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作文

讀《烏塔》有感作文(1)

讀了這篇課文,我的內心有了很大震撼。

一個年僅14歲的孩子,竟然能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想也不用想就知道中外小孩有多大區別,一個能獨立自主,一個是常常呼爹喚娘!中國的孩子,就是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有點挫折就泄氣。我們中華民族世代代流傳的堅強意志去哪兒了,難道真的要毀在我們手裡了嗎?我們常常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然後變成“書呆子”。烏塔是飛翔於藍天的蒼鷹,而我們是養在金絲籠中的小鳥!烏塔能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旅遊的快樂,打工掙錢的快樂……。我們的生活與烏塔相比差得太大太大了。

中國的父母,你們真的願意祖國的花朵毀在你們手裡嗎,趕快打開“溺愛之鎖”給我們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

四年級:謝騏鴻

讀《烏塔》有感作文(2)

自從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受益匪淺。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自己掙到路費後,獨自一人旅遊全歐洲的是,表現了烏塔機智勇敢、聰明能幹。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當時深受感動。拿自己跟烏塔比,我慚愧不已。一個人去旅遊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我都快十二歲了,可除了上學以外,我從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因此,我一個人不敢到爺爺家去,不敢到外婆家去。

“六一”那天,是我的生日,爸爸為了慶祝,給了我10元去買零食。可我不敢自己去,非要姐姐陪我去,而姐姐不願意去,我就說:“我不知道買什麼零食,要是買得不好吃怎么辦?”這樣一說,姐姐就只好陪我去。

烏塔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們自由地玩耍,而我們的父母呢?他們對我們過分的寵愛、溺愛,他們把我們寵成了霸道、自私、嬌氣的“小皇帝”、“小公主”。是他們很少給我們鍛鍊的機會,久而久之,我們便享受慣了。

親愛的家長,我們知道你們的用心良苦,更能理解您那偉大的愛。可是我們有翅膀,請您不要把它折斷,我們會自己行走,請您不要總是扶著我,我們想像雄鷹一樣在藍藍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請您不要把我們的理想破滅。

我們是明天祖國的棟樑,不光要學習好,還要學會獨立,這樣,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強大。

四年級:秦小櫻

讀《烏塔》有感作文(3)

今天,我學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文章主要寫14歲的德國少女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表現了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有對生活的熱愛。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們的表現為何截然相反呢……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迷惑不解!經過認真閱讀,細心揣摩與體會,我終於解開了謎團: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了曠世奇寶,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見不著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裡怕丟了,含在嘴裡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長對子女們的態度;而外國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所以孩子們才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裡,我不知不覺地當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疊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就連我參加活動,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放心,一千個不同意。我都已經10歲了,你們還要包到什麼時候呢?現在我乾起家務真是笨手笨腳的,甚至火柴也不會劃。有一次,我到李月家裡去玩,一進門,就看見還有許多同學也在那兒,我們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後,她留我們在她家吃中飯,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吃著吃著,門鈴響了,李月開門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著對我說:“怎么,還在這兒吃飯呀!飯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尷尬,人家還以為我到哪兒也離不開家長呢。望著同學們個個抿著嘴的笑臉,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個縫隙鑽進去。

家長們為什麼這么不放心我們?咱們還是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學一起去看望黃飛翔,誰知還沒到黃飛翔的家就遇到了三個壞人,同學們嚇得驚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無頭蒼蠅一般,最後,誰也沒去成。通過這件事,更體現出我們的有勇無謀。與課文中那位膽大心細、有主見而不盲從的少女烏塔真是相差甚遠。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要像烏塔一樣膽大,細心,這裡並不是說要我們也一人遊歷歐洲,而是要在學習與生話方面克服依賴思想,提高獨立意識、生活經驗和自立精神,不要讓我們成為溫室里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更不要讓我們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家長們,請你們放開鳥籠,讓您的兒女們也像海燕一樣迎著風浪展翅飛!

四年級:王樂琦(女)

讀《烏塔》有感作文(4)

“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不會相信。”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思緒萬千,一時到了萬丈深淵的谷底,一時又到了直插雲霄的高峰。

讀了這篇文章,我才發現中國的父母太嬌慣孩子。中國孩子在生活方面遠遠次於外國孩子。外國孩子雖然他們家裡很富裕,家長也讓孩子從小打工,得到鍛鍊,長大之後能夠應付這五花八門的世界。而中國呢,孩子就是小皇帝,小公主,想怎樣就怎樣。家長對孩子是百依百順,卻忘了這樣做的後果。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男孩,父母什麼都替他做,他只是一味的學習,最後他考上好大學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辭學回家。

中國的父母們,你們也看到了,不如放手讓孩子去搏一搏吧!

廣東廣州海珠區後樂園街國小四年級:謝佳靈

讀《烏塔》有感作文(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名字叫《烏塔》。

本文主要講了一個年僅14歲叫做烏塔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並且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遇的事情。

我覺得烏塔身上有我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如: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裡來。”的時候,

我覺得烏塔很熱情友好,可我連平時去別人家裡做客時,都不會和別人打招呼。

我以為烏塔是用她爸爸媽媽的錢去旅遊,而且只是單純地去玩一下而已。但當我讀到後面才知道,烏塔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她先在家裡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她每個周末去幫餐館和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原來,烏塔的旅費是自己掙的,她為這次旅行做了充足的準備,這說明她的自理能力很強。可我每次要出去的時候都不會先換好衣服,搞得別人要出發了的時候卻還要等我一個人。

烏塔去了一個地方之後又做了什麼呢?我繼續讀了下去。原來,烏塔每到一地就會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以免讓家人擔心。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一件事:以前,我的同學姚雨軒在外面的培訓班裡學習很優秀,培訓班裡的老師對她說:“雨軒,這次我們要去深圳的一個地方玩,你很優秀,所以我們想要讓你邀請另一個同學跟我們一起去那玩,可以嗎?”姚雨軒邀請了我,我很高興,可媽媽卻不讓我去,說我照顧不好自己。結果,我和姚雨軒錯過了這次機會。讀了這篇文章,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請讓我們獨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烏塔一樣學會獨立,我們不想做溫室里的花朵,我們要做展翅高飛的雄鷹!

