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事業的隨筆

事業就是需要激情和勇氣,以及鍥而不捨的態度。這是你的事業隨筆。大家又是如何寫事業隨筆的?一起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關於事業的隨筆,希望你喜歡。

關於事業的隨筆篇一

以此文,紀念曾經的你。

也許,大多數人和我一樣,處在這個尷尬的年紀,內心表現的都很迷茫,浮躁,焦慮,徘徊,甚至恐懼。面對身邊的人,不知道該如何為之相處,面對周圍的環境,可以說出來噁心到連自己看著餐桌上的盛宴都難以下咽,面對自己的事業,只能帶著烏托邦的那些天真理論。一直深處碰壁著,至於其它的,想想都感覺到害怕。所以逃避,成了自己對於未來的長久伴隨者。

畢業前,我有過許多夢想。我想去游遍他方的每一個山川古城,只要能吸引到我眼球的地方,都想獨自一個人去看看。我想過,等我工作穩定,賺錢,買車,買房,擁有這些物質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對於現實的欲望。我想過,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和她談一場瘋狂的戀愛,為她穿上最美的婚紗,然後生一個健康的孩子,組建一個溫暖的家庭,然後安穩的享受幸福。我想過,要孝敬父母,帶他們去想去的地方,幫他們去完成他們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我想過,去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給他們帶去正能量,帶去一絲心底的溫暖。我想的很簡單,但是前方的複雜,迷離,一直在阻擋著我,但是沒關係,我相信的是自己,你能做到。

畢業後,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晚上七點回家,一直勞心於自己的工作,擠在擁擠的公車里,看著一個個陌生的人頭,從縫隙中騰出一絲空氣,讓自己使勁的呼吸。每到月底,拿著薪資,去買件衣服,吃個美餐,犒勞自己。我一直住在一個單間裡,沒有勇氣去旅行,更不用說,戀愛,買房,買車,幫助別人。但頓時,我醒悟了。一定要努力去接近那些讓現在的自己不敢去接近的夢想。以此文獻給那些和我一樣,曾經一無所有的人。

(一) 想抓住更好的機會,那就是主動。

敢想者與不敢想的人,是來自兩個極端的人群,前者要比後者生活的更為充實,而且敢想的人永遠在推動著自己在進步,他們往往會說出一些連大夥們聽起來都為之驚呆了的事情。

有想法的人精神上永遠不會落伍,因為精神財富就足以餵飽他們,但是除此之外,你必須得行動起來,這樣才會創造出屬於你最大的財富。

不管你看待這個世界有多醜陋,有多坑髒,但是上天對待每一個人,我想都是公平的,上帝給了你的,你不珍惜,那是另外一回事。

並不是你沒有機會。一個這樣的對比:一個人用20xx年的時間讀完上千本書,游遍了26個國家,精通了26個國家的語言,而讓他有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而另一個人,大學四年,專業課經常逃課,要不上課睡覺,要不玩躲在宿舍把玩著遊戲,墮落了四年。畢業後,迎來了有機會,沒能力的日子,面對機會,只能眼睜睜的被別人拿走。

時間能徹底改變一個人,包括性格,能力,修養,氣質。所以你得主動起來,因為機會是給那些喜歡它的所準備著的,而在喜歡的前提下,你必須能夠駕馭它。

(二) 你要相信世界是公平的

上班後,為了省下每天四元的公交費,要提前半小時起床,生怕昨晚調好的鬧鐘不響,所以都得醒來好幾次看看時間,上班遲到雖說遲到不會扣錢,但是還是不要遲到的為好。早上擠在開往公司的公交上,一個人也不認識,所以會不當回事的與他人站在一起,看著外面的風景,想著心裡思念的那個人,思考今天的工作該怎么完成,明天的工作該怎么安排。

