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作文4篇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一)

不是每個人的成長曆程都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不是每一段心路都會有貴人為你撥開雲霧,通達了悟。那些遺留在心裡的困惑和陰暗,揮之不去,凝結成黑壓壓的烏雲,遮蓋住我們原本明亮無染的心空。

前一段日子,外表的平靜下,實則一直很痛苦,度日如年。在家裡的時候,我知道我是誰,我是爸爸媽媽的女兒,是他們的希望。在中學的時候,我知道我是誰,我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精益求精是我們奮鬥的口號。而在大學,衡量一個人得標準變得多元,再想為自己標記一個閃亮的標籤很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隨著人潮不自覺的走著,解開各種身份的束縛,我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我想,也許我的外表可以代表我,於是開始關注自己的著裝;也許我的工作可以代表我,於是積極參加社團,想在忙碌中體會自我的存在;也許成績可以代表我,於是勤啃書本,為成績單上的分數下力氣。可是當我閒下來,獨處時,還是會感到空虛撲面而來,我不快樂,這是為什麼?伸出雙手想去抓住自己卻落空,我到底是誰?

“我有一副身體,但我並非自己的身體。我可以看見並感覺到我的身體,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見以及被感覺到的,並不是真正的觀者。我的身體也許疲憊或興奮,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輕鬆,但這與內在的真我全然無關。我有一副身體,但我並非自己的身體。

我有情緒,但我並非自己的情緒。我能覺察出我的情緒,然而凡是可以被覺察的,並不是真正的覺者。情緒反反覆覆,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情緒,但我並非自己的情緒。

我有思想,但我並非自己的思想。我可以看見與知曉自己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來來去去,卻影響不了內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並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僅存的純粹的覺知,是所有思想,情緒,感覺與直覺的見證。”

這是曾經台視知名女主播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的一段話。對於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你可以理解為你是一個歷經幾世輪迴的古老靈魂與肉體精神的融合;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是可以感受,觀察,檢驗自己思想情緒的一種覺知,我們擁有身體,身份,甚至思想,可我們不是他們。這其實是換了一種更高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當我把自己定位為駐紮在身體裡的覺知,藉助身體,身份等來體驗這個世界,突然發現以前的一些問題不再是問題,只需正確對待自己的得與失,不因為外界的褒貶而喪失對自己的信心。有錯改錯,就事論事,絕不將對事情的看法變成對自己的人身攻擊。因為任何一種身份都代表不了我自己。

書中還講到,每個人在剛剛出生時,都擁有喜悅平和的心境,偶爾會有情緒,會哭會鬧,可是情緒來得快走得也快,不久又會回到喜悅的狀態。這就是我們最初的模樣,是我們最真實的自我。沒有吃過糖的孩子不會留戀糖的甜蜜,正是因為我們曾經喜悅滿足,長大後就不停的抓取外在的事物,抓的盆滿缽滿,擺到自己面前,試圖讓自己快樂滿足。然而我們的心就像一系列同心圓,我們的真我是最中間的那個圓,而身份,情緒等等,是外面的同心圓,將我們與真我的喜悅平和層層隔離。我們太執著於外物,反而遠離了真正的快樂。

其實錯不在我們追求外物,不是要我們不食人間煙火,而是不要過於追求。太執著於外物,對事物就會起分別心,對於那些我們認為極好的就有了強烈的欲望,將自己的情感全然寄托在外物上,患得患失,找不到真正的喜悅和平,也看不到生命的豐滿充盈。並且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感受到生命的重心,有強烈的方向感,不至於在高度繁華的世界裡,淪落為一個不知道自己是誰,要乾什麼,要到哪裡的窮忙族。

寫的這些,其實只是書中內涵的冰山一角。我在書店看到時,以為它只是空講道理的勵志書,然而翻開書,卻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精彩世界。它解開了我的很多困惑,讓我相信,與它的相遇,實在是一種美好的緣分。

沒有人可以給我們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也沒有道理可以徹底讓我們覺悟。因為這個相對的世界,沒有絕對的道理。但是,對於初入心理學、心靈修正的人,把這本書比作靈修地圖,是不過分的。只是每個人可能選擇不同的主幹道。另外,覺得原來很多宗教里的東西,被越來越明確的證明為是合乎科學的,比如說,心想事成,臣服態度,祈禱時的能量場變化……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二)

