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工作隨筆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班主任教育工作隨筆,歡迎閱讀!

班主任教育工作隨筆篇1

“讀書”是個美好的詞語,一看到“讀書”這個詞,馬上讓人聯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中外有名的作家,以及他們不朽的作品,他們能出名,能名垂千古,肯定跟勤奮讀書有關。讀書不光是文人的事,很多國家級的領導人也愛讀書。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等等這些不朽的人物通過讀書,用知識武裝了自己的頭腦,領導無產階級鬧革命,取得了勝利。我們丟開那些名人、偉人來說吧,就是自己身邊的人,也有許多愛讀書,他們通過閱讀,提高了素質,培養了能力,取得了成績。

我也喜愛讀書,喜歡遨遊書海,領略書的韻味,品嘗書的甘甜,喜歡秉燈夜讀,沉醉書香。可是學生時代讀的是教科書,走出社會讀的是故事書、文藝書,參加工作讀的是教案與參與書,說實在話,在沒開展讀書活動之前,我沒有認認真真地、象模象樣地讀過一本教育名家的教育專著,偶爾讀的都是一些零零星星的教育雜誌上的文章,有興趣時讀小說、日常雜用等方面的書籍,象現在這樣靜下心來讀一本本教育理論書,並且還要寫讀書筆記,讀後感悟與體會,幾乎從未有過。通過讀書,使我大開眼界,精神世界為之更加豐富多彩,生命得於升華,對書籍的看法也有一個新的認識,新的評價。書籍確實能安慰我們的心靈,美化我們的心靈,靜化我們的心靈。它裡面有星光的閃耀,有雨露的潤澤,也有花草的芳香,能使人生輝煌,無限幸運。讀後心懷豁達,是一條河流,一片天空和大地,心曠神怡,雖然說不上陶醉,但也說得上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與快樂。

讀了《班主任工作優秀案例》,使我真正領會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的真正內涵。帶我走出了對日常教學的困惑與迷茫,走進了新的教育理念。讓我學會了理解、寬容、善待學生,明白了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的魅力,懂得了因材施教的真正含義。這本書,讓我改變了教育態度、改變了教育行為,改變了對學生的看法。按書中的觀點,方法去嘗試、去面對教學,確實使我重新為師,重新領悟到教育的真諦和愉悅。

以前也曾讀過這樣的文章,介紹人家是怎樣寬容、善待一個學生,但自己總也不知道怎樣才算最大限度的理解、寬容、善待學生。讀了《班主任工作優秀案例》一書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答案: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通過看書中的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明白了原來寬容、善待也能很好地融入懲罰,關鍵是要用對方法。特別是對待問題學生、學習差的學生,純粹把他們當犯人對待,有時罰站、罰抄、罰做,扯耳朵對其進行所謂的教育,既傷害了學生心靈,又侮辱了學生人格,失去了學生尊嚴。通過讀這本書,使我充分認識到,作為教師,要善於從學生身上找原因,學生產生的錯誤,多數是心理問題,有時是好奇心導致,有時是行為過失,有時是表現欲所致,有時是一時衝動。作為教師,我們應以平等、信賴、尊重去走近學生。多走近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你會發現學生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管教者、而是一個讓他們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積極模仿的榜樣和示範者,是一位有寬容大度的慈祥溫和的長者,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才不會因為你的懲罰而失去尊嚴、失去自信。因此,讀書能讓我陶醉,讀書能讓我思考,讀書能改變我的行為,讀書能伴我成長,走向更加成熟的自我。

我雖然沒華麗的詞藻去讚美書籍,沒有動聽的語言去訴說讀書的快樂,但我深信,在往後那伴有書香的日子裡,我會過得更充實,過得更愉快。讓書與生命融為一體,以書為伴,相信明天會更好!

班主任教育工作隨筆篇2

鄧旭同學是在本學期才轉入我班的,由於家庭環境特殊,父親和母親外出打工,經常轉學,導致學習成績不好,紀律渙散。剛來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 任 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於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裡十分怨恨他的姨媽。我心裡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麼會恨你的姨媽?”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她為什麼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常回家不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於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後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其實你的姨媽是非常關心你的,是對你負責任的表現。”“好!”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緻的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此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個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他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某某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更遵守紀律上了,甚至自己主動值日,勞動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會心地笑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羅平江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他嗎?”我笑著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在期中測試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績,為了鼓勵他,我獎給他一個日記本。獎品雖少,但能表示老師的一點心意。漸漸地,他學習更努力了,一次,我走在他面前說:“鄧旭同學,能把你的日記給老師看看嗎?”只見他微笑著站了起來,說:“李老師,你像媽媽一樣關心我,愛護我,你就像我的媽媽,當然可以呀!”接過日記本,我就隨便翻了起來,只見裡面多次寫到:“我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我的媽媽不在我身邊,我的姨媽對我管理的方法不對。”看著看著我的眼睛已經濕潤了,走過去摸摸他的頭,把日記本還給他了。從那以後我就更加注意他的行為變化了,也更加地關心、愛護他了,只見他的學習也漸漸提高了,也很少和別人發生矛盾了。

案例反思:

一、以人為本,關愛學生。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樑。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於鄧旭這樣留守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於情,曉之於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並改正錯誤。