不要去抱怨社會對你的不公平,你要想,當你走進麥當勞的那一瞬間,還有多少人跪在街上乞討生活。當你在辦公室吹著空調時,還有很多人,在風淋雨曬中扛起一塊碎石牆板。其實,只要好好活著,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這已經是社會對你最大的公平。

(三) 我們終將重回原點

你想要一個人去旅行,又想跟朋友們好好聚聚;你想要去考研,又想先工作幾年;你想要好好背上幾天單詞,又想去參加社團活動。有時候,你會問自己,你想要的是不是太多了。你的生活是不是太忙碌了,你是不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做了這么多,是不是只想給自己一些心裡安慰,好讓別人看起來,你並不比他們落後多少。

那時候,同事經常問我,你怎么天天喜歡背著一個雙肩包上下班啊?每逢聽到這樣問我的人,我都只是對他們笑笑。也許很特殊,也許是因為個性。其實,當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有人會去議論你。我覺得這也很正常,慢慢地他們也就習慣了。

背包上班的原因,可能是懷念學生時代的情節,也可能是想體驗一下城市旅人的生活。

(四) 讓時間,阻隔我們見面的距離

總有些人會說,下周有時間,去找你玩,於是你當真了。到了周末,她說,我這邊有事,離不開,下周有時間打你電話。於是你又相信了。然後,苦苦的盼著那個人的話,結果周末已過,連個信息都沒有收到,更何況她的人影。當失落降臨,原來才發現,是你太把事當回事了。

每一個人的心裡,都住著那么一個人,心裡明明想著她,卻從不敢去聯繫她,所以時間一長,自戀的你認為,只要想著她也是一種幸福。但是,思念是一種獨有的病態。你也許忘記了當年擁有無比勇氣的你,而因為一件這樣的小事,就把你打敗了。不要讓自己這樣痛苦的活著,因為另一個人我想也在和你一樣糾結,一樣掙扎。

(五) 年輕,是一場旅行

沒有人相信你的時候,你可以讓自己相信自己,相信這件事,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夠做好。沒有人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可以一個人思考,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自己愛吃的美食。沒有人支持你的時候,你可以給你一點鼓勵,讓自己堅持下去,因為堅持做了,可以讓自己瞬間長大。並不要覺得害怕,一定要讓自己覺得自己很穩健,很可靠,很安全。

每周六的晚上都會去看一次煙花,每周日的下午,也都會去爬一次嶽麓山,每周重複著,每月重複著。因為那時在想,我除了忙於工作,我應該去學會思考,學會體驗大眾的生活,學會去鍛鍊自己的身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帶去緩衝的餘地,去挑戰自己的明天,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活的真實而富有意義。

每天有這樣一群人,都在心裡做著許多的美夢,夢想有車,有房,有錢,有鑽戒。但是他們只能擁有微薄的薪資,而每天的幻想卻成為了自己向上的動力,但是他們永遠忘了去改變自己。久而久之,幻想成了他們最大的安慰,一年,兩年,到最後,始終回歸原地,唯一改變的就只有那消逝的青春。

(六) 適應你所有不曾適應的東西

一路走來,才發現,我一直在接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沒辦法,那就去適應你那些不適應的東西吧。並且儘量做到喜歡上它。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是貴族。就算你生下來就是王子,就是千金,但這又如何?附屬你身上的這一切都不是你的,也許有一天,它們都會離你而去。

小時候,家長問我們,送你去學校讀書寫字,好不好?你說,好。你以為學校很好玩,學校有那么多和你年齡相差不多的人。所以高高興興地就答應了。當上了一段時間後,你覺得總有老師在束縛著你的自由。你於是跑回家,跟著老爸老媽說,我不去學校了。他們問你怎么就不去了?你說不好玩。在老爸無任何理由的臭罵聲下,你還是乖乖的去了學校,這一呆就是十幾年。