為什麼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為什麼我不快樂?我該如何當自己生命的主人?”想必很多人都這樣問過自己,在都市生活中的我們常會感到迷失和疲倦,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而這本書則掀起了對心靈探索的高潮,書中涉及很多對心、追求的探索,對幸福的定義,對生活的態度。

書中描述女主人公與一位老人的談話,中間穿插些結合生活的小故事,有的涉及工作、情感、性格、人際關係,這是一本“現代修心書”,作者用身體、情緒、思想、身份認同這四個層次,提供者在生活中身體力行書中的種種建議,讓讀者獲得身心的療愈,作者用心良苦,在字裡行間,用心與煩惱的人們耐心交流。書中的老者是智慧的象徵,意在告訴讀者要善於和自己內心深處的智慧老者交流,拋開世俗現實世界的困擾和面具,發現潛意識裡真正的自己。

你可能在忙碌中漸漸忘了自己追求生活的最初動機;你可能帶著面具遊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在遇到挫折失敗後不願面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你窮盡一生追求的可能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費盡心思爭取的可能最後使你失去了快樂,現在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每一個人都無所適從,而這本書恰恰指明了方向,要看得清內心深處的自己,我們所追求的“愛、和平、幸福”才有意義。

“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在書的最後,老人這樣鼓勵著主人公,如果我們耐心剝開它們一層層的外殼並且將這些禮物細細品味,那么生活將會是另外一番風景。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三)

人生,是一條漫漫的道路,路的兩旁有著各色各樣美麗的風景,路的中間有時會出現險惡。人,行走在這條路上,無非就是想尋找這眾多美麗風景中的至美。同時,想盡一切辦法來化解旅途中的險惡~

然而,這條路上最美的風景究竟在何處,我們該如何去尋找,我們該如何去避開路上的硝煙炮彈。其實,我們所尋找的最美麗的風景,不過就是快樂。但真正的快樂並不是那么容易找得到的。讀了《遇見未知的自己》,我了解到我們在尋找自己的人生,自己想要的快樂時,經常找錯方向了。因為我們尋找的地方,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去尋求解答和快樂。但,結果卻是徒勞無功。原因就是:我們找錯了地方。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以一位都市白領階級的女性為主角,經由我們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種種事件,逐漸把眼光從外在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進而發現我們大多數人竟然都不是逐漸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緒的奴隸。所以,難怪我們無法獲得我們想要的人生。

現代社會,拜金風氣盛行,個人主義,權利主義層出不窮。為何會有如此浮誇,奢靡的社會現象呢。歸根到底還不都是人們腦子裡那一股可怕金錢權欲觀主宰了人們的頭腦,這些人早已經被這種思想所束縛,成為甘願被其奴役的奴隸。

人們所追求的權利,金錢等東西,最終目的還是在追求喜悅與內心的和平。可是,並不是每個人的這些追求都能夠實現。相反地,很多人的這些追求都落空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是讓很多人想不通的事情,明明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辛酸,那么多汗水,可是最終還是一無所有。然而,你知道真正的原因么?真正的原因是:你失落了真實的自己~

換句話說,就是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嗎?比方說:當你是一位學生時,你的學習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考試嗎?是為了對父母的承諾嗎?還是只是為了自己有個好的將來?如果答案是的話,那你就失落了真實的自己!再比方說,假如我問你一個問題:你是誰?你的回答會是什麼呢?是直接說你的名字嗎?是說你的職業,或你的興趣,愛好,出生地`````嗎?如果你的答案如此的話,那么你真的失落了真實的自己了~

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只是一味地隨波逐流。就是因為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浮躁,人們無法確定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只會盲目從眾,急功近利。因此,也導致大部分人在面對現實人生的這種磨難時,無法忍受,自甘墮落!

《遇見未知的自己》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生命試煉來無影去無蹤,無法臆測,也難以捉摸。無論身處因力爭上遊而汲汲營營的快跑階段,或逢人生變故減速慢行的彷徨時刻,或是看盡千山萬水絢麗歸於平澹的躊躇關頭,面臨其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唯有抱持觀照內心,並惜福感恩的心態,一切真相才會自動還原,水落石出。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四)

當初購買這本書,僅僅是因為它的名字——《遇見未知的自己》。準確說來,其實是因為其中的“未知”二字。我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人,有時候也因著自己的不著邊際而困惑,所以,這“未知”二字,著實吸引了我。我常常想,人們對於自己的家人、朋友,往往能稱得上如何了解,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真正考慮自己內心世界的想法?

