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書的故事國小作文:我與書共同成長

高爾基曾經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也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現在我們也正用這些話來教育子孫後代:“書讀好了,才會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才會有更好的發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我和書的故事作文,供大家參閱。

我把書弄丟了

一天中午是個烈日當空的天氣,我和媽媽吃完了飯,就坐公車上新華書店。

我們到了離書店最近的一站就跑下了車。感覺大冬天的,怎么這么熱呀,走呀,走呀,我看見有人吃冰淇淋,好想吃喔!就勸媽媽買一個,沒想到媽媽微笑著爽快的說,如果哪裡有賣的我們就買。我就邊走邊找,走呀走呀,我們看見有賣冰淇淋的了。就跟老闆娘買了一個兩塊的冰淇淋,一邊走一邊吃,可真是愉快呀!!

我們在新華書店裡看了一會書,選了三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些書可真是有趣。

買好啦書我真是迫不及待的想看,媽媽說現在回家看。在車上我就開始心情激動起來,怎么也平靜不下來。我把書放到座位上。要下車了,我急忙跑了下來,等車走了,我才發現自己的書不見了,就馬上往前追,追呀追呀,公車剛好到了終點站,我停了下來,嘆了口氣,真是幸運!!要不然就不知去向了。我拿著書氣喘吁吁的,和媽媽陸陸續續的走回了家。小朋友們你們可不要把書弄丟了,那樣不一定有像我那么幸運喔!

騎車借書記

今天,我進行了一次“驚險的腳踏車之旅”,過程是這樣的。

每個學期考完試,我和爸爸都要去圖書館還書、借書。這次我突發奇想,對爸爸說他騎他的電動車,我騎我的腳踏車。我只是試探性地隨便一說,沒想到爸爸真的答應了。

於是,我倆裝好書,推著兩輛車子,下了樓。第一個目的地——逸夫圖書館。爸爸讓我先騎,可爸爸的電動車還是追了上來,而且超過了我好大一截!我的速度也不由得快了起來。路上車不是太多,而且選的這條路減速帶也不怎么多,但我的技術不是很好,所以遇到邊隙窄的減速帶,我一般都是從上面過。師大這修新的舊的不拆的“1+1”式減速帶,可讓我吃足了苦頭。到了逸夫圖書館,我先鎖好車子,然後才跟爸爸進去還書。爸爸說,在這兒先把書還了,然後帶我到新校區知行學院圖書館看看。

還完書,我和爸爸前往第二個目的地——新校區知行學院圖書館。同樣,還是我先走,但不到一分鐘,爸爸就追上我了,和我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大,我不得不騎快點兒,以免爸爸在視野里消失。前面有一群學生,我在這兒追上了爸爸。騎到師大正門,爸爸停在那裡等我。這裡要過馬路,我下了車,跟隨爸爸過了馬路,又沿著路邊騎。騎到一個轉彎路口,我跟隨爸爸騎在右邊,但距離越來越大,我只好加快速度。幸虧爸爸穿的是紅色棉衣,比較醒目。到了新校區圖書館,我想:借完書,應該輕鬆點兒了吧!

借完書,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由於借的書太多,爸爸的車筐裝了一包書,踏板處平台上還放了一包書,還沒放完,所以我的車筐也裝滿了書。在回程上,我感覺比來時還吃力,還沒出新校區大門呢,小腿已經有點酸了。但回家時走的是另外一條路,比較近,是從北門進的。

不過,回到家,我望著借來的一堆書,暗自想:雖然騎腳踏車很累,但為了這些書,這點兒辛苦還是很值的。

這就是我一個“嗜書如命”的故事。再說,此次騎車去借書,既收穫了一堆“人類進步的階梯”,又鍛鍊了我,這不是一舉兩得嗎?今天真是收穫頗豐呀!

書韻

高爾基曾經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也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現在我們也正用這些話來教育子孫後代:“書讀好了,才會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從古至今,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讓無數人功成名就……

小時候的我,識字並不多。每天晚上媽媽讀的童話故事便是我童年的最大樂趣——我為小美人魚的無私奉獻既感動又惋惜,為白雪公主所受到的繼母的毒害不解,為賣火柴小女孩的逝去感到憂傷……這些藏在我書中的小故事,是我童年夜空中的一顆顆閃亮的星星。

漸漸的,我長大了,也試著讀一些名著,如:《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與童話截然不同的是——這些名著主要向我們介紹了某個時代背景發生的事和人物的故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給人一種自我反思的境界……如果說,童話是我人生中一顆閃亮的星,那么這些名著便是我成長中必須的一味良藥。

現在的我,正想著書籍不同的區域進發,尋找著不同的內心,挑戰著深處的自我——他讓我明白了人生的價值。

從古至今,從落後的舊石器時代到現在發達的21世紀,書籍是一切的源泉,是一切的動力,它推動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可以說,是為人類帶來的好處,是無法估量的。

書伴我成長,書陪我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