長大後,適應了學校的生活節奏,生活方式,你又得奔往另一個成人空間,社會。當你幻想進入這個空間時,你覺得總算可以自由了。但是看著身邊的人都忙著找工作,賺錢時,你傻了眼。原來這一切並不是我們曾經幻想的那樣,當你在被某領導臭罵一頓後,你還是拿著低微的工資過著平凡的日子。你開始頓悟了,原來家裡總比學校美好,學校總比社會美好,童年總比成年美好。而為什麼,在我們經歷時,總覺得它是那樣的不懈人情。其實,早點去適應你那些不適應的東西,總會是好的。

(七) 感情,不需要刻意

當一個人心悶的時候,會從興漢門穿過湘江橋,一直步行至河西大學城,再從大學城走到錦繡瀟湘。也許別人並不理解,好好的有車乘,幹嘛要去虐待自己。其實,有時候人生就是一個跟自己內心不斷較勁的過程。

也許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些不懂的事,自然而然的就懂了;有些不願接受的事實,也慢慢地開始接受了;有些來不及考慮的事,也用不著考慮了。其實,選擇順其自然,比什麼都來得可靠。時間的強大,在於地球在運轉,所以你的思維,也時常在跟著時間一起在行走。

愛情,隨著年齡的漸長,越發覺得不可相信,陷入了一種半信半疑的狀態。而變得越來越相信親情,總感覺的親情要比愛情走的長久。即使幾天不見,甚至幾年不見,依舊別人無法取代他的位置。是不是該聯繫了,是不是該見面了,原來你的一個電話,一條簡訊,他從另一個城市乘車來到你所居住的城市,目的就是為了想看你一眼,陪你吃一頓飯,看一場剛上映不久的電影,逛以前兩人曾經逛過的街角。

(八) 成長,它教會你的

二十一歲,仿佛對深處的世界是一片空白的,身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愛人,唯一留在身邊的只有自己。那時,想要去旅行,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要去幫助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可結果,我並沒有去做。因為我弱小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撐起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必須努力工作,努力奮鬥,努力接近他們,這才是我目前要做的事。

早上八點半上班,晚上五點半下班,因為租房離公司太遠,所以七點就要去擠公交,每天來回的時間都要占據我三個多小時。花掉八塊錢的車費,而那時每天的平均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所以這一直是我的痛處,但回憶起來,總會認為那時的你真行。

我不是一個作家,也不想成為一個作家,我只喜歡過著現在我想要的生活,可以每天埋頭夾在喜歡的書堆里,可以寫出與自己能產生共鳴的文字,可以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裡沒有欺騙,沒有虛偽,沒有算計,我只想安穩的選擇,並享受身邊的一切。

一個人對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不要全心全意的付出,要么你您寧願做別人的傀儡,我想大多數是不會這么做的。所以,你要告訴自己要嚴謹,你要收斂,你要低調,更不要把所有的秘密毫無保留的說給另一個人聽,這個人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也可能是一個不懂你的人。這樣做不是我不懂得分享,而是容不得別人的踐踏和坑髒。

(九) 青春,不就是過了把癮,然後就死了

也許,會因為一次銘心的戀愛;也許會因為一次分別的情誼;也許,是因為別人對你的打擊,讓你瞬間掉淚;也許,是你玩膩了這個世界遊戲規則,讓你不再天真。也許……我們生活中有著太多的也許,正因為,這樣或那樣的某一種也許發生在了你的身上,於是,青春就不在了。

青春,走過了,路過了,不必感傷,因為它終究是用來懷念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出入KTV,不再泡吧,不再和一群壓著馬路到凌晨的死黨鬼混。我開始厭倦這樣的生活,因為我始終覺得這樣的年齡已經不再屬於我了。而這些東西,本應該屬於那些恰逢時機的人們。而我不再是了。青春,沒有什麼,只是在路過我生命的人生路口時,過了把癮而已。

關於事業的隨筆篇二

有一首歌,人們再熟悉不過:“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團結,誰不知道團結的重要性呢?“人心齊,泰山移”是團結;“上下擰成一股繩”是團結;“同心協力”是團結;“同仇敵愾”是團結……

