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為題四年級優秀作文

:爺爺記憶中的路是一條鄉間窄窄的小土路,媽媽記憶中的路是一條鋪滿磚石的路。一條路見證與陪伴了一代或幾代人的成長。

我的老家在太倉,每逢周末,我們全家人便會開車從園區回太倉。長長的幾十公里路卻只要短短的幾十分鐘,這要得益於道路的四通八達。作為00後的我是幸運的,記憶中的路永遠是寬闊的,而見證過歷史過往的老一輩或青年一代,他們的記憶中的路卻又是一番景象。

爺爺記憶中的路是一條鄉間窄窄的小土路。

他們的小時候基本沒有馬路,多的是一條條鄉間的土路,小路彎彎曲曲,連著東邊村和西邊村。土路兩旁是一間間低矮的平房,那是他們的家,坐在家門口便能和走過小路的鄰居聊著家長里短。他們最怕雨天,土路就會變得泥濘不堪,很多人怕弄髒鞋子,情願光著腳走,可一不留心,還是會摔個“底朝天”或者“狗啃泥”,全身髒兮兮。

媽媽記憶中的路是一條鋪滿磚石的路。

她們童年常常奔跑於鋪滿磚石的路上,你追我趕,有時候跑累了,就坐在路邊擺弄著石子,消磨時光。路兩旁是工廠,等著爸爸下班,坐在腳踏車的后座,一路“叮叮噹噹”顛簸在磚石的路上,震得屁股發麻,媽媽便哈哈大笑。每當雨天,路上便多了一個個小水坑,騎著腳踏車繞過小水坑,走出一條彎彎曲曲的“S”型線路。那時候,媽媽的願望很簡單,路能平坦些。

而如今,小土路和磚石路早已成了“稀罕物”,遍布全國的是四通八達的交通道路。不但有寬闊的地上馬路,更有地下的軌道交通,無論你在城市的哪個地方,無論你想去哪個地方,都能快速方便的到達。

一條路,見證與陪伴了一代或幾代人的成長。路的不斷變化也讓人們見證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在未來的時光里,我們00後將是建設發展的主力,我們會沿著前人的道路,去走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作者:虹橋四(5)班 顧翛然

指導老師:金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