫關公,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之一,他英勇善戰,是軍中猛虎,他手持青龍偃月刀,可謂是血性男兒,鐵血精英啊!

我要學習他的“忠”字,他是認定了劉備,就再也沒有投靠別人,這讓我很敬佩,每當想起日本人向我們中國進攻時,我們中國出了不少漢奸,關羽就像當時跟著共產黨的將軍,不是小人,不會為了那個人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了自己朋友戰友,在那么險惡的時期里,他能這樣忠義,真是不簡單!

所以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四年級:蘇琪琪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2)

前段時間,我讀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在《三國演義里》,我最喜歡的人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諸葛亮在吳國的時候,周瑜覺得他太厲害了,想方設法想要除掉他,便說軍中缺箭,便叫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可是諸葛亮只要三天就能造出箭來,還下了軍令狀在三天之內造不出十萬支箭來甘願受重罰,說完便告辭了,周瑜聽了,心裡樂開了花。

周瑜手下魯肅去拜見諸葛亮,諸葛亮讓他私拔二十條船,每條船三十人,再在船邊立上成束的草,用青布蓋上,而且不能讓周瑜知道,魯肅答應了。可是,借船給諸葛亮後,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見諸葛亮有反應,一直到了第三天的四更時分,諸葛亮突然叫魯肅去取箭,還叫人把那二十艘船用鐵索連在一起,向曹操水寨開去。五更時分,船就到了水寨諸葛亮又讓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排開讓將士們在船上擂鼓吶喊。由於是大霧天氣,曹操不敢出兵,只好射箭。天快要亮時諸葛亮又叫將士們一起喊到:“謝丞相箭!”這時船已經開出去了十多公里了,曹操想追也追不上了。諸葛亮回去一清點,每條船上都有五、六千隻箭,還多出了幾萬支呢。這讓周瑜非常生氣。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做人心眼不要太小,因為在諸葛亮三氣周瑜時,周瑜看不得別人比他強,諸葛亮就利用這一點來對付周瑜,讓周瑜氣得箭傷裂開。周瑜臨死時長嘆三聲:“既生瑜,何生亮?”,說完就一命嗚呼了。

雖然我很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但我最佩服的還是羅貫中能寫出這么好的作品!

四年級:肖佳林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3)

我喜歡的書又許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三國演義》了。我之所以最喜歡它,是因為它裡面的內容使我受益終生,我今天就把它和你分享分享。

我從劉備身上學到了做人要“嚴以待己,寬以待人”,處處要為他人著想。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垃圾桶給弄倒了,我趕忙去那掃帚,當把我造的“孽”給清理乾淨時,我發現我的同桌位置也很髒。於是,我心想:“我得幫她也掃一掃,否則她就會被老師批評了。”最後,我的同桌還因此被表揚了呢!

我也從諸葛亮的悲劇中學到了,智慧雖然重要,但身體也要健康。我看見報紙上說:一位35歲年輕的博士後,因患癌症去世。所以,無論如何也要把健康排在第一位。

我還從關羽的一生學到了,做人要講究一起義氣,不能為了私利而至兄弟不管不顧。記得有一次,我小的時候。奶奶買了兩個蘋果,我吃了一個,我還想吃另外一個時,奶奶不讓,說是留給哥哥的。可我還是將它偷吃了,結果不堪構想。

《三國演義》絕對是一本人人必讀·膾炙人口的益書。

四年級:時光取名叫無心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4)

驍勇善戰的軍隊,形象鮮明的人物,神出鬼沒的計策。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曹操、孫權、周瑜……,空城計、苦肉計、美人計、火燒赤壁、草船借箭、刮骨療傷,《三國演義》中獨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把我帶進了一個充滿魅力的場景之中,讓我欲罷不能。

《三國演義》是我看的最投入的一本書了。那驚心動魄的場景和扣人心弦的情節,調動了我的喜怒哀樂。當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到諸葛亮下山時,我被劉備求賢若渴的誠心所折服,也為他得到知己而高興;當周瑜和黃蓋巧施苦肉計時,我既感慨周瑜過人機智,又為那一鞭鞭的抽打而忍不住心痛;當諸葛亮巧使空城計時,我出了一身冷汗,怕司馬懿識破諸葛亮的計謀,當司馬懿退兵時,我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下來;關羽身處曹營,深受曹操的賞識,他知道劉備有難時,義無反顧,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的身邊。

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得了他們的勇敢,頑強的品質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四年級:時光取名叫無心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5)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吳、蜀、魏在激烈的征戰中爭奪天下,許多的英雄人物都不幸戰死、病死,最後司馬炎、司馬昭統一了天下,創立了晉國。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很多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英雄,如劉備、關羽、張飛……,但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山趙子龍和諸葛亮。趙子龍是英勇無比,身經百戰的大將軍,在孫權和曹操十萬大軍的夾擊下還是保護了劉阿斗,殺死了很多敵軍,逃回了蜀國。不幸的是他沒有和諸葛亮一起“六出祁山”,當時趙子龍病逝後,諸葛亮說了一句話,“子龍病逝就像斷了我的一臂”。我也認為子龍的病逝讓蜀國沒有機會統一天下。

諸葛孔明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被請出了茅廬,協助劉備統一天下大事,他計謀多端,深謀遠慮,他的病逝讓人十分惋惜、悲嘆,他的病逝讓蜀國不能統一天下,但是人們銘記他的品德、智慧。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話表達出了對諸葛亮深深的追思。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好看,我還知道一首詞,那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是這本書的最好寫照。

四年級:王呂龑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6)

《三國演義》也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故事起於劉,關,張桃園結義,終於王睿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對當時動亂社會有所反映,暴露了董卻等反動統治者的某些罪惡,提供了關於封建社會中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可資借鑑的思想材料。但書中通過尊劉備抑曹操等描寫,表現出封建的正統觀念,並對黃巾農民起義有所詆毀。

暴徒們都想爭奪皇位,你殺我我殺你,有些奸臣也都不放過這次機會奪取皇位,有些暴君只顧面前的利益,貪心怕死,還為了爭奪城池而打仗,互相殘殺,不知有多少平民百姓死於他們手下。三國時期也有許多猛將出擊,有的是英雄有的是狗熊。因為有的將領為了金銀珠寶,而打仗,有的為了行俠仗義而來,所以這個時代是有分黑白之分。

我讀了這本名著,知道了我們不能只要眼前的利益就眼紅了,要想想後果是怎樣,還有不要為了爭奪權利,而讓無辜的人受罪,這樣最後害了自己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