團結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任何一個團體,只要團結了,就沒有什麼辦不成的事。不團結,則辦不成什麼事。團結不是問題,問題是怎樣才能使人團結!這是任何一個頭頭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拾柴火焰高。要想火車跑得快,還要火車頭帶。能不能團結是大家的事,用什麼辦法使大家團結起來卻與帶頭人息息相關。

“人”字易寫,但“人”事複雜。世上最難解決的問題,恐怕就是人的問題。人不是畜生,叫不動可以叱,叱不動可以打,打不動可以殺。人是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並不是可以隨意踐踏其意志的。士可殺不可辱,若是其意志不可改變,恐怕用十頭牛的力氣去拉,也難以撼動。在人之上,要把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悲哀的是,不把別人當人的人其實自己才不是人。

上樑不正下樑歪,要團結,不能空喊口號。團結靠大家,可身為頭頭,自己心不公,身不正,理不直,氣不壯,當然難以服眾,更沒什麼團結可言了。

紅花還須綠葉扶。公共的事業是需要共同去完成的。任何想今天打擊這個,明天排擠那個的人,恐怕最後是把自己推上了絕路,成了可悲的光棍司令。那,再英雄又有什麼用?

一龍九種,種種各別。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一個集體,倘有那么一兩個滑頭的人都會搞得像一鍋煮沸的湯,何況是帶頭人自身無原則、沒正氣,那就更不用說了。

團結了,就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事業也就推動了起來。身為帶頭人,不僅要站得高,更要看得遠。在做人上要不拘小節,在做事上卻不能不注意細節。要是自己連人都不會做,又怎么會做事呢?

有的人,自己做人沒有魅力,做事又沒有魄力,還怪下面的人不盡心盡力。真不知道他到底該生誰的氣?結果可想而知,只能動不動就發無名火,自己沒正氣,還對別人充滿怨氣,也只能自己生悶氣了。

團結太重要了,要使大家團結太不容易了。“和氣生財”、“和諧促發展”、“風大涼,人多強”說的大概都是團結的重要性。是的,一個家庭不團結,個個都會被人瞧不起,而一個單位不團結,最被瞧不起的恐怕是那個頭頭自己。“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人待人處事不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好形象是樹立起來的,而不是秀出來的。所謂好的形象,是能夠讓人肅然起敬而不是讓人望而生畏的。有的人總以為,別人怕自己,是自己的本事,殊不知,有“惹不起就得躲得起”這么一句話,有些人之所以會對某個人怕,不見得是真怕,而是怕沒有那么多精力去閒扯才是真的。敬畏、敬畏,一個人如果一身正氣,大公無私,就會不怒自威,就會讓人敬畏。

團結對誰都有好處,對最大的那個人來說好處更大。不團結,就沒有凝聚力、向心力,當然也就如同一盤散沙,一團扶不起的爛泥。團結了,做人就會有信心,做事就會有動力。其實,誰不想團結呢?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但在對錯之間,總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之分,其起決定作用的當然是主要原因了。若不從主要原因上去尋求解決,又有什麼辦法呢?

要把大家團結起來,作為頭頭的那個,就要知人善任。說到底,領導問題,其實也就是識人、用人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會有用處。關鍵是領導者要善於把每個人的作用都發揮出來,讓其揚長避短,允許他們去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個個都有一種受尊重的感覺,那又何愁他們不為事業赴湯蹈火呢?

近來心境頗為寧靜,不知不覺喜歡上了歷史,竟然發現古代那些偉大的帝王,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偉業,無不是因為他們善於識人、用人,像齊恆公,像劉邦,像朱棣,像康熙,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更是如此!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只是十分;但十個人的力量加起來,就是一百分了。你選擇十分還是一百分?

