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岩古鎮寫生記

這次的寫生活動開始了,大家拿著速寫夾、筆、凳子一路跟著齊老師來到夫妻樹旁邊。

幾家農戶旁有兩棵粗壯高大的黃角樹聳立在石橋兩岸的河邊,無數的樹根纏繞在枝幹上,幾串不知名的翠葉掛在樹幹上,看起來虎虎有生氣。茂密的葉子掩映著燦爛的陽光,在樹蔭下陽光仿佛變成了綠色,那迷離的光點像一個個小精靈在樹葉上跳舞。為什麼取名叫“夫妻樹”呢?因為它們的根在橋底那裡連線了起來,不僅它們連線起來了,更是把兩岸村民的心連線起來了。

我展開收縮椅,把紙夾在速寫夾上,用心地觀察了一會兒,在紙上比了比大概的位置,便提起筆輕輕鬆鬆地畫起來,齊老師說:“畫時要慢,拙筆要松,線條要靈活、流暢、穩當,心要平靜,這樣才能把畫畫得好。”我按照齊老師的步驟做,一筆一划地畫著,把樹的粗糙,樹的茂密,樹的久遠。只把看到的,想到的都畫出來。每根線,沒個點都發自於我的心,用我的心給予了線條生命,它能讓樹在畫上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雖然那些筆墨在生活中那么的不起眼,只要把它組合起來,一定會有超出想像的豐富畫面。

第二天一早,我們拿著畫板、工具箱、收縮椅跟著齊老師來到一個古老的四合院。

四合院東面是一座禹王廟,廟的頂上有兩條金龍在搶一顆珠子,黑瓦均勻的鋪在廟頂。廟口左右兩邊立著兩根高大的紅漆柱子,右邊的柱子一條金龍盤鏇而上,左邊的柱子一隻鳳凰展翅欲飛。廟的正中央,盤坐著一尊高大肅穆的金色如來佛,一個和尚坐在如來佛前,閉上眼,虔誠地敲著木魚,那聲音特別清脆。廟前有三座金色的神仙的塑像,臉上露著和藹可親的笑容,手裡分別拿著拐杖、如意、仙桃。

我仔細地觀察著這座禹王廟,注意著每一個細節,隨後用手比了比大概的位置,便拿起柔順的毛筆,往墨盤裡沾了足足一大口墨汁,提起筆揚揚灑灑般揮毫潑墨,邊畫邊注意著線條的粗細、深淺、乾濕的變化,靈活運用筆的方法想著怎樣能更有靈氣,更生動,更讓寺廟活靈活現。一會兒,畫就被我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地把畫下來,瀟瀟灑灑的畫卷栩栩如生,最後一筆畫龍點睛。這么一張完美的畫展現在前。一根根線條被我的心賦予了生命,生動地在畫上跳舞、玩耍,讓畫也有了生命,每筆都是用心換來的。我欣喜地看著這幅畫,自己特別滿意。

只要筆、墨、水有變化萬千,方法合適,那么畫也會傑出精彩。

晚上,是偏岩古鎮村民的新年,他們用篝火晚會以此慶祝。我還未走到,一股氣溫的灼熱散發而來,整個鎮都瀰漫著熱氣,裡面夾雜著一點點微微的木香,還有鄉親們的熱情。

走到跟前,一堆龐然大火熊熊燃燒著,寬長達2米,形成一堵兩米多高的火牆。中心鮮紅色,外面焦黃色。鄉親們一個個手拉手圍在火堆邊歡樂地跳舞,開心得不亦樂乎!我和幾個朋友站在旁邊不敢進去,突然一雙大手把我們拉了進去。我抬頭,是個陌生的,有朝氣的老奶奶,她說:“來,妹妹,一起跳嘛!”我跟著他們一起跳起來。

可天偏偏在我們興奮高潮時起了風,大火里飄出無數火星子,向舞台四方傾灑。風往哪邊飄,那的人怕火星子掉到身上,便抱頭跑開。搞得舞會斷斷續續的,有些人就一走了之了。我仍跳得很興奮,臉燒得像個蘋果似的,紅彤彤的。一塊手指頭大的火星子飄到我右邊姐姐的身上,她竟茫然不知。不過她很幸運,火心子落在她身上就滅了。但我更幸運,幸好是火心子在半空滅掉後,化成灰飄才進我的眼睛裡。

一隻只手連線著鄉親們美好的願望,更連線著鄉親們純潔、樸實的心。

寫生最後一天,我背上前一天的工具來到四合院龐邊。這裡有幾座古老的房屋,有許多年歷史了,特別能表現出古鎮的久遠。屋頂上的黑瓦,一些較為整齊,一些早已破碎。白牆上定了幾塊斑駁的木板,下底還沾上了灰色的一些油漬。雖然破舊,但能從它的深處感受到獨特的韻味。

那每一處細紋,每一處牆角,每一處細節,每一處破爛……都讓人感覺到鎮子的古香,古色、古韻、古味。鄉親們純潔、樸實的心靈更是美好。

我提筆為古鎮畫出幾筆精美的線條,為古鎮點下最後的讚歌。線條扭曲著腰身,為古鎮跳下最後的舞蹈。我繪上顏色,讓古鎮也有生機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