二、同學互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他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樑,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在學生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於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讓鄧旭同學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和羅平江同學一起坐,讓他感受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他的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落後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正確引導。陳諾的情況比較特殊,由於親生母親離開自己得早,缺少母愛。從而導致他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生厭惡、憎恨心裡。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樑。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業,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後引導並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班主任教育工作隨筆篇3

班主任教育隨筆 “當老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所有當班主任的老師都有此同感。特別是對於我來說,在今年畢業第一年就擔此重任,壓力更是可想而知。記得我上國中時,那時的孩子們可能“見識少”,班主任一,家長一邊倒,我們全班就都乖乖的了。現在是網路時代,什麼都是的,家長與學生的見識也是與時俱進,簡單倒被小瞧了。於是,對於一些難管的學生,老師們變換了思維,要么——冷;要么“哄”——應付一節課再說。可是,班主任能這樣應付嗎?顯然不行,既然不行,那么就拿出來吧。對此,有幾點:

一、學生幫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自己的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即所謂高懸鞭策自警”。其實我在做班主任時內心經常會受到學生的挑戰,曾經有失去自控的時候,,也有過發火,變得暴躁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這樣做不僅對工作無益,於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還會加深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誤會和代溝。我陷入了沉思中,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別是對待個別行為偏差生,更是好用貫有的思維定勢來判斷和處理問題。發生在賈蕭林同學身上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一天中午吃完午飯,,蕭林同學與另一位同學發生肢體衝突,得知訊息,我迅速趕到教室,不分地蕭林:你平時學習不認真,上課說話,現在都發展到打架了。他還想什麼,我很地打斷他說:“還要?你總是班級的麻煩製造者,先到辦公室再說”。後來,從與蕭林的談話中和其他同學處得知了事情的:那一位同學吃飯沒有吃完,剩太多要扔進垃圾桶,蕭林同學怕給班級扣分,讓他吃掉,那位同學卻說蕭林多管閒事,並蕭林,才有後面的衝突。我的心裡受到很大的震動,這事確實不是蕭林引起的,那位同學應該負主要責任,蕭林是在班級的榮譽,那我怎么辦呢?最後我決定在全班同學面前向蕭林道歉,並且表揚了他。同學們的掌聲讓我,他們幫我反思,促我進步。作為教師應該做一個有錯就改的快樂思想者,從學生中自己的得失,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用心去發現他們特別是行為偏差學生的點滴進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機會,教育他們不斷進步。

二、 多讚美,少

作為班主任,我很少“誇張地”表揚學生,更不會不厭其煩地表揚,認為他們都這么大了,好多事是他們應該做的,沒表揚的必要。相反,對犯錯誤的同學,我“提醒”得很及時,我相信他們在小事上能做到“寵辱不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是,我錯了。

一生在周記中寫到“老師開始表揚一部分同學了,我豎著耳朵聽,沒有我,但沒想到在的同學名單中竟然有我,我很難過。”

這是開學頭一個月一個中等生的周記。雖然我的話不重,而且也是有根據的,但他們顯然不能接受。由此,我明白,再怎么著,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也只有十四五歲,認可和讚美他們非常在乎和渴望,教師的或多或少會讓他們受挫。

此後,我儘量改變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學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揚。教師的讚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讚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讚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係。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穫,,體驗快樂。

班主任教育隨筆 “當老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所有當班主任的老師都有此同感。特別是對於我來說,在今年畢業第一年就擔此重任,壓力更是可想而知。記得我上國中時,那時的孩子們可能“見識少”,班主任一,家長一邊倒,我們全班就都乖乖的了。現在是網路時代,什麼都是的,家長與學生的見識也是與時俱進,簡單倒被小瞧了。於是,對於一些難管的學生,老師們變換了思維,要么——冷;要么“哄”——應付一節課再說。可是,班主任能這樣應付嗎?顯然不行,既然不行,那么就拿出來吧。對此,有幾點:

學生幫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自己的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即所謂高懸鞭策自警”。其實我在做班主任時內心經常會受到學生的挑戰,曾經有失去自控的時候,,也有過發火,變得暴躁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這樣做不僅對工作無益,於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還會加深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誤會和代溝。我陷入了沉思中,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別是對待個別行為偏差生,更是好用貫有的思維定勢來判斷和處理問題。發生在賈蕭林同學身上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一天中午吃完午飯,,蕭林同學與另一位同學發生肢體衝突,得知訊息,我迅速趕到教室,不分地蕭林:你平時學習不認真,上課說話,現在都發展到打架了。他還想什麼,我很地打斷他說:“還要?你總是班級的麻煩製造者,先到辦公室再說”。後來,從與蕭林的談話中和其他同學處得知了事情的:那一位同學吃飯沒有吃完,剩太多要扔進垃圾桶,蕭林同學怕給班級扣分,讓他吃掉,那位同學卻說蕭林多管閒事,並蕭林,才有後面的衝突。我的心裡受到很大的震動,這事確實不是蕭林引起的,那位同學應該負主要責任,蕭林是在班級的榮譽,那我怎么辦呢?最後我決定在全班同學面前向蕭林道歉,並且表揚了他。同學們的掌聲讓我,他們幫我反思,促我進步。作為教師應該做一個有錯就改的快樂思想者,從學生中自己的得失,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用心去發現他們特別是行為偏差學生的點滴進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機會,教育他們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