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都》讀後隨筆3篇

《廢都》讀後隨筆1

打開了《廢都》刪節版,剛看的時候,覺得寫的一些內容和網路上的沒什麼差別,甚至有些想不通“為什麼小說里總以犧牲女人來吸引讀者眼球兒?很是氣憤,可反過來一想,既然此書在社會上引起了如此強烈的反響,肯定會有它的價值。於是自己又一次說服了自己,繼續看了下去。經過將近一個月的閱讀終於看完了。在和我看過的《山楂樹之戀》、《白鹿原》相比這本書雖說寫了一些色情文字,可那兩本書和這本相比涉及的文學面要窄好多,囊括量也是那兩本書沒法比。

比如一些玄學,一些命理,一些商業領域的互相算計和一些人性的醜惡嘴臉更加生動。還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像。雖說是藉助了牛的思想,可那又何嘗不是人心裡的疑問呢?開始我對莊之蝶這個人物很是排斥,不明白作者為何要把這樣一個偽君子作為主要人物來刻畫。也不知道他在此書中用了那么多的筆墨來渲染色情為的是哪般,是在宣傳性解放?還是在諷刺人性的貪婪?

經過一系列的思考,我終於想通了,也許就如人們所說“沒有高山不顯平原”吧!也許作者就是以一個強烈的心理衝擊來反映人性的最美好的一面吧,藉助如此人物的所作所為,體現人物心理對理解的渴望,對真實的嚮往吧。它的結局是讓人同情的,也許正如人們看到的成功者的外表一樣,看著鮮艷奪目,其中的滋味也許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吧。

在遭遇了幾次對號入座的事件以後,自己也曾想過是否再繼續。看了這些作品以後,覺得自己的含量不過是汪洋中的一滴水而已。至於寫的更不用說了,有什麼理由放棄呢?於是還是決定繼續前進,此時,已沒有了成為瓊瑤第二的虛榮的想法了。此時才覺得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無論結果如何。這就是我看完此書的一點感想,雖說很不成熟,可卻是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廢都》讀後隨筆2

不知何時起,喜歡拆字見意,比如:小、大為尖;上下之間是卡;手遮目上是看···儘管有時候也是曲意謬言,倒也能從中領悟些許古人造字的樂趣。近日讀古都才子——賈平凹先生之《廢都》,費了不少時日與情緒,也著實幻享了一下讀書人的瀟灑與放蕩,待到故事盡了;仍咀嚼不透廢都的味道;這廢都之‘廢’字,拆將開來便是‘廣’、‘發’;自己尋思:一味的擴張廣大,一味的拓升發展,臨了卻是一個‘廢’字。

廢是文章的一種基調,是一種憂傷的脈搏。在《廢都》的通篇中俱是古城—西京里的興衰之事,可一切的繁華與熱鬧,最終似乎都在為雜亂無序、貪婪倍加後的矛盾的升級做鋪墊的,入夜之後古城牆上傳出的那悲悲涼涼、含含糊糊的磒聲,似在訴說著冤屈無盡的人世愁苦,悲嘆著古都里幾千年的世事滄桑;那終南山下轉來的老牛在古城裡的蹣跚步履和最後牛皮製成的大鼓的雷鳴般的顫音;那瘋瘋癲癲、棲棲遑遑的老者就似大觀園裡癲狂的劉姥姥一般,串聯的一出出醜陋與精彩···沒有長久的快樂,只有快樂點綴著的永恆的憂傷!

