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當老師,我一直如履薄冰(二)

在民勤,我首先進的是民勤五中。就這,還是劉家的一位兄長,託了人,才進來的。

那時的民勤,接受一個人,得上政府常務會。

都到家鄉了,我還是卓尼那股勁兒,覺得自己很厲害,是個帶高中的料。

結果,天遂人願,還真帶上了高中。沒上高一,直接晉升高二。理由是,我進五中,上了3節課,一節現代文,一節方言文,一節作文。當時的王旭鵬校長,看中了我。

想不到,民勤教育,對教學環節的要求,太嚴了。

我帶班主任,早操跟上來,胡亂擦把臉,連吃早點的時間都沒有。

而在卓尼,我從來沒帶過班主任。那時節,班主任費雖少,但在卓尼一中,吸引力挺大,我們剛進校的人,是挨不上的。

結果,因著一次上課,就頂撞了當時的一位副校長。

我上的是公開課,也是我最拿手的作文課。那位副校長聽課了,似乎很不滿意。我呢,也沒在意。

衝突是在評課時發生的。

平時評課,聽課的副校長,一般不發言。等到大家評完了,他最後發言。這一次,別人還沒說話,他說發言了。

一句話,這是一堂失敗的課,說我把高二的學生,當國中生教了。這樣簡單的作文師題,初二學生就能做上。他硬性要求,讓我重新務一節,再上。他這一說,誰敢再發言!

我一聽,不幹了。我有理由,這節課,我是有依據,是加工了一節南京一所學校的高三課。你說環節有問題,或許我還能接受。說把高二學生當初二教了,火冒三丈。

當時就甩袖而去!

當時,我還沒有正式調過來。在五中,我的角色,還是代課老師。

在調動上,卓尼很有些不近人情。當時給我的感覺,是寧可讓我丟了教師這個飯碗,也不放我走。我去文教局要求調走,他們死活不同意。那時的局長,姓王。

我不去上班,卓尼文教局就在《甘肅日報》登啟事,說如果不按期上班,就解除我的公職。沒辦法,我只好從甘南州上下手。

事實上,我們這種情況,州文教局清清楚楚的。人事科的劉科長,想給我另調一個縣,我一口拒絕了。我覺得,既然都落後,哪個縣也一樣。

後來,我工資關係是轉來了,糧戶關係卻轉不過來。原因是卡車鄉不放。當時的鄉長,叫張仁。我要結婚,沒有糧戶關係,領不了結婚證。

我不想幹了,想回卓尼,另找地方。

卷了鋪蓋,正要出門,王旭鵬校長來了。他不多說,只有幾句話:學校里,我是校長。是我惹你了,你走,我不擋你。你是我調來的,這么走掉,對得起我嗎!行李放下,課也不上了,你先去辦手續,回來再說!

我調動,他看中了我的課後,直接找了當時主管教育的柴副縣長。

發了陣呆,我聽了他的話。

之後,當時的石書記,也來找我。給我講了許多民勤的教育現狀。他很坦然,說這位副校長,沒有壞心。在民勤,對年輕人要求,歷來很嚴。要不然,成長不起來!

現在想來,很有些對不起王校長。後來,他當了縣教委主任,我想去省教育學院進修,問他要了名額,卻沒有複習,結果沒考上。

大家對我的看法,眼光自然就不一樣了!

去卓尼辦手續,在合作停留,我一直在反思自己。

王校長的話,一直在耳邊徘徊。而石書記的一番談話,更讓我正視了現實。

是的,在卓尼,我帶國中,覺得自己虧了。現在上高中了,民勤教育,強手如林,要想打開局面,咋能就那么容易。

我的兩位同班同學,他們一在一中,一在四中,他們現在,已經成了學校的骨幹。聽他們說,也是這樣一步一步過來的。

想一開始,就站在制高點上,絕無可能的事。

在卓尼,語文我布置作業,學生感到驚奇。一些本地老師,覺得我是沒事找事。就是作文,也做不了幾次。學校從不檢查。

在卓尼數年,我只寫過一年教案。也沒有哪位領導或者老師,聽過我的課。說白了,我們的發展,全是自己在摸著石頭過河。

所有這些,都是差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