四年級:樂觀雪公主

讀《烏塔》有感作文(6)

最近,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課文講了一位14歲外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我非常羨慕烏塔,同時又很慚愧,自嘆不如。

我把課文讀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把自已和進行比較;我有這個能力嗎?沒有!我有這個勇氣嗎?也沒有!我們中國孩子為什麼不能獨自出門旅遊?我們為什麼不能發廣告單掙錢呢?我們怎樣才能掙到出門旅遊的費用呢?

在家裡,我極少做家務,每當我想幫媽媽做點什麼,可媽媽總說我太小,等長大再乾;我要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媽媽總會不停地問我:“摔傷了沒有?”晚上睡覺還不讓我一個人睡,說我怕黑;過馬路一定要拉著我的手,從不讓我一個人過馬路;每天上學,放學甚至連背書包的事也被他們代勞了……不知不覺中,我們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遇到困難,我們不是逃避就是把問題扔給父母。變得懶惰、膽小、不自信,就像溫室里的花,不能見風雨。

在中國,有些考上大學的學生,因為不會洗衣服,整理衣服,不會又疊被子而被輟學或自殺;有些大學生把髒衣服郵寄回家讓媽媽洗;有的人以為人父母,嫌工作累,工資低,在家裡當“啃老族”。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滴自已的汗,吃自已的飯,自已的事情自已乾。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來充實和磨鍊自已,讓自已變得自力自強主見,變得勇敢、自信。爸爸媽媽,請給我們機會吧!

四年級:季韓鵬

讀《烏塔》有感作文(7)

今天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感觸頗深,不由地在心中佩服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一個年僅14歲的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

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理能力強生活經驗豐富做事有主見……可我呢?我不僅連遠門都不敢出,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意自己回家,每天放學要么就是爸爸媽媽來接,要么就是自己搭車回家,更別說是遊歷整個歐洲了。而烏塔卻獨自一人遊歷了整個歐洲,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而且她還很勇敢。他見了陌生人並不是慌慌張張,而是有禮貌地問候別人。可我,遇到陌生人,像見著魔鬼一樣,要么大喊大叫,要么哭爹喊娘。烏塔她為了掙旅費,每個星期還去幫餐館和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可我卻只知找爸爸媽媽要錢,而且一天就把錢花光了,也不攢起來。烏塔曾說:“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的世界總不完美。”我寫完作業後,就看一會兒電視,看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而烏塔做完作業後,並沒有看電視玩耍,而是閱讀其他國家的書籍。

通過學習這篇文章,讓我收穫不淺,我下決心,以後不再做家中的小公主,也不讓父母過於溺愛,而是以烏塔為好榜樣,學習他的種種優點。

四年級:鄭欣月

讀《烏塔》有感作文(8)

上周,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遊玩歐洲的故事。文章最後針對中國的父母與德國的父母對孩子採取的不同愛的方式,提出了怎樣愛孩子的問題。在我認為如果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在中國,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天天依賴著父母。在國外一、二歲的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小心跌倒,父母即使在旁邊也只是說兩句鼓勵的話。最終還是孩子自己爬起來。

在中國如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父母那怕有再重要的事情要辦,都會跑過去扶起孩子。拍拍孩子身上的灰塵。

雖然在中國少有幾個能獨立的孩子,可卻被父母“關”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整天只能從電視上了解外面的世界,沒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說讓孩子獨自出國旅遊了,就是讓孩子獨自去趟公園家長就不同意。在孩子的眼裡天下無賊、無強盜;但在大人們眼裡壞人太多了,似乎所有的壞人都瞄上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才的安全,他們讓孩子們的童年沒有歡樂,讓孩子永遠在自己的翅膀下長大。

親愛的家長們,我們知道您的用心良苦,更能理解您那偉大的愛。可是我們有翅膀,請您不要把它折斷,我們會自己行走,請您不要總是扶著我,我們想像熊鷹一樣在藍藍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請您不要把我們的理想破滅。

四年級:陳楊陽

讀《烏塔》有感作文(9)

今天,我讀了烏塔一篇課文,課文寫的是一個14歲的女孩一人游歐洲,她獨立自主而我們就像被關在籠子裡快窒息的小鳥,我們是多么渴望能夠在窗外的藍天上自由的飛翔。家長愛我們,但那是溺愛。

我知道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家院子裡有一個大姐姐,她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但因為在家裡,她不整理房間,不洗自己的衣服,也不和別的小朋友溝通,家務事她也一概不管,她媽媽只讓她學習,星期六、星期天她媽媽也不讓她幹家務,只讓她上補習班,所以她成了十足的書呆子。她去上大學,不會自己洗碗,不會自己疊被子,但別人都會,她就有了別人什麼都會,而我卻什麼都不會的心理,她自己因為承愛不住壓力,所以精神失常了。

我要告訴和我同齡每一個人的家長,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孩子有自由的空間,那么,中國的孩子也能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自力自強。

陝西省銅川市七一路國小四年級:袁一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