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

我們從國小一年級就開始念詩人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吃了將近xx年的白米飯,可是只有親自體驗到乾農活的辛苦,才會覺得白米飯的香甜。

前幾天,我和媽媽回到外婆家去幫他們收穀子。說是收穀子,其實我們兩個什麼也乾不來。媽媽就去給大家做飯,我呢?去吃飯唄!

老天爺也真是懂事。剛剛下了幾天的雨,天氣十分涼爽。知道大家要開始勞動了,便給我們帶來了晴天。

下午兩點鐘,收割戰鬥開始了。

現在的收割因為更加機械化,所以也輕鬆多了。只要有鈔票,一切都好辦。地里的莊稼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搞定了。別以為這樣就大功告成了,剩下的事還多著呢。接著考驗人體力的時候到了——搬穀子。

地里散落著幾十袋剛剛打出來的穀子。哥哥開始的時候用“擔”。扁擔兩頭吊著兩袋穀子,我看見哥哥挑著兩麻袋穀子搖搖晃晃地沿著窄窄的山間小路走去。後來哥哥採用“扛”的形式,拉著麻袋的頭尾就扛上了背。到了院壩里,他就顯得有些體力不支了,順手就將背上重重的麻袋滑到地上來。然後拿起放在地上的水杯,喝了幾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又扯了扯後背的衣服,在原地歇了一會兒,才回到地里繼續幹活。接著外婆、舅舅也開始扛著麻袋往回走,看他們痛苦的表情就知道這項活可真苦!

廣東橫陂中心國小四年級: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