自己成功,也允許別人成功。同樣,讓別人成功,更能促進自己的大成功。這是曾國藩的為官哲學。如果做人做事難以服眾,怎么能夠讓大家團結起來呢?

要讓一個集體團結起來,是既要花心思,更要花力氣的事情,並且是一件既艱巨性又是長期性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具備那么一種素質和一套功夫,就不要口口聲聲叫團結了,那會讓自己很沒面子的。可是,不把大家團結起來,無異於拆自己的台。看來,“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還是要去細細思量的。其實,團結是力量,不團結也是力量。只不過,前一種力量能聚,後一種力量會散。非聚即散,聚聚散散之間,就看凝聚力和離心力往哪一邊靠攏了!

是的,團結就是力量。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共同的事業,共同的鬥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關於事業的隨筆篇三

在很久以前,有一匹千里馬,年輕能幹,它每天早上都把的毛髮打理的乾乾淨淨,然後等著它心中的伯樂出現!

有一天,一個商人來到它的身邊!

商人說:我是一名客商,需要一匹年輕能幹的馬,長途跋涉來為我運送貨物,不知道你願意跟我走嗎?

馬很不情願的說:我可是要征戰沙場,至少也是將軍皇帝的座駕,怎么能去拉貨呢!

又有一天,一個壯志凌雲的士兵找到它!

士兵說:我現在要去打仗了,但我需要好的夥伴,一匹戰馬祝我成功,我想你應該是我要找的馬!

馬不懈的說:就你這樣能當成功嗎?能給我好的草料嗎?能給我好的馬廄嗎?我才不願意跟你去吃苦呢!

時間在不斷的消逝,千里馬身邊來了很多人,但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千里馬依然相信他是屬於將軍皇帝的!

終於有一天,皇帝御駕親征,大臣張貼告示尋訪千里良駒,千里馬看到之後,便找到這位大臣!

它對大臣說:你們不用找了,我就是你們要的千里馬!

大臣看了它一下,問:要去打仗,就要熟悉國家的路線,這樣才能確保全全,你熟悉我們國家的地圖路線嗎?

千里馬搖搖頭說:不知道,沒去過!

大臣接著問:那你有打過仗嗎?有過經驗嗎?

千里馬還是搖搖頭!

大臣說:那我要你有什麼用?

千里馬興高采烈的回答: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於是大臣讓千里馬跑了一圈,可沒跑幾步,就跑不動了!

千里馬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老了!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千里馬,認為自己天生就是幹大事的人,殊不知這一次次的錯過,早已讓自己脫離了這個現實社會!

年輕人其實你就是故事中的千里馬,而商人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當你剛剛畢業的時候,你去公司上班,你只能從最基礎的工作,甚至是業務員做起!

如果你不願意,上天還是依然在給你機會,就像士兵要去打仗一樣!士兵就像你一樣,年輕有鬥志,他要去打仗去創業去建立屬於自己的天下!

可是作為千里馬的你依然不願意,所以一次次的機會與自己失之交臂!

我們都年輕,而且正年輕,年輕的什麼事都可以乾,什麼苦都可以吃,但卻什麼事都不想乾,什麼苦都不想吃!

而當我們真正遇到需要千里馬的伯樂的時候,皇上就像上市公司的總監,他需要一匹能扶持他的千里馬,而不是幻想中的千里馬!

什麼叫千里馬?

不跑,不溜怎么知道自己是千里馬呢!

年輕的千里馬可以選擇跟隨商人,走遍天下;年輕的千里馬可以選擇跟隨士兵,征戰沙場!

正如年輕人可以選擇上班,在公司從基礎做起,最終成為公司說的起話的員工;正如年輕人可以選擇創業一樣,從自己的事業做起,最終成為業內數一數二的創業人物!

你是不是千里馬,關鍵是看自己肯不肯出來溜一溜,還得看自己溜不溜的好!

文/實名倪濤!本人第378篇文章,分享是一種美德,堅持總會結出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