廢是文化之廢退;是氣節之凋亡!林語堂先生曾在《孤崖一枝花》中提到:古人著書立說,皆率性之作。經濟文章,無補於世,也會不甘寂寞,去著小說。雖然古時著成小說,一則無名,二則無利,甚至有殺生之禍可以臨頭,然自有不說不快之勢。屈原的自投汨羅江上,司馬遷宮刑而不改其志···所以說,古時的統治者對於有才華有骨氣的讀書人往往是又愛又怕的,又愛又怕的正是那不求名利、直言不諱的生花之筆。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相比之下,當代文化的頹廢不在於寫作形式上的更改,而在於寫作內容上的畸變;在於寫作動機上的墮落。周敏、李洪文之流的寫作便完全是一種追名逐利,便是一種譁眾邀寵···甚者就連莊之蝶這樣的知名作家也俱是如此;為政界撰文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為商家造詞愚弄視聽,瞞天過海···文化人的心胸里沒有了匡扶大義的責任,眼球里盯著的都只是自家的利益禍福,個人的尊嚴得失!這樣的患得患失,又怎能會生出憂國憂民的情懷呢?即或是有,放不下個人的榮辱得失,只會是平添了更多的苦悶與矛盾···莊之蝶的苦悶之一在我看來便是源自於此;不想做別人的口舌與槍棒,又割捨不了自己的愛恨情仇;不想違心的迎合與討好,又丟不開自己虛假的功名利祿。正與邪,美與醜,善與惡,對與錯···都在內心裡糾結,靈魂深處鬥爭著。生活在塵世的網中,被每一個聯繫著的因素或個體牽制著,稍不留神就滑向了另一面!那是一種隨波逐流,但同時也是身不由己···最後選擇從廢都上的離開是一種新的開始,但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讀書人的懦弱!甚或有些文人,不但沒有勇氣去直面人性和社會的墮落與消沉;而且還衷心的維護著這一切;他們視針砭時弊的雜文作家為沒有啃到骨頭的狗在亂旺旺···這豈不更是讀書人的悲哀!姑且視其為具有奴性的狗好了,試想當一隻狗連起碼的旺旺的能力與責任都喪失了,那就只有留著供那些富人家的闊太太們作為寵物來把玩了,好像再沒有其他存在的理由與價值了!

廢是人心的不古,廢是人性的頹廢!沒有哪個少男不做夢,沒有哪個少女不懷春;可是人兩腳著地立在蒼茫天地間,並不只是具有著性慾自然的屬性,人還應是社會的人;也莫要用冠冕堂皇的‘靈與肉’的說辭來自欺欺人或者遮掩人性中的醜陋!人們的每一個行為不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執行;既就是有需要也未必一定要得到滿足;很多時候還必須要符合人類心靈、思想、尊嚴與情感的準則···把一味的追求性慾的酣暢淋漓的滿足視為‘靈與肉’的最高境界這不是人類的開化,反映在當下——-笑貧不笑娼的當下,色情與性產業猖獗,這倒是人類返古的獸化!是人性的褪變與墮落!試問莊大作家與髮妻牛月清之外的三個女人之間的不清不楚應該算是苟且之事呢,還是應該算作傳說中的靈與肉的交融;我不否認看到刪去若干字而產生的遺憾以及想像;以及生理上或強烈或微軟的反應,但同時也會問自己,面對生理的這份本能,我們應該將人的屬性中更為高級的尊嚴與羞恥感置於何處呢?

廢是思想的荒蕪;廢是道德的淪喪!在紙醉金迷、唯利是圖的拜金時代,價值紊亂、道德滑坡、信仰迷失!人人自危,彼此提防;母女之情;父子之情;姊妹之情;手足之情;親情淡漠了,隔閡增大了···!夫妻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男女之情,情感虛假了···在物慾橫流之時代,面對充滿銅臭的名利場,孝、悌、忠、義、信為旗幟的傳統儒學早已倒掉了,很少有人還會恪守這些基本的道德要求;儘管那些千古流傳的名言佳句警句依然隨處可見,可惜的是人們早已不再相信其中的道理,更不會去堅持!既就是偶爾提起說到,通常只是拿來包裝自己,或者忽悠別人···大家都在逆境中渴求,渴求得到的卻是順境中極度不屑的東西!

廢是辨證的,廢是一種基本的哲學!不廢不立!人們情感的建立與破裂;道德體系的構建與瓦解;人類信仰的建立與毀滅,城市改造與發展···尤其是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好像一時間大家都在追求著所謂的深圳速度和真真正正的體現日星月移!可惜,興衰之事原來也只是障眼法一般,貌似興盛的玩意,往往早已經過了頭,看似決絕的事物中依然有很多生機變數;有立便有廢,此一時的興盛也便意味著下一刻的廢退;興衰猶如鏡子的正反兩面,相生相剋的就如陰陽、晝夜一樣的自然。

塵世是網,每個人都是被絲絲縷縷的牽連其中的,沒有哪個是能夠完完全全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風緊浪急處站得穩,乃是本事;繁華浮沉中忍得定,方顯修為!風雨過後有彩虹,繁華盡處是頹廢;一切興衰俱是因果,萬般道理重在躬行!言不盡其中好處,道不清箇中緣由!罷、罷、罷!怎一個廢字如此了得!

