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螞蟻觀察日記模板匯總五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十月五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在早上抓到螞蟻后,我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我的第一次觀察。

我發現,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有三對足,兩根觸角,頭上有一對口器,腳長在胸上。

為了方便觀察,我將螞蟻放在透明的玻璃杯里。但是它居然沿著平滑的杯壁爬了上去。

螞蟻在爬的時候,一會兒轉圈,一會兒又上又下,一會兒大螞蟻把小螞蟻踩在腳下,盡顯“山大王”的威風。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我家院裡有許多黑螞蟻,我已經觀察它很久了。

第一次是在花壇里,我發現它們把洞穴造在地勢高的地方,有時候,我會給它們餵很多食物,比如:小飛蟲,食物碎米等。她們興高采烈地跑過來吃的津津有味,有時候,食物太大了,就放在洞外由許多螞蟻看守,或者直接咬碎,一小塊一小塊地搬回倉庫。我感覺螞蟻比人類還細心啊,為了給自己儲存足夠的食物,辛勤地尋覓和不怕累不怕髒地搬回自己的“家”。

螞蟻吃東西的時候都是群攻,我覺得它們是為自己而咬獵物的,要證明它們團結,我做了個小實驗:用一個小土塊壓住一隻小螞蟻,一會兒,我驚奇地發現一群螞蟻向小土塊方向速跑過去,它們費勁力氣把土塊挪開,救回了自己的同伴,然後親吻它,讓受到傷害的螞蟻安穩情緒,慢慢地走回洞穴。

一個嘴巴尖尖,頭上有一對觸角,全身不到1厘米的小生靈,它們是那么團結一致,我們人類要學習螞蟻的團結精神,千萬不要相互傷害,千萬不要看不起小小的螞蟻,它們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系列之一:初入新家

星期天,我和媽媽在瓦嶼山上抓了6隻山螞蟻,放在我的螞蟻工坊里養著,當我的觀察實驗品。

這是一群山螞蟻,其中5隻為同一種類的大個子螞蟻,渾身上下長著極有偽裝性的“枯葉黃”,脊背上有兩排齒狀的身甲。我叫它們為“大個子”;另一隻屬於不同種類,個子相對小些,全身烏黑鋥亮,頭呈倒三角形,一對粗大的觸角象電視天線一樣,整天不停搖擺著。我叫它“小個子”。它們體形比一般的螞蟻大十幾倍,六條腿特別長而且有力,跑起步來健步如飛。別看它們長得大,膽子可小了。

一進工坊,螞蟻們立即四散開,驚慌失措地到處亂跑,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過了一會兒,螞蟻們才稍微平靜下來。“大個子”們都聚集在工坊的角落裡,相互急促地磨蹭著觸角,好像密謀著一起“越獄”,而“小個子”卻遠遠地獨自一人,急切著尋找著出逃的機會。商定片刻後,“大個子”們便四散開來四處尋找可以出逃的洞。結果找了半天,洞倒是有,只是太小了,不可能鑽出去。眼見出去的希望太渺茫了,它們只好定下心裡不再四處亂竄,無奈地在工坊里住下了。都說不同種類的螞蟻會因為身上的氣味不同而爭鬥,可“大個子”和“小個子”卻在我的工坊里相安無事。

我一看,心裡樂開了花:“螞蟻最喜歡吃甜食。我得安撫安撫這些小傢伙。”我從廚房拈來些白糖,小心翼翼地打開蓋子,放入工坊中,生怕一不留神把一隻螞蟻給弄跑了。糖放入工坊後,我仔細觀察著螞蟻的一舉一動:糖晶粒在工坊的水汽下慢慢融化成一汪水漬。有一隻螞蟻不經意地經過這兒,敏銳的觸角一下子探測到空氣中的甜味,它興奮地俯下身去舔了一口。它一邊歡快地吃著美味,一邊大幅度地搖動著觸角給同夥傳送信息。哈哈,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螞蟻可真夠講義氣。不一會兒,糖水處聚集了全部螞蟻,它們都一個個依葫蘆畫瓢,咂巴咂巴喝起了甜甜的糖水。美味讓它們完全忘記了失去自由的痛苦。吃飽喝足後,它們每位的肚子都撐得好像一個個迷你桌球,一動不動地趴在果凍似的營養膠上享受著“陽光浴”。

看來,螞蟻很善於適應環境。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我發現了一個小螞蟻窩,小螞蟻都在它們的家門口尋找著什麼,因為不知道它們到底乾什麼,我索性就蹲下來看它們的行為了。

小螞蟻長的怪怪的,頭很大身體卻很小,大大腦袋上安裝著兩根細小的“天線”,細細的腰身後面還拖著一個大尾巴。這時我發現有一隻小螞蟻身上背著一個比自己身體大兩倍的蚊子。原來是群覓食的小螞蟻啊!

我迅速跑到屋裡拿了一些麵包屑,撒在小螞蟻窩的周圍,剛撒下不久,一隻小螞蟻就發現了,它叫來了很多朋友一起搬食物。有些大的麵包屑搬不動,它們就齊心協力一起抬。有的時候食物太大,搬不進洞口,它們就會把食物一點一點的咬下來,再抬進洞中,然後繼續。有時食物太重小螞蟻會和食物一起翻倒又立即爬起,反覆好幾次,但它們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歷盡千辛萬苦,直到搬完為止。

這群覓食的小螞蟻讓我明白了團結合作才能讓我們做事情做得更快更好,我們應該向小螞蟻學習。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大家都知道螞蟻,它有六條腿,每條腿上都長著一排鋒利的鋸子,現在就讓我們觀察一下這小小的生物吧!前些天,爸爸帶我到旁邊的小河釣魚,爸爸垂釣,我帶去了一塊麵包,邊釣邊吃,地上有許多麵包屑,又白又小,突然,一顆麵包屑動了一下,我並沒有在意,接著,又有許多麵包屑在動。咦!我是不是眼花了呢?連忙叫來“專家”,爸爸見了,卻哈哈大笑:“你撥開麵包屑看看!”我半信半疑地撥開麵包屑,呀!原來是一隻只螞蟻。於是我開始了觀察螞蟻的旅程。

回家後,我把一小塊麵包放在門口,準備等候“貴賓”的到來,過了一分鐘,沒有螞蟻;過了五分鐘,還是沒有,在我想打退堂鼓的時候,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一隻螞蟻來了,可它並不著急,而是跑了,我急忙追上去,喔,原來它是回巢搬“救兵”了呀!我又拿來放大鏡觀察,不一會兒,小螞蟻率領了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前來救陣。你拉,我扯,你推,我拽,終於到了洞口。啊!食物太大,洞口太小,這可怎么辦?放心,螞蟻們自有辦法,它們派了幾名小兵爬上麵包,揮刀砍下,一小塊麵包就那么輕輕鬆鬆的給切下來了,一隻螞蟻就把這小塊搬進了洞裡去。就這樣一塊塊的切,一塊塊砍,一刻鐘過了,還剩一大塊,可那幾位小兵似乎越乾越有勁,更加努力地切。終於,一名小兵體力不支,倒在了戰場上。又一名小兵倒了,一名,又一名……,越來越多的螞蟻體力不支,更多的小兵繼續切。終於切完了,體力不支的那些小兵恢復後立馬將食物搬進巢穴。可是老天爺似乎在與它們作對,下起了大雨,螞蟻們也不慌手腳,又走進螞蟻巢將已經搬好的食物拿出,排著隊消失在大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