《遇見未知的自己》給了我一個同自己對話的機會。看這本書的第一遍,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看待若菱,看她在老人的幫助下如何一步步走出困境,重新活出精彩的人生。從若菱的一次次成長,一次次飛躍中,我學到了很多道理。其實,對於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而言,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若菱?若菱之於我們,不過是另一個自己。我們痛苦過、彷徨過、失意過……我們時常感嘆“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卻不曾發現,這諸多的不如意,其實源於我們自己。而我們對於這個“自己”,又知之甚少,所謂“真我”,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參悟得到“愛、喜悅、和平”這層含義?

生活在現代社會快節奏模式下的我們,每天為了名譽、財富、地位等奔波勞頓,卻很少意識到,這些其實都是我們最表象的東西,即所謂的“身外之物”,因此,我們忽視了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即愛、喜悅、和平。在古代,儒家推崇性善論,認為人最初的本性中,深藏大愛。那么,在千百年後的今天,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竟然摒棄了自己的“真我”,將“愛、喜悅、和平”用表象的物質蒙蔽。

這不禁令我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篇名為《房前種樹,屋後栽花》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北大高材生,哈佛女博士,曾在華爾街縱橫職場。然而,在事業的巔峰期,她卻放棄所有,毅然回國,買下一塊地,建一處房屋,房前種樹,屋後栽花。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這種行為,包括當時的我。然而多年之後的今天,在看過這部《遇見未知的自己》後,我明白了,她不過是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定義成功的方式分很多種,這取決於人們的價值取向。但有一種,我將其定義為成功的至高境界,即追求“真我”,追隨本心,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

首先,人活著雖然是一個個體,但卻是生活在多重環境中的個體,我們寓於整體之中,這決定了我們不能僅僅只是一個個體,而是要處於形形色色的“圈子”中。因此我們有家人,有朋友,有老師,有同學……我們寓於一個又一個社會大環境之中。有很多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的內心裡一直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狀態與生活方式。然而,社會的大環境又使得我們不得不顧慮他人的眼光,社會的認同。許多人寒窗數年,刻苦讀書,其實不一定喜歡讀書,或許在懸樑刺股的同時,他們的內心正呼嘯著要衝出現實的桎梏。於是他們忽視真我,壓抑那種尋求“愛、喜悅、和平”的渴望,去追求升學,尋找高薪職位。可能到最後,站在人生巔峰的他們才意識到,歸根到底,他們得到的,無非是地位高於他人時的優越感,同學聚會上被視為焦點的滿足感,親友見面時人人艷羨的目光……這些都是他們前行的動力。可是,這些又都是最為表象的東西,而他們把內心的真我——愛、喜悅、和平藏在了最深處。

《遇見未知的自己》對人生有許多高見,但我們若是以一顆平常心看待書中的一系列看法,不難發現,其實許多事情正是我們所經歷過的,只是一直沒有將其系統地解釋出來。例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實就是書中“能量振動理論”的真實寫照。很多時候,在生活遇到逆境時,我們別無選擇,只好臣服於事實。於是,當我們絕處蓬生時,常常慨嘆“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實,這正是臣服的力量,承認事實最大,而事實,恰恰給予我們最好的回報。

重新審視自己,我認識到,其實很多時候我的心態還是很好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每當生活中有小的不如意,我總會想辦法看到相反的一面。而這些不如意,往往會使我收穫頗多。同蔣方舟老師所說的一樣,“我不曾經歷滄桑”。從小到大,我的人生可以說是順風順水。雖說生在農村,可我並沒有經歷那種寒門學子的艱辛,父母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了我十幾年無憂無慮的求學生涯。如果非要指出我生活中的“大挫折”,我想那便是我人生中的兩次落榜吧。

我第一次“名落孫山”是在20xx年,國中升高中的考試。那一次的考試,說是發揮失常,卻也是情理之中。我本身不是什麼踏實之人,況且是在那個需要張揚的青春年紀。在那個被成為“全市第一學府”的私立學校里,到處是競爭、攀比,學生之間的交談無時不流露著一種發自內心的虛榮。老師之間對於自己學生的攀比,使得那種因學習成績好壞而劃分的等級觀念愈演愈烈,加之那個年紀的學生之間對於各自家庭、財富、地位等的虛榮,使得大部分人活在這種混沌的泥潭中而不自知,拚命地證明自己。而只要取得一點成績,就愈顯張揚,覺得自己從此高人一等。現在開來,還真是天真得可笑,換句話說,是愚笨得可笑。而我本人,恰恰是那成百上千的愚笨者之一。

也正因此,初三時的成績極其不穩定,大起大落。說是落榜,現在中國教育這種大學生遍地都有的年代怎么可能真正讓人沒有學上呢?我不過是從省重點落到市重點。但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塑造出的學校,哪有不將學生分出個三六九等的?我高中的母校向來有個傳統,按照學生的成績高低,依次分為A班、B班和C班。A班的層次,明顯高於其他班級,經過此班級培養出的學生,最終成績可以高於省重點的二類考生。而我,恰好處於不上不下的B班,說不出這是我的幸運還是不幸。

但是,人生有時候真的是一波三折的,往往在你接受了現實之後就迎來了意外的轉機。開學沒多久,班主任老師宣布了學校的新規定——B班成績出色的同學可調動至A班。我當時早已對自己失去信心,根本無心爭取什麼調動機會。但是,我是一個喜歡幻想的人。我時常想,假如自己被調去A班,就會怎樣怎樣。但轉念又告訴自己,是你的早晚是你的,不要被那些虛榮迷失了心智才好,況且班上那么多比你成績好的人(第一次月考的時候我考了全班第七名,覺得好多人比我好太多了。)但是,當命運的轉機真的降臨到我的頭上的時刻,我簡直不敢相信。

我至今仍記得班主任老師找我談話時的場景,也至今都弄不懂為什麼老師沒有調動期中考試的第一名同學而調動我這個第四名。直到老師找我談話時,我才知道,原來老師認得我,知道我的名字。而自從我調動到A班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我的母校從此廢除了這項制度,A班和B班不再實行人員滾動制。所以,我的這次調動,空前絕後!正是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改變,我的人生從此出現轉折,所以,我從那時候起就下定決心,要一輩子感激這位老師(W)。從前,我只當這是命運對我的眷顧,現在,我知道那是我臣服於事實所得到的福報,是我的潛意識給予我自己的禮物,由此我更加領會了書中那句“所以心想事成的第一定律就是,你所嚮往的東西必須命里注定該是你的,或者與你更高的目標是一致的,有利於人類社會的。要不然就是你能深入到潛意識和真我層面,破除人生模式,學好自己該學的功課,解釋你的命運,否則,心想事成,不過是紙上談兵。”誠然,我的心想事成是最後一種。

我的第二次落榜,就顯得問題嚴重多了——高考落榜!而我的分數,還不算很低,能夠考一個好的二表本科了,這自然歸功於本文提到的第一次“心想事成”,然而,因為估分過高,導致我以四分之差與目標學校擦肩而過。現在回憶起來,我當時還真是夠瀟灑了。除了在父母愁容滿面的時候也難過了幾天,接下來我很坦然地接受了現實,很輕鬆地和所有人提出了“我要復讀”這個計畫。除了心裡有點因為即將上大學到又要回高三“吃苦”的落差引發的失落,並無其他想法。於是,我很自然地背起行囊(絕大部分是母親為我打理的),做了一次往屆生,“回爐再造”。

讀完《遇見未知的自己》我才知道,這便也是潛意識的力量。因為我在高三反思自己做的不夠好的事情的時候時常想,若是再來一年,我一定會努力做得如何如何好。而最終,老天真的給了我一次“再來”的機會。事實證明,高考落榜,對我來說,的確是“又賺了一筆”。第二年,我考取了全市文科第十名的成績。回想國中時處處比我強甚至考上省重點的同學,有很多都沒有我如今的成績。因此,我由衷地感激命運里出現的兩次“柳暗花明又一村”。“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句話我一直堅信!

最後,我想說一遍文章結尾處老人給若菱的那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生活給予每一個人的幸福與磨難都是同等的,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枷鎖中,卻不知,造成這一切的,只有我們自己,自己,其實是一個很強大的存在。

遇見真實的自己,遇見那個追求愛、喜悅、和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