《廢都》讀後隨筆3

最近,拜讀了賈平凹先生的早年著作《廢都》,是被禁十七年後,由作家出版社發行的新版。當我翻開粉色封面,開始閱讀第一段文字時,只是心存好奇,因為之前閱讀過賈平凹先生的《秦腔》,意猶未盡,讀《廢都》純粹是為了再多汲取一些賈先生淳樸、憨實的西北文學風格。就像曾品嘗過的老酒,總覺得韻味仍在肺腑中揮之不去。

對於《廢都》世人早有很多評價,對於這些評價我從未觸及過,這也是本人讀書的一個習慣,聽上去頗有些傲氣,只是想儘可能不做人云亦云的事罷了。對於文學,其實本身就是爭論不休的話題,就像高考中的主觀題,不會存在標準的唯一答案,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讀廢都,想從書中再領略些賈平凹先生的質樸筆風,好好享受一番,原因不過如此。敢稱為‘享受’,是因為之前讀過賈先生的作品,了解作家寫作風格以後,就像了解人的性格一樣,交往起來才會得心應手一些。翻開前幾頁,有些之乎者也味道,讀起來不那么順暢,甚至有些饒舌。記得當翻開第三頁時,我甚至產生了放棄的想法,心裡便生了幾分‘原來賈大作家也不過如此’的鄙視。倔強的性格,加上賈先生的名氣,最終讓我翻開了第四頁,第五頁……映入眼帘的內容,宛如一陣陣春風,把我皺起的眉頭,逐層舒展開來,最後臉上竟露出了笑容。於是,我從心裡接受了這部著作。這過程有些像接受生活中的怪味,開始聞時,嗅覺很不習慣,但你決不能斷言它的味道壞,當它逐漸從鼻孔伸進喉嚨、氣管,直至心肺後,突然會發覺這味道原來不是‘怪’,而是吸引人的‘奇’味,我想這也是《廢都》在被禁十七年後,終得重生的原由吧。畢竟,當今網路文學盛行,能讓廣大讀者依舊懷念起十七年前的作品,恐怕不多吧?

書中以作家莊之蝶生活為線索,通過事業、家庭、情感、婚姻中的故事描寫,把原本高不可攀的名人拉回到現實生活中來,讓讀者接近他,平視他,其實名人生活也不過如此。莊之蝶喝牛奶直接從奶牛上吸,頭髮凌亂且時常趿個拖鞋,晚上和老婆房事竟也會陽痿,偶遇靚女佳人也會奮不顧身地入侵……這些平常生活中發生的故事,賈平凹先生用妙語都寄托在名人身上,讓故事平淡中更加生動、有趣、引人。書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寫很多。比如,莊之蝶與情人時玩弄的描寫,賈平凹先生用東方人特有的表達手法,語言描寫恰到好處,既不露骨,也不失細膩,讓原本裸露低俗的場景變得高雅、羞澀、美艷。那一刻,賈平凹先生用文字把讀者帶到了夢幻般的境界,飄欲沉浮,欲罷不能。朦朧中,讓人連想到自己就是莊之蝶或者婉兒、柳月兒。莊之蝶喝奶喜歡直接吮奶牛的**,這讓讀者不僅認識了劉嫂,更記住了她手上牽的那頭奶牛。奶牛,本是一頭畜生而已,但賈平凹先生卻把它看成是莊之蝶的夥伴、知己。書中奶牛用它特有的思維方式,質疑著紛爭繁雜的世間,面對名利不屑一顧,甚至厭惡。牛有它有最簡單的思維,這種簡單其實恰好能和人們內心深處最樸實的追求相吻合,原本他們就應該是知己。可惜的是,物慾橫流的社會,讓牛與人之背道而馳,距離也越來越遠。最終,名人莊之蝶事業落敗了,牛的身體也垮塌了,直至被人宰割。人是為名利倒下的,眾人指責唾棄;牛卻用死後留下的肉身,依舊在證明著它的價值。書尾,賈平凹把一張象徵面子的牛皮,掛在了落魄無助的莊之蝶面前。那刻,人與牛又該是怎樣的一番對話呢?

如果說《廢都》中的牛是個配角,其實書中還有一位不起眼的角色,他就是拉鐵軲轆架子車收破爛的老頭。在整部書中,老頭幾乎沒有與主人公正面對話的機會,語言也全都用順口溜的方式表達。這些‘順口溜,看似隨便、輕微,但內容確值得深思回味。當書中人物、讀者面對眼前的一切,無法用言語去描繪心境時,老頭的順口溜就會出現了,而且一語道破。瞬間會讓書中主人公、讀者恍然大悟,